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思(外二首)
一一立冬在三亚湾有感
作者|晓江(中国四川)
壬寅的秋季非同故往:
如春的气候一扫二十天静默的焦虑
二十大新格局新目标修正各自愿景
再到三亚湾时刚经历自驾的乐与忧
在同一酒店望似曾相识的海与风拥抱
瞬间觉悟海的宽宏风的随意人的自信
树立信仰与坚持是成功根本
不断在更新思维中坚守信念
再大的海啸也胜似闲步
现实中小人"两面人"如云
标榜自我虚荣无度从不自省
为点私欲不惜声誉损人利己
许多老者领导年轻人无私帮扶从未索取
在理解与宽容中点拨启发输送智慧助力前行
走在三亚湾海滩懂了"海纳百川"真谛
六十年经历的风风雨雨
才彻底明白“没有无缘无故爱与恨”
余生坚守初心与大智若愚
坚持善诚宽容与懂报恩
(2022年11月8日3:52分川报谢离江有感即兴续写。)

2.问海
面对大海又有年轻时的冲动
仿佛映证了空间换时间的预言
当游轮在娇阳下破浪前行
无数游艇互相攀比豪华
徒有无奈与叹息
三亚湾几幢标志性楼房令人遐思
夜晚灯红酒绿无数大排挡热闹非凡
不见“海上生明月”却有人悲哀
不是奋争与拼搏才有前途
世道险恶与人心叵测
大海浩瀚却有尽头
人心虽小但深不可测
既然海有尽头愿人心也有止境
尽管心比天高但命如纸薄实属天命
无论海浪翻天呼啸奔袭却依然依规律而动
人心却没有约束
仅有不动声色与大智若愚者敢驾驭孤舤游弋
即使在冲浪中跌到也会奋起拼搏
在无数追求与希冀中感觉过失落
只好在夕阳西下问问大海:
余生兴否?余生乐否?余生康健否?
看到的是一浪超过一浪的海涛
大海不回答也不给我安慰…
(2022年2月8日18时44分谢离江于三亚湾海滩有感即兴作。)

3.致茂才
——先生米寿有感
在岢岚留下三代革命史纪
祖父率几县农民抗租起义
父亲弃学从戎在山西抗日
解放西南为河南建设出力
武汉大学教育部留下业绩
学地质师从四光为寻铀沤心沥血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有你的功劳
教书育人培养出无数英杰
《地质队员之歌》激励几代地质人
中年进入社科院为四川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获著名经济学家美誉留有文集鼓人奋进
赋闲后写小说关注四川经济改革与发展
业余爱好唱歌写下《浪尖上的岁月》
玩麻将留下《麻将赋》令人深思人生
米寿依然康健言语幽默处处体现童心
爱人敬人开朗活达吸引一批老少玩童
善诚的点拨启发助睿智者更新思维前行
老了还不失爱心与学习成年轻人楷模
(2022年10月30日川报谢离江在自驾途中构思,11月2日三亚华源酒店初稿,8日4:48分改定。)
注:
刘茂才,男,著名经济学家、四川省社科院前院长,国务院津贴获得者。

作者简介:
谢离江,笔名晓江。曾当过工人、民警,84年10月至89年10月在省丝绸公司任保卫干部和宣传干事,85年至89年曾被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和四川日报特约记者,是中国新闻学院首届毕业生,写有大量新华社内参、通讯、消息等,分别刊载于新华社、《瞭望》杂志、《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四川日报》等,83年在《成都日报》副刋发表了第一首诗《路灯》。89年10月由省丝绸公司调入四川日报经济部任工业编辑、记者,分管全省工业报道。90年代初主编四川日报股评,开全国党报先河,曾主编《西部新闻》,曾任四川日报驻巴中和眉山记者站站长,后任四川日报记者部机动记者,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中心传媒分析师,做过报纸发行和研究,曾参与《新闻界》改版等。
现为:
四川老作家书画院副秘书长兼组织联络部部长
四川乡村文化书画院副院长
企业家日报《四川乡村振兴》周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本期荐稿:邓瑛(德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