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边陲小城喀什印象记
图文/ 王金龙(山东聊城)

(作者供图)
近日翻看以前的影集,又看到十年前去新疆那次旅游的照片,特别是喀什的景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说到新疆不到喀什,等于白来新疆。但即使到了新疆的乌鲁木齐,离喀什还有一千多公里,坐大巴车要两天的路程,路上还要住宿一晚,我们只好乘飞机前往。
飞机从乌鲁木齐起飞后,先要飞过天山山脉。从飞机上看,连绵起伏的山峰披着皑皑白雪,千年冰峰像利剑插在云雾之上,在八月的蓝天阳光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想到当年为看雪山参加云南旅游团,跑了几千公里到玉龙雪山,但到跟前云山雾罩,连个雪山的影子也没看到。现在居高临下,雪山雄姿尽享眼底,面对此情此景,别有一番感受。
喀什地处新疆最西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接壤,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也是重要的边陲城市。人说不到喀什,就等于没到新疆这句话,只有亲临其景才有感受。的确如此,我们一到喀什,就感到与在乌鲁木齐不同的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喀什的清真寺广场,是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广场周围的建筑,全部是伊斯兰教式的尖顶和圆顶教堂,蓝色和金色交相辉映。大清真寺教堂的拱形金顶和尖塔,显得格外夺目。高鼻梁,深眼睛,身穿各色长袍的少数民族人来人往,连空气里都透出一股淡淡的膻味。我们走进清真寺,来做礼拜的人络绎不绝。事不凑巧,阿訇正在里面讲经说法,不让参观,我们只好返回。
看过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的人都知道乾隆皇帝的爱妃含香的故事,这位名叫伊帕尔罕的西域女子就出生在喀什,因为身上散发出阵阵香气而名称为含香。乾隆在位时,回部发生叛乱,清军入回疆,定边将军兆惠俘获一回部王妃,此女子天生丽质,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她通体会发出沁人心脾的异香,有人说是沙枣香,于是,含香又被称为香妃。
乾隆皇帝对香妃大为喜欢,执意纳之为清宫贵妃。为了讨她欢心,还特意在西苑为其建造了一座具有西域特色的宝月楼。但是,香妃性情刚烈,誓死不从,并随身携带钢刀,表示自己不屈的决心,还常常因思念家乡而黯然泪下。乾隆多次到宝月楼亲自探视,希望她能顺从,但都遭到拒绝。
皇太后知道后,大为光火,太后便趁乾隆单独宿斋宫之际,命人将香妃缢死。乾隆知道后,悲痛欲绝。命人从北京专程把香妃运回家乡喀什,葬在她的家族墓地,所以人称为香妃墓。
这段发生在帝王之家令人唏嘘不已的凄惨故事,让香妃名留千古,来到喀什,又怎么能不谒拜一下香妃墓呢?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城东北郊外,始建于公元1640年左右,这里安葬着香妃家族五代共72人,他们的先人都是从西域来这里的伊斯兰教传教士,在当地是名门贵族。所以,墓地建的极其豪华壮观,占地有30 多亩。整个陵墓是座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主墓为方形圆顶,横长36米,通高27米,四角各有一座尖塔。陵墓四周的墙上全部用绿色琉璃砖贴面,间或有黄蓝二色瓷砖镶嵌,瓷砖上写有阿拉伯文字。墓前是一个很大的花园,长着高大的胡杨和开着鲜花的刺梅。远远望去,陵墓在蓝天的烘托下,显得十分宏伟壮观,与周围低矮的褐色土房相比,更显出它的庄严华丽,据说这也是新疆最精美的陵墓。
从正面的拱门进去,就看到陵墓里面是一个很大的拱顶大厅。说是墓葬,实际就是把棺椁放进大厅里,并不入土。由于喀什地区的气候十分干燥,人死后尸体在棺椁里自然风干,得以保存下来,这是有别于内地墓葬的一大特点。从进去的门厅往里看,可以看到偌大的大厅地面土台上依次摆放着许多棺木,这就是葬在这里的香妃和她的族人。棺木以级别和辈分不同,摆放的位置和棺木上盖绫的颜色也不同,大部分棺木的盖绫是黄绸和蓝绸。按伊斯兰教规定,女子死后是不进家族墓地的,香妃由于作了皇帝的妃子而例外,她的棺木放在厅的偏角上,一块紫红色的绸布覆盖着,很是鲜艳。另一位在墓地安葬的女性是她的嫂嫂,据说她跟一直随香妃在北京,回来后把内地的农耕礼仪带来,给当地的发展影响很大,族人尊敬她,所以,死后也葬在这里。
站在墓室前,看着这些300多年前鲜活的生命,演出了多少惊心动魄,悲欢离合、悲壮感人的故事。五代西域传教士的艰辛和成功,香妃的美貌和北京的宫廷生活,皇家的恩典和家族的华贵显赫,一切都烟消云散,化作一杯黄土。好在喀什的天时地利,风干气燥,才是这些棺木得以保存下来,供人游览,令人思索与感悟。
喀什另一个好去处是大巴扎市场,也叫中西亚国际市场,里面全是新疆的各种土特产。我们一行几人慕名前往。这个市场确实很大,有几个足球场大,搞不好进去还会迷失方向。里面分成好多区,毛皮,毛织品,英吉利刀具,食品等等,真是新疆的特产应有尽有。我在纺织品前看到几条纯毛的围巾,图案新颖,很有维吾尔族的风格。经过和维族大姐讨价还价,以我们认为很合算的价格成交。我们每人都要了几条,准备回去带给亲朋好友。各色毛皮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爱不释手。银狐,红狐只要几百元,而且皮毛很软,质地很好。长毛羊皮雪白如绒,我花了几百元买了一张,准备回去带给父亲,冬天铺上一定很暖和。新疆的葡萄干,杏干很有名,又大又甜,这次在大市场真的开了眼。一条大街全部是各色的葡萄干,杏仁,杏干,带花帽留胡须的维族老板用半生的汉语招呼您,搬个板凳坐下,端来茶水,随便吃随便偿,很是慷慨。价格比吐鲁番葡萄沟还便宜,真是太诱人了。我们又忍不住掏腰包,每人买一些。在大市场真可谓满载而归,也算是没枉来新疆喀什一趟。
在喀什还去了葡萄风情园,品尝了正宗的维吾尔族饭菜,领略了维族的风情舞蹈,感受到维吾尔族人的热情和豪放。应该说,给人的印象确实是全新的。从新疆回来很长一段时间,我站在地图前,眼睛总是不自觉的就看到西部这遥远的边陲小城喀什,耳边响起叮叮咚咚的西部音乐,眼前浮现出喀什西域的风土人情。



【作者简介】王金龙 男 1955年出生,山东阳谷县人,中石化退休干部。虽然是理科生,但对文学由衷的喜好,从中读出人生的另一番感受。没有文字功底,更没有系统的文学知识,只凭兴趣广泛阅读。有感悟时也写点文字,诗歌、散文、小说等都有涉及。但才浅学疏,平平淡淡,只是记录生活、愉悦身心而已。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