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驻磴口县的建设兵团
1966年,内蒙古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组建,磴口县的两个牧区公社和沙拉毛道大队划归生产建设兵团 。
1969年,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其一师七个团(四团的一部分属杭后)分别在磴口县境内建立。
一师:师部驻巴盟磴口县(巴彦高勒)
一师共20601人,政委董书荣(后以张志明任师长、代政委、政委,以李祥珠为参谋长)。
一团入驻磴口县朝阳镇,即现在的乌兰布和农场。
二团入驻磴口县红卫镇,即现在的巴彦套海农场。
三团入驻磴口县卫国镇,即现在的哈腾套海农场。
四团入驻磴口县戍边镇,即现在的太阳庙林场。
五团入驻磴口县建国镇,即现在的包尔套勒盖农场。
六团入驻磴口县反修镇,即现在的新建点,包尔套勒盖西。
七团入驻磴口县红旗镇,即现在的纳林套海农场。
当时,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兵团战士实行供给制的生活标准:
一、伙食费全年162元,平均每月13.5元。其中粮食每人每月45斤。食油每人每月0.4斤。
二、津贴费第一年每人每月5元,第二年每人每月6元,第三年每人每月7元。
三、被服费3年共107.75元,每年平均35.92元,每月平均2.99元。其中皮板大衣1件、皮帽1顶、单(罩)衣每年1件、单帽每年1顶发实物,3年共73.1元,每年平均24.36元,每月平均2.03元。其中棉衣l套、棉被1床、棉褥1个。褥单两年1个、棉胶鞋两年1双,解放鞋、布鞋每年各1双,袜子每年2双,折价发款。
搜集整理:胡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