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初,老城街道抽调中队李仁坤、石恩水、郭洋在双峪、大石铺疫情卡口轮换值班12小时,在带班领导的带领下对过往车辆和人员逐一排查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和报备情况,对货车司机重点排查登记、落地核酸检测和接货证明,卡口过往车辆排队排查,值班人员任务繁重,一遍遍耐心解释防疫政策和要求,认真核验码、现场指操作入泰返泰小程序操作,经过一天12小时的值班,值班人员虽然都腰酸背疼、口干舌燥,但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全力以赴,敬业奉献,严守我市“北大门”,为我市我镇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疫当前,党员当先
近期疫情形势骤然紧张,10月13日凌晨,睡梦中的潘向前被一阵电话铃声惊醒,是单位领导打来,让他赶到人民会堂集合,参加紧急抗疫行动。作为党员的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越是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越是要豁得出,挺得住。你不担当,我不担当,谁来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健康,党员就是要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线。经过简单的准备后,他赶到集合地点,同全市100余名机关干部一道,奔赴石横镇北高余村的抗疫一线。
辛苦我一人,安康千万家
赶到北高余村后,经过工作人员的的简单培训,就立即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当他和同伴做完核酸检测,回到村部脱下隔离服时,全身已被汗水湿透,他坐在树下翻看手机休息,这时突然看到抗疫微信群中要求全部做鼻拭子,不好!他们这组做得全是咽拭子,他由于太紧张竟然没有关注到,一时间沮丧懊恼全部涌上心头,但是他还是迅速冷静下来,与病毒斗争就是要争分夺秒,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失误影响核酸检测数据的真实性,他和同伴一起到指挥部说明了情况,指挥部的同志告诉我,时间还有。可以重做,他和同伴立即重新换上隔离服,对所包片区重新检测,广大人民群众都非常支持配合,并没有因为他的失误而埋怨我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他们再次完成了核酸检测,尽管汗水再次湿透了全身,但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同心同德,众志成城
所有参加抗疫的机关干部,自觉团结在临时党支部周围,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块使,充分体现了肥城广大党员干部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良好的个人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广大机关干部充分交流,分享好经验好做法,他在穿隔离服时发现旧口罩的松紧带,可以作为脚套的扎带,增加隔离服的气密性,实现废物利用,及时与同志们做了分享,而其他同伴也发现隔离面屏的贴膜,可以作为手机的保护膜,防止手机受到污染,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也非常关注我们,政府购买,群众捐赠的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到了抗疫一线,10天来,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防疫任务。
作为一名普通肥城市民,他感到无比幸福,因为肥城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扛起了疫情防控的责任,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他无比坚定,因为全市有几万名像他一样的党员干部,可以闻令而动,如果还有新的疫情,他必定还会大声说:“抗疫,有我!”
不忘初心战疫情
——记逆行而上的李国勇

李国勇,来自肥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新城中队。10月13日凌晨一点三十分接到局里的电话,要他立即到人民会堂前集合,集体到石横参加疫情防控。他义无反顾,欣然受命。
面对这次突如其来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锋在前,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及执法局的工作部署开展工作,奋力投身到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不光组织带领本小组积极开展工作,而且始终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冲在最前,期间他所负责的小组需入户做核酸的人数最多,单元最多,楼层最高,疫情最严峻,任务又最重,这里面又数他负责的14号楼人数最多,接近60人,但他没有叫苦叫累,发扬了一名转业军人退伍不褪色和党员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而且还发扬了“泰山挑山工精神”,勇于承担,勇于挑担子。
他们是13日清晨到达的目的地,然后马上就进行了简单的培训,培训完就立即开展了入户核算检测工作,中午,在路边匆匆吃了几口饭,就立即领受任务开展了一天的第二次入户核酸检测工作并统计各类信息,当汇总好数据后,已经到了深夜快12点钟,这时的他们还们还没有休息的地方。这次行动中他不光是穿防护服隔离衣做核酸的扫码员,统计家庭情况的信息员,而且还是居家隔离居民的联络员,每次做核酸都会问一下居民有什么需要,问后及时汇总,汇总后一是及时向上级报告;二是有的急需物件就下次做核酸主动申领后帮居民带上来送到每家。同时他又怕有遗漏就把他们四人小组负责的四栋楼192人建立了临时微信群,让居民在群里说有什么急需的,争取不漏一户,密切联系了群众,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有一位小朋友为他们画了“最美逆行者”的画,还有一位小朋友的写了“人民至上,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书法赞扬他们,另外还有一位84岁的老阿姨每次去就老早的等着他们做核酸,每次都说“辛苦了你们!”。走到每家每户都有感谢他们的声音,感谢党和政府的声音;另外他还担任了执勤值班任务。总之,在这次紧张的十天抗击石横疫情战斗中,他用实际行动真正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这次疫情防控的胜利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迎“疫”而行、冲锋在前 ,勇挑防疫重担
——记逆行而上的李焕梅

李焕梅作为肥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疫情工作的工作人员,迎“疫”而行、冲锋在前,主动挑起防疫重担,认真执行上级下发的疫情防控文件要求,积极配合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与同事们构筑起一道守护群众健康安全的坚固防线。
疫情面前,她是重担抗肩的“急先锋”
每天她都要整理几十张报表,看似简单的数据汇总,需要她几十次的联络和重复校对,才能确保上报数字准、底数清、基础实。数据需要时时更新,半夜接到紧急任务更是常事,接电话、收数据、核对表格,几乎24小时都在“战斗”。每天在摸底排查和做好疫情防控宣传的同时,还要做好管控人员、核酸检测人员的台账统计,报备小程序各类数据的分流处理等工作,这些工作要快更要准确,容不得半点马虎。她没时间照顾三岁的孩子,下午两点多的午餐和八九点的晚餐成为了攻坚时的日常。
疫情面前,她是锐意进取的“实干家”
自疫情趋紧以来,李焕梅积极响应,在防疫保障的最前沿担当作为,勇挑重担,汇聚起强大的抗疫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双报到任务,安排人员、对接社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沙窝社区全民核酸现场,她有序地协助维护现场秩序、信息录入、入户采样、解答群众疑惑、宣讲有关政策,在压力之下,负重前行成为一种本能,成为抗疫一线的砥柱。
疫情面前,她是精益求精的“优化者”
抗击疫情,要有方法,更要有毅力。李焕梅深知防疫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为了优化防疫工作的流程与细节,提高效率,她不舍昼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防疫工作的“最优解”。她积极联系带班领导和执勤人员,总结研究当天防疫工作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优化重复繁琐的工作流程,减轻志愿者们的负担。
来时无畏,归时无恙
——记逆行而上的乔壮壮四人小组
闻令而动,有令必行。在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统一部署下,肥城市综合执法局积极响应号召,火速调集20名工作人员凌晨披着星光启程前往石横镇北高余村开展疫区支援工作。
面对突发新冠疫情,由乔壮壮带队,张衍凯、李建民、田康壮、孙振宇为成员的小组不惧危险,迎难而上,视疫情如命令,视一线如战场,充分发扬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党员力量,让共产党员的风采深深扎根在北高余村。

集合等待分配任务
一、地毯式排查,确保“家家到、户户清”。
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掌握村民人员情况是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决策依据,工作小组承担了对北高余村东北区域楼层居民的疫情防控工作,并由此开展落实“敲门行动”,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一人人的问,一句句的记,准确详细掌握了村民人员身份信息、居住人数、身体状况及生活物资需求等信息,组内成员白天摸排,晚上加班,发挥专业特长做好对北高余村262户,551人摸排数据的汇总上报工作,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决策效率,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积极力量。

在入户工作的途中

逐户细致摸排
二、周密性防控,确保“措施实、效果好”。
该小组首先用心做好核酸采集日常工作,支援期间,凌晨四点起床,七点之前完成每天第一轮核酸检测任务,下午四点前完成第二轮核酸检测任务,组内成员认真学习拭子采集教学示范,做到采消交替、避免交叉,从上门采集到交管再到防护服脱离全程做到规范流程化管理,守护好生命健康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工作小组人员还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疫情值班工作,一方面做好村内秩序维护,另一方面时刻关注居家村民需求,保证物资安全配送。“蔬菜够不够吃,药品够不够用”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


采集任务后进行全身消毒
三、多渠道宣传,确保“情况明、人心稳”。
面对村民居家防控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组内成员开展了线上入群、线下进门的宣传讲解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将居家防控措施及要求向居民讲解到位,上门发放口罩、消毒液、药品等防疫物资,告知应急联系人电话,真真切切的让村民感受到温暖,消除了村民消极情绪,让群众安心居家,放心隔离。

为避免交叉,居民对宣传页进行拍照阅读
“来时无畏,归时无恙”。经过十天没有硝烟的战斗,抗疫支援任务圆满结束,北高余村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得到恢复。
风起,逆风而来,风停,平安归去。
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铁肩担道义
——献给二十位最美逆行抗疫执法队员
这是一个阴冷的秋天
萧瑟的秋风
涤荡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阴霾之下
新冠病毒再次伸出了邪恶的魔爪
残忍地侵蚀着善良的人们
听到市委、市政府抗疫的冲锋号
你们凝聚起平凡人的力量
逆袭而战
冲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与病毒决战
不舍昼夜,废寝忘食
共克时艰
向疫区传递着温暖
用舍己的精神迎来胜利的曙光
你们的逆行
穿梭在大美云间
因为你们是这座城市的守护者
(王希滨)

编辑、制作:局综合科、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