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剩饭的父亲
付 坤

“一粒米也不能丢”。是父亲在世时,最常说的一句话。
父亲是解放前入伍的老兵,经受过挨饿的滋味。
父亲是农民出身,跟爷爷一起种过地,深知一粒米一粒粮来之不易。
我们兄妹6人,在“三级四级工,不如社员卖根葱”如火如荼的年代,父亲自愿放弃干部身份,回到老家,又做起了带领乡亲们一起干农活的农民。
那时是计划经济,是凭粮票购粮,凭布票买布挣公分分粮吃饭的年代。
那时亩产量低,像我们家孩子多的,挣公分少的,分的粮食几乎年年都有点缺口,都是靠父亲东凑西借,才没让我们饿肚子。
所以,父亲对粮食特别珍惜。每次用石磨碾粮时,父亲都会反反复复多次拍打盛面用的簸萝,拾拣每一粒掉在地上的粮食,生怕浪费一点面一粒粮。
每次吃饭时,父亲都是先拣上顿饭剩下的我们不愿吃的地瓜或馍馍吃,感觉他每次吃饭总是留着肚子,把我们吃不了的饭再吃了,每当此时,他总会说一句“吃了不可惜,丢了可惜。”不知他说了多少遍的老话。父亲这一吃就是就是几十年,直到六十岁,他卧病在床。
对父亲的做法,当时我们都不太理解,觉得他太过节俭,有点小题大做,甚至有点小家子气。可没想到,等我做了父亲,做了爷爷。我也成了孩子们眼中,爱吃剩饭的人。

图书出版、文学、论文专著、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