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家的期待与个人的偏爱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生我时,心里盘算着多一个劳动力,好为他们分担繁重的劳动负担。他们期望我长大后能放牛养猪、犁田耙地、担水劈柴,干那些实实在在的重活。然而,命运似乎另有安排,我偏偏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
5岁那年,我便开始放牛。那时的我,天真无邪,在广阔的田野间与牛儿为伴,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但贪玩的我,直到9岁才踏入村小的校门。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读书的热爱如星星之火,开始燎原。记得1974年,我省吃俭用,用积攒已久的零花钱买下了供销社里仅存的一本《反杜林论》。尽管当时的我对书中的内容似懂非懂,但那本书却如同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乱局中的自学萌芽
我上小学时,正值“文革”时期。在“造反有理”的狂热氛围下,学校教育陷入混乱,课堂教学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但我不甘心在这样的环境中虚度光阴,为了摆脱贫困,为了“不蒸馒头蒸(争)口气”,我偷偷地开启了自学之路。
那时候,我最爱读的书是《毛主席语录》,最爱听、最爱唱的是毛主席的歌。通过反复诵读《毛主席语录》,深情传唱毛主席的歌,我不仅学会了许多汉字,还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至今,我仍对一首歌记忆犹新:
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
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工夫
深刻的道理我细心领会
只觉得心里头热乎乎
哎……好像那
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呀
小苗儿挂满了露水珠呀
毛主席的雨露滋养了我呀啊
我干起革命劲头儿足
基础薄弱下的艰难求学
在“文革”的浪潮中,我的革命劲头十足,仿佛浑身充满了力量。然而,由于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上初中后,我不得不补习一年初中,还读了两轮高中。
读第二轮高中时,第一学期结束,我的学习成绩在全班排名倒数第二。就像被赶上架的鸭子,遭人嫌弃,我能感受到许多人投来的白眼。但我这个人,天生有着逆反思维,很少按常理出牌,而且特别争气、自主、独立。因此,有人喜欢我,也有人骂我。在那些日子里,唯一没有嫌弃我的,只有几个成绩同样排在最后的难兄难弟,还有语文老师卢开濂。
老师激励点燃梦想之火
有一次,卢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亲切地对我说:“孟国泰呀,我发现你并不差呀!我看你的作文就写得不错哟!文章一开头就用设问的语句——‘朋友,你想吃蜂蜜吗?’这样的开头,显得很独特呀!明天的语文课,我想让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一读你的作文,让大家学习学习!你看怎么样?”我嘴上连忙说着“不行,不行!”,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巴望着第二天赶紧到来。
卢老师的夸奖,让我激动得一夜未眠。那一夜,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翻来覆去,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第二天读作文的场景。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彻夜难眠”,也清楚地意识到:我争气、出气的时候就要到了!
第二天,卢老师果然没有食言,在语文课上第三个就点到了我的名字,让我读作文。
本来作文的第一句是“朋友,你想吃蜂蜜吗?”,但由于我太兴奋,竟然读成了“朋友,你想吃蜂子吗?”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从此,我也多了一个外号——“蜂子”。但“蜂子”可不是好惹的,逗急了,它也会扎人!卢老师的激励,如同一把火,点燃了我沉睡已久的梦想,也开启了我“自我教育”的新征程。
立下誓言开启自我教育
我暗暗立下誓言:我要考师范学校,毕业后,像卢老师一样,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于是,我痛下决心: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信走着瞧!”
从那时起,自我教育的意识如汹涌的潮水,占满了我的整个脑海;自我教育的“岩浆”如火山喷发,势不可挡。
自我教育下的拼搏奋进
无论做什么,我都要比别人多一倍,甚至多几倍!
跑操时,别人跑100米,我就跑200米。最终,我不仅跑了全班第一名,还在全校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
做练习试题时,别人做一题,我就做两题,甚至三题。有时,我还能做出满分的好成绩!
修改文章时,别人修改一遍,我就修改两遍。结果,我的作文成了范文,在全班宣读,让同学们纷纷效仿。
背英语单词时,别人背五个,我就背十个。由于不会音标,我就用汉语凑合着读,比如“香蕉banana”,我就读成“白娜娜”;“及时in time”,我就读成“因探母”。虽然发音不标准,但在高考中,英语50分的满分,我考了38分!
因为落下的学科知识(尤其是理科知识)太多,我就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见缝插针,查缺补漏,从零开始自学数、理、化,史、地、政。
梦想成真与教育感悟
通过一年半的挑灯夜战、全力以赴,在1981年的高考中,我考了294分!虽然离最低分数线还差1分,但幸运的是,后来因为招生人数不够,降低了1分,我才考上了中国的“较差”大学之一——昭通师范专科学校,圆了我的大学梦!那一刻,我激动得三天三夜没合眼,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无比美好。
梦想,是自我教育的双翼;自我教育因梦想而产生想飞的冲动。
心想事成的原则是这样的:心想,事不一定成;但心不想,事一定不成。
自我教育能成全梦想,梦想因自我教育而辉煌。
教师梦圆与学生命运改变
1983年7月,我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地处金沙江边的永善一中当老师,终于实现了我的教师梦!我像卢老师一样,用心激励我的学生,真诚夸奖我的学生,悉心关爱我的学生,坚定相信我的学生。我经常鼓励他们自己教自己,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两年的不懈奋斗,我所教班级的高考升学率达到了80%左右!那是在1985年!这个成绩,即使在37年后的今天,高校已经大幅度扩招的情况下,依然值得骄傲和炫耀!
看来,自我教育,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还改变了我学生的命运!
有了“自我教育”的方向、方式和方法后,人生之路就会变得顺畅起来,仿佛有一条光明的道路在前方延伸。

(待续)
作者:孟国泰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