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知足常乐,心安无忧
王金龙
我退休下来的生活总体看是安逸和平静的,每天的时间除了老伴、孩子安排的规定动作外,大部分时间自己安排。每天上午周边逛一逛,闲暇时坐下来看书写字,兴致来了画上几笔,倒也感到心满意足。虽已愈六十耳顺了,距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亦不远矣,自认为修为也有了一点感悟,可到事上就显出肤浅来,常为周围的红尘凡事所动,无端的生出许多烦恼。
昨晚上几位远道来的老同学聚会,席间谈到各自的状况,虽无夸耀,但也得知大部分同学都混上正教授级别,除了用自己的教学成果开办公司外,退下来基本都被高校聘任,年薪可观。与在座的几位相比,我那区区大几千元的退休金,反而成了城市贫民,相形见绌,顿觉失颜。
于是乎就有些忿忿然,心中生出许多悔意:当初如果自己不调出学校,不也应有如他们今天一样的状况么?同样是工作三、四十年,岗位不同,这退休的结果就有天壤之别,真是让人心里纠结。看来这种差别很大的同学聚会,今后还是少参加为好。平日里学老庄,悟修道,自以为有了超凡脱俗之气,但在世间的诱惑和欲望面前全然败下阵来,烦恼和懊悔油然而生,挥之不去。
一夜睡眠不安,早上起来还不时想起昨晚聚会的情景,外出走走吧。
出小区大门右转,这里原来是一片乱石山岗,杂树丛生。这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荒山秃岭也成了风水宝地。于是就有开发商推石填沟,盖起了一座座三十几层的摩天大楼。
几经折腾,终于拆除了塔吊,矗立的高楼大致有了模样,工地也没有原来那么嘈杂混乱了。我有时好奇,也经过工地到附近去转转看看。
今天我又来到工地附近,“吱吱嘎嘎”的钢丝绳卷绕的声音引起了我的注意。抬头望,声音是从高楼的二十几层传过来的。只见在楼房的高空中悬挂着一个几米长带围栏的平台,两边用细细的钢丝绳吊在楼顶伸出的吊杆上,两名工人正在吊篮的平台上,用水泥磨平塔吊拆除后剩余的墙面。再仔细看,那是一男一女,两人带着橘黄色的安全帽,腰里裹着宽宽的安全带,男的穿黑色工服,女的穿件红色上衣,从身材动作看也不年轻,大概有四十多岁了,这应该是对夫妻。
吊篮在高高的空中,看得我都有些眼晕,细细的钢丝绳挂着的吊篮还有些摇晃。我深为他们在这么高的地方还要抹灰操作感到担心,如果换我上去,别说干活,就是站在吊篮上腿都会吓酥了。
男的大概也看到我站在楼下张望,冲我挥挥手让我离开。我这才看到地面用警戒线隔离出来的区域,防止人靠近上面有东西掉下来伤人。
中午时分,我又路过工地去超市买点应急的调料,无意中瞟了一眼在高高的吊篮上干活的这对夫妻,发现他们还在忙活中。临近中午,难道他们不下来休息吃午饭吗?我心中倒有些诧异。
待到我从超市买东西回来,我看清楚了,这夫妻二人已停止了工作,屁股坐在平台装水泥的铁桶上,拿出自己随身带的干粮,喝着带来的瓶装水,在摇摇晃晃的吊篮上吃起午饭来。两人边吃边向周边张望,手还指指划划,听不清说些什么。
我心中纳闷,难道他们真的习惯了高空作业,连中午都不下来休息一下了吗?忽然,我明白了,想必他们是承包工程,夫妻两人为节约卷扬平台上下二十几层楼的时间,早就打算好一上去就工作一天,省去了上下的时间,多
临近冬季,这天天气又飘起了雨丝,西北风刮的一阵紧似一阵,身上真是有些寒意。我出门看到这对夫妻,仍然在高空作业中。细雨中的高空有些灰蒙蒙,高空平台的晃动在风中摇摆的幅度似乎更大了。男的吃力的往墙上抹着泥浆,女的则从水泥桶里快出水泥来,不断地送到男的手中的泥板上。
看到这种情景,我深为他们的辛苦所打动。他们这种年龄段,家中肯定有老有小,挣来不易的辛苦钱,为了孩子的求学,为了孝敬老人,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也许还有还房贷款等等。
从他们工作的平台高度,应该能够清楚地看到我所在的小区。这个小区虽然赶不上高档的别墅区,但楼房也是豪华大气,装帧别致,住的人员大都衣着光鲜,早、晚外出遛狗的帅哥、靓女不在少数;各种高、中档轿车也是出出进进,络绎不绝。
我看他们这对夫妻,午休时不停地向这边张望,指指点点,想必也是在议论这个小区人的生活状况。我想,他们肯定羡慕小区人的这种生活,正如我听到诸位同学优越的待遇比我强一样,心里是不是也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呢?
心想到此,让我突然记起那年去五台山,看到的佛教情景体验剧《又见五台山》,其中有这么一段剧情给我印象深刻:
临街的豪华寓所里,一位孤独、美丽的少妇因为身体和精神的原因,每天早上很早就坐在窗前,看着窗外清晨的景色打发时光;
一对中年的夫妇,为了生活,每天清晨很早就拉着满满一车货从这位少妇的窗外走过。货太重了,路面又是上桥的坡路,男人拼命地使劲拉车,女人使足了劲帮助男人推车。
日日月月,天天如此。
豪华寓所里孤单、美丽的少妇说:你看人家这对夫妻,虽然辛苦,但生活多充实啊。佛祖啊,我宁可不要这些荣华富贵,你给我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吧!
这对拉车的夫妇,望着豪华的寓所和衣着华丽的少妇说:我们为什么每天这么受苦受累呢?佛祖啊,你什么时候能让我们也过上像她那样幸福的生活啊?
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也正是剧情里的真实写照:
在风雨飘摇的吊篮上辛勤劳作的这对夫妻,看到隔壁小区的人的生活,肯定会抱怨老天的不公:我们为什么就要这么辛苦,为什么就不能过上像他们那样的幸福生活呢?
生活在小区里的人们,又有几个人能体会到是在幸福之中呢?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满足于现状,眼光看得更高,追求的更进一步的享受,由此生出许多额外的烦恼来。我想,我也应该是不满足于现状,无端生出烦心事的一员吧?
我认识的一位住在这个小区的住户,也是多年的老友了,退休后的遭遇,那才真是自找罪受。
这位老友夫妻二人在位时都是有地位、有头脸的人,待人也热情好客,人缘也好。儿子是公务员,在单位也是个中层领导。两人退休后,工资很高,按理说应该知足常乐,带带孙子,享受天伦。
也许是感到精力旺盛,也许是感到还能有所作为,总之,不满足于现有所得,两个人退下来都没有闲住。男的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商场,代理某个名牌产品,开始也做得风生水起。为此,我也没少沾光,多次光临陪客,混个肚子圆。
女的更是棋高一筹,利用关系拉来集资,与银行的有关人员做起了搭桥资金。开始确实大赚了几笔,我见她时正意气风发,感到退休了才找到施展才能的地方。可好景不长,在一次给人家做搭桥资金后,银行的资金链断裂,集资一千多万元全部赔了进去,贷款方跑跑连个人影也找不到了。
这可让夫妻俩遭了大灾,这一千多万元,有自己的多年积蓄,更多的是亲戚朋友集资来的。开始大家还有个面子,时间长了还不了钱,亲戚朋友也撕破了脸皮,把他们夫妇告上了法庭。房子抵债,退休工资扣发,两人只给个生活费。
一下子,两人的生活跌倒了谷底,几百万的帐,何时可以还清啊!
我去看过他们,两人一下子老了许多,精神也大不如以前了。
本来到此为止,两人应该接受教训,想办法慢慢还清债务就得了。谁知女的心离别屈,老想着怎么能把这把臭牌翻过来。也是天意安排,又有过去的老关系找她帮忙,并答应如果事办成了,给她一笔费用抵账。
她感到这是一次机会,就动用全力帮助对方。事情真的办成了,但是,对方反悔,说没有挣这么多,只答应给当初的一半报酬。
女方多次交涉未果,一气之下雇佣了几个打手,闯入人家家中把对方打了个半死。这件事触犯了法律,而且兼有黑社会性质,女方被法院判刑。
一个好端端的家庭,一个本来应该无忧无虑的退休晚年,就这样被打得粉碎。老友一夜愁白头,人也苍老了十几岁。老伴进了监狱,儿子感到丢人,一家人妻离子散,真让他感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连死的份都有了。
静心细想,都是那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惹的祸,如果没有贪欲,满足安稳的退休生活,该是多么幸福的家庭啊!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古语: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是在说明这个道理。追求满足不恰当的欲望,就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忧愁和烦恼。从农村希望进城,进城希望有个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希望有房子,房子有了希望有更大面积,房子面积大了希望周边环境好一些,能住进别墅更好;有房有车,希望得到领导的重用,科长希望明年能提拔为处长;退休了,领了退休金,还要比较拿到手的多少,看到比自己强的就忿忿不平,......啊,这不正说到自己的心病上了吗?
正是人心无尽,由此也给自己带来了烦恼和忧愁。但是,人生的真谛是知道满足。易经的乾卦九五爻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到了上九就是亢龙有悔,也是告诫人在高位要知道适可而止,否则就会灾难临头。古人也常常教导我们:知足者常乐。圣人先贤更是提出了修道的境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
这些道理都懂,可为什么事到临头,还是出现攀比心理,感到不如人就出现烦恼呢?大抵是修为不到家吧?
再次坐到自己阳台的三尺书桌前,心里平静了许多。物欲没有止境,知足方能享乐。想起慧开禅师的名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那对在高空辛苦操劳的夫妻和我的老友,若能理解了人生的这层含义,便能享受到当下生活的乐趣,免去了许多的烦恼和痛苦。我也有此释然了。
但愿人人都能如此,不再自寻烦恼。
2022.11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