《我家七十年》连载40

崔兆森 口述 公晓慧 整理
固定电话:天涯咫尺尽收耳侧
编者的话
改革开放40 年间,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国人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得到了充分地释放和满足。作为重要的通讯工具,固定电话经历了拨盘式、按键式等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与此同时,电话号码也历经了由5 位到8 位不断升位的变迁。改革开放40 年通讯工具之巨变,让天涯咫尺尽收耳侧。
20 世纪70 年代,济南的老百姓遇到急事了,就跨上自行车到经二纬三路那边的邮局去打长途电话。领上号码坐等叫号时,就开始组织语言,思量着如何三言两语把事情说周全。
“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相信不少朋友特别熟悉这句话。对于老百姓而言,这是一幅十分美好的生活蓝图。到了20 世纪80 年代,国家对普通家庭安装电话实施开放政策,固定电话开始走进家庭。一开始的固话没有按键,拨号需要拨号轮,所以那时候打电话叫“ 拨”电话,那时候的电话机叫“ 拨盘式电话机”。但由于安装及通话费用昂贵,能安得起电话的人家寥寥无几,绝大多数老百姓遇上事了还是第一时间到邮局里打电话。那时,打任何电话都得通过总机中转,话务员会询问你想往哪里打,然后准确而又迅速地给接上相应的外线。在程控电话到来之前,话务员的工作忙碌而又重要。

从固话到手机(郑涛 摄影)
20 世纪90 年代,我所在的山东省人民银行金店的业务好得不得了,加班加点是常事。因为业务发展需要,单位给我家里装了一部电话。1993 年3 月23 日,两位工程人员来我家,先是引上了电话线,告知我具体装机时间还不确定。几天后,他们又来装机,电话终于接通。那时的电话已是按键的程控电话。
90 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成果已日益凸显,老百姓的生活亦呈现出水涨船高、日新月异的态势。此时,程控电话全面推广开来,真正“ 飞入寻常百姓家”,电话发展的大时代终于到来。我开办家庭博物馆之后, 收藏了各种电话机一百多部,这其中还有同学王高阳送来的济南市第一部程控电话机。当时在邮电局工作的王高阳回忆说,90 年代人们对装电话机可谓热情高涨,那时邮电局的电话办理窗口天天排起长龙。
还记得“ 喂,小丽呀”这则推广步步高“ 无绳电话”的广告吗? 凭着“ 无绳电话”,“ 步步高”品牌杀入市场,并在此后两度成为央视 “ 标王”。作为电话极盛时代的新潮之物,无绳电话摆脱了电线的束缚,电话可以在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发挥作用。1996 年,我搬家后, 哥哥还给我送了一部这样的无绳电话。
有了电话,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增添了全新的渠道。我清楚地记得, 1995 年春节后,一家媒体用上了这样的标题—《 今年流行电话拜年》。
几十年来,济南的固定电话历经了一次次号码升位。1968 年,我在《济南时报》当资料员时,电话号码是5 位的。1991 年1 月,济南在全省率先将城乡电话号码由5 位升级到6 位。1993 年,我家安装第一部电话时号码是272917,是6 位的。就在这一年年末,济南电话号码一下子由6 位升级到7 位。2005 年5 月21 日起,济南电话升为8 位, 我办公室电话改为86058999,家里电话改为87926773。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固话号码最高的就是8 位,升至8 位后,数十年内济南市固话将不用升位。许多人可能觉得:“ 升位,不就是加一个数字吗?”其实,这是没有读懂这小小一位数背后蕴含的重大意义。电话号码位数的改变,折射出来的却是城市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

1|1968 年6 月1 日,在《济南时报》资料室工作(郝蔚 摄影)

2|1993 年2 月1 日,办公室装上了外线电话(温跃 摄影)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