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为笔书写线上教学新篇章
郑州市金水区未来小学 白秀彩 高昕
疫情当前守初心,线上教学展风采。按照疫情防控的整体要求,2022年10月12日新一轮线上教学正式拉开序幕,金桂飘香的时节,老师与学生重逢于云课堂,开启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学习之旅。我校复盘了之前学生居家学习的情况,梳理出线上教学需要规避的一系列问题,确定从“实”出发,以“实”为本的总原则,对线上教学进行了融合、创新,用爱与责任守护每一位学生。
一、务实的课程设置
在安排线上教学课程时,我们以新的教育理念为基石,同时认真研读线上教学相关文件要求,将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有效融合,旨在让学生的居家学习有智、有趣、有静、有动、有成长、有收获。
(一)合理安排国家课程。遵循线上教学课程时长和节次安排以生为本的原则,我们将国家课程放在首要位置,以保证教学进度、教学效率、学生健康三个维度的协调推进。
(二)创新安排多元课程。我们设计了心理健康疏导课,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融入线上学习;我们编排了传统游戏课间操,带领学生满怀热情开展体育锻炼;我们设置了劳动实践活动课,指导学生知行并进练习生活新技能;我们安排了阅读指导课,让学生居家生活与书香相伴。最重要的是我们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专门开设了“红色教育”课程,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动漫素材,润其心、塑其行。
总之,我们努力以务实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即使是居家学习,也能动起来、活起来、做起来,真正践行五育融合育时代新人的教育理念。
二、扎实的教学内容
由于线上教学的课堂时长不能超过二十分钟,那么如何在二十分钟内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我们以“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多次召开线上教学推进会。
首先,组织骨干教师,开展“细化教学内容,向二十分钟要实效”线上教学先期研讨。提出“关注目标,以质为先;关注内容,以效为靶;关注评价,以导促学”的三关注原则优化课堂教学。
然后,由骨干教师结合“三关注原则”,引领本学科、本教研组的老师深入教研。通过研讨,老师们达成共识,总结之前线上教学的经验教训,将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创新,打破原有线下四十分钟的授课常规,精细化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做好各个环节的评价。如语文学科,根据年龄和学段特点,以“一课一得”为教学的基本点,以“易懂易解”为教学的出发点。确定在低、中学段将识字、写字、读文作为线上教学的重点,保证学生在二十分钟内夯实基础。高段以文章理解为主,贯彻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分析单元特点、整合单元知识,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简单的知识自己习得、有难度的知识课堂掌握的学习模式,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此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真实的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线上教学最大的挑战就是难以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多措并举,以真实的教学模式促学。
(一)关注实际学情,坚守学生立场。线上学习,学生的自律自控能力有限,在长时间线上教学的情形下,学生很容易出现疲沓应付的学习状态。因此,我们要求老师定期做调研,积极获取家长的信息反馈,并以此为基点揣摩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和过程,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如科学学科,因为有很多实验都是需要在课堂上运用专业的实验材料才能够进行,鉴于居家的实际情况,老师们调整知识点的前后顺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先从容易处、有趣味、可操作实践处入手。三年级科学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活动。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的有效工具,居家制作只需要一个杯子、一把尺子与双面胶就能制作完成啦!特殊时期,孩子们不仅做出了雨量器,还各显神通地模拟了“下雨”。即使是线上学习也能够真正学有所获。
(二)借助任务驱动,激活课堂教学。各个学科在授课之前先针对授课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学习任务单并下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在预习时结合学习任务单中具体细化的要求,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独立、系统的思考,让预习行之有效、让思考真实发生。如音乐学科,由于没有音乐课堂氛围的创设,一部分孩子的学习效果会打折扣。音乐老师就想办法,提前把课堂上所需的视频、音频、乐谱等学习内容发至钉钉群,让学生在课余休闲的时间里提前熟悉音乐,在建立乐感之后,老师发送学习任务单,设置不同层次的预习作业,能力强的孩子就可以尝试识谱、哼唱,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反复听音乐、找感觉。像这样细化学习步骤,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高效预习,对于学习效果的保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丰实的教学研讨
因疫情防控的要求,我们无法组织全校老师进行集体教研,但是由于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有效教研的开展是上好在线课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想到将大化小,做细线上小教研。
首先,以实为本开展塔式教研。线上教学初期,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小规模教研,集思广益制定线上教学的课堂模式和教学策略。然后由骨干教师分学科、分教研组进行辐射,带领其他老师进行线上小范围教研,将之前教研的成果分享、传递给每一位老师,保证学科教研的实效性、保障线上教学的一致性。
其次,以细为根进行线上小教研。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求教研组内部结合本学科特点每日、每周开展小教研。数学教研组积极践行“日交流、周总结”教研模式,收效极大。“日交流”即利用微信各组成员坚持每天“一碰头”,每天晚上改完作业后,老师们都会在微信群里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反馈,反刍教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周总结”就是每周参加区级教研会议后,校内各数学组召开一次集体总结会,每位教师结合区教研主题对周内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罗列,相互沟通,深入讨论,寻找解决办法。
最后,学校汇总,每周将问题清零。在各个教研组进行完组内小教研之后,学校层面每周日会汇总各组线上教学一周的得与失,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棘手问题。
五、切实的作业设计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我们各学科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
1.联系生活,丰富作业类型,充实作业内容
生活就是学科的外延。在作业设计上,倡导结合学生生活设计作业,让学生在作业完成中掌握生存本领。如: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走近鲁迅》,结合现实生活和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设计作业: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学生有话可说,把祖国的繁荣富强和自己身边的大变化向鲁迅先生报喜,同时提振大家士气,线上学习更有精气神儿啦。
2.立足单元整体,优化作业设计,与单元目标相一致
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共编排了三篇课文,《慈母情深》写了无私的母爱,《父爱之舟》写了深沉的父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
我们以大单元教学为背景,遵循作业设计整体性原则,确定了本单元作业设计的核心任务:“舐犊情深”在场景、细节描写中经历爱的瞬间,设计了六个作业任务:
作业任务一:回忆爱的往事,分享爱的瞬间。这一实践性作业让体会并交流父母爱自己的表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唤醒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发现和感受生活小事中蕴含的父母之爱。
作业任务二:走进作家作品,初步感受“舐犊情深”。这一项基础作业包括读一读,能读准生字及多音字。写一写,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词,有一定的速度。 查一查,用请教大人或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问一问,读了课文后,有哪些疑问,把疑问批注在课本上。
作业任务三:特定场景感情深。选取文中自己喜欢的场景,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场景中蕴含的情感。
作业任务四:勇气少年说——爱就在身边。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能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点给予积极回应。
作业任务五:爱的瞬间——成长万花筒。学习了《慈母情深》,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试着写一写“鼻子一酸”的经历。
作业任务六:爱的表达——书信传情。写一封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里话,写出真情实感。
3.根据学情,设计适切作业,控制作业总量。
我校各学科每天填写作业布置内容与完成时长,教导处作总调控,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同时关注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作业内容,让每位学生都能居家学习有成就感。把学习、运动结合起来,让学习生活不枯燥。
4.尊重实践,实现跨学科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如语文学科针对大单元作业设计要求,结合居家环境的多样性、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在探究性作业的完成形式上注重个性化选择。一二年级的读书分享和“拼音介绍我的家”,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实际;三四年级的汉字听写PK赛、讲演教材故事,在竞争中完成作业;五六年级在云端推出“勇气少年说”分享平台、根据教材故事设计连环画,在口语表达和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能够给作业增添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学科,坚持每日口算打卡,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力以及快速的反应力。邀请家庭成员共参与。要求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完成,比如口诀对答,认识人民币时进行家庭购物游戏,组建家庭小超市,帮助家长及时有效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多方意见采集。数学组老师每周抽取部分学生和家长,根据作业布置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和遇到的问题,采集意见,对下周作业布置内容和形式进行及时调整。难度适宜、时长合理。关注各个学科的作业总量及时予以调整,设计梯级作业,方便学生上交。
六、夯实的巡课督导
本次线上教学,我校采取“校长总巡课、班子深巡课”的线上教学巡课督导机制。
(一)校长总巡课。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艳艳同志深入到全校44个教学班的钉钉群进行总巡课,通过观课、巡课,及时发现线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本次线上学习的时间较长,在第五周的周初,各个年级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学生学习参与意识不强、线上教学缺乏趣味性、家长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李校长及时组织召开线上教研组长会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调整全校师生线上教学的节奏。
(二)班子深巡课。除李校长外,其他班子成员每人分包一个年级,每天深入课堂进行全天候的追踪巡课,督导老师的授课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处理线上的突发问题等。此外,班子成员会严格做好线上教学的日评价工作。我校设计了《线上教学情况评价表》,对当天的每一节课、每一位老师进行评价。从授课内容、存在问题、课堂亮点等方面进行细致考量,发现优点予以推广、看到问题及时解决。以线上教学评价督促每一位老师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的线上学习护航。
一道屏幕隔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但隔不开老师们温暖的陪伴和悉心的关怀。在云端授课期间,金水区未来小学全体教师倾囊以授、倾心以待,有序高效地推进线上教学的各项工作,陪伴孩子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相约云端勤学时,莫负云上好时光,待到疫散花开时,让我们重逢在美丽的校园,扬帆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