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浠水县洗马镇,镇党委、镇政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坚持党建示范引领,抢抓产业项目发展,探索多种路径,盘活资源要素,推动全镇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其中大龙井村秉承“党建引领、村企共建”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吸引在外党员能人回乡创业投资建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乡亲共同致富。其中村集体经济从2018年的5.1万元跃升到2021年的10.5万元,增幅达105.9%。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服务群众能力的同时,吸引了党员能人、优秀乡贤“回流”,这也为大龙井村级集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注入发展新活力。

一、党建引领,凝聚集体经济“新合力”
大龙井村“两委”为助力村级经济发展,支部书记多方联系在外乡贤能人,回乡创业,最终邀请到常州天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村落户投资,通过“党建引领、村企共建”模式,进一步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完善村企利益联结机制,以村集体经济激活产业“一池春水”,探索出大龙井村的“产业基地+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在经济组织和产业链上通过县委组织部、洗马镇党委、镇农办、镇财政所等部门和单位对大龙井村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的跟踪指导,建立村“两委”干部责任制,党员群众主动上阵,洗马镇党委定期组织专班蹲点协调指导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抓项目进度、督工程质量,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二、因地制宜,拓宽经济发展“新路子”
大龙井村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围绕“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立足自身资产、资源、地域等实际情况,依托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在村部旁建成了一橦占地900多平米的产业基地,吸引在外乡贤顾齐志回乡创业,投资400多万元成立浠水天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并配套购买全套大型机器设备用于微型电机生产。为了培养电机厂技能工人,村“两委”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成功培训了一批技术工人,待厂房完工、设备调试完后,有40多位村民与企业签订劳工合同。其中,贫困户占用工人数一半以上。随着电机厂发展步入正轨,大龙井村上下都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但因订单的增长,企业人手不足的问题日渐凸显。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转,村“两委”迅速行动,吸纳周边村村民15户(其中贫困户8户)就业,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如今,电机厂人均月工资超过2500元,村集体收入增收2万多元,企业负责人顾齐志因突出贡献被村民推选为村“两委”干部。产业发展不光鼓了村民的荷包,还给大龙井村建设带来了更多利好,村级道路全面硬化,太阳能路灯全村普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三、多元融合,打造集体经济“新动能”
大龙井村通过整合优势资源,盘活集体资金推行党员带头,乡贤助力、大组带小组等方式组建“集体经济壮大小组”着力提高自身“造血”功能。通过分包鱼塘、招引电机厂企业等方式,按照“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多元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实现了村集体、市场主体、村内群众“三方共赢”,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建立完善集体经济运行措施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及使用机制,全面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严格落实村财乡管,积极配合县组织部、农业农村局、审计局、财政局等部门强化村级财务定期审计、专项督查;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凡是集体经济重要事项,必须经过村党组织、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推动集体经济规范发展、健康发展。通过多方力量的多元融合,进一步探索打造大龙井村集体经济的“新引擎”。
“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条,让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更加富裕、更加幸福,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初心。”大龙井村支部书记周兴枝说道。下一步,大龙井村将继续积极团结党员群众、乡贤能人践行洗马镇党委工作要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组织村“两委”进一步摸清家底、找准路子、谋划项目,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在党建引领下,带动全村发展齐头并进,绘就大龙井村“产业有支柱,户户多增收”的美好蓝图。(江阳生 通讯员:郭世国 佘宇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