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文‖【风采之声★强音朗诵团】审稿||海梦||中国七台河
审核||于歌||中国沈阳
作者||日出||中国勃利
音频‖曦鳐‖中国哈尔滨
诵读‖曦鳐‖中国哈尔滨
制作‖于歌‖中国沈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美追寻
——日出
尘世间,每一个人都在追寻着,可是每一个人追寻的目标并一定相同,每一个人追寻的境界会各不一样,每一个人追寻的意义也会各不相同。
你喜欢舞蹈,她喜欢歌唱,你喜欢写作,他喜欢发明,她喜欢电影,他则痴迷于太极,正是因为每一个人各自追寻的事物的不完全一致,才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多元性,才使得人类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求同存异始终应该是一个理想社会应该具有包含的容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构成了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异彩纷呈。

由于追求的目标、理想、意义的不同,区分出了追寻事物本质上的优劣、层次上的高下。有着崇高理想的人,他们追寻的目标也会相对高尚得多,对于物欲追寻强烈的人来说,对物质占有的欲望会高于一切,高尚的人类精神和品性对于他们则是毫无意义,他们的眼里只有金钱、美色、物质,如此长久下去会让他们在对物欲的追寻中变成了精神上的乞丐。
有着至美心灵的人才会有人类至美的情怀,才会有至美的人生追寻。那些伟大的艺术家无疑不处于这个行列中,他们以各自的追寻理解人生,诠释着美,从而使美发扬光大,西方的达芬奇、毕加索、梵高、米开朗基罗等等无一不是如此,东方的阎立本、韩熙载、张择端、王希孟、唐伯虎等等没有一个人不是在圈点着人生、时代的美意,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他们的孜孜以求,给人类留下了无比厚重的精神遗产。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文学家们也莫不如此,中国的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金圣叹、茅盾、巴金、老舍、贾平凹、莫言、迟子建等等无不用他们对理想的追寻写下了一部部可歌可泣感动天地的好作品,泽被后世,为人类提供了精神的濡养。还有那些东西方的伟大作家和诗人无不令人仰慕,托尔斯泰、福楼拜、但丁、泰戈尔、莎士比亚、纪伯伦、普希金、歌德、莱蒙托夫等等,他们留下了不朽遗作至今供养和滋润着人类的灵魂。
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诗人有他们人生至美的追寻,其它领域也毫不例外,一点也不逊色于他们。
伟大的哲学家们一样也在苦苦追寻着自己的理想,把他们对世界、人生的理解彰然于笔端、语录而成为人类的醒世格言,伟大的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无一不在探寻着人生的真理,登泰山而小天下是何等的胸怀啊。古之圣贤无一不是帮助人类摆脱精神的疾苦,伟大的亚里斯多德说过“同一条河流,我们不能两次进入其间”,玄妙的结论得之是他对事物的观察和对其本质深刻的理解。

对于有史以来那些伟大政治家们的至美追寻更应该让人顶礼膜拜,他们为了国家、民族可以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为了民族自立,为了国家崛起,他们甘为人梯,也可以各领风骚数百年。新中国一代伟大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摆脱了一穷二白的境地,使中国走向了富强,他们中不乏满门英烈,把一腔热血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上,至今想起,仍无限缅怀。印度有甘地,越南有胡志明,朝鲜有金日成,我更钦佩写下《沁园春雪》的那位伟大领袖,是他独立寒秋,气宇轩昂,是他献出了满门,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是他和他的领导集体让我们不再被动挨打,他的心中时刻想着人民。我们从无数先辈至美追寻中,找到了他们生命中的闪光点,更体会到了他们的大爱情怀和无我的奉献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两千多年前屈原发出的人生慨叹,沿着这条轨迹,我们寻找着那些伟人的足迹,踏遍青山人未老,至美追寻的理想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