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韵敦煌•沙泉诗韵》授书与敦煌诗词创作基地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敦煌市政府副市长 成兆文
2019年3月16日
各位诗友:
鸣沙山下,月牙泉畔,我们相约春天,向着敦煌的古圣先贤,向着所有关心爱护敦煌的友人亲人,甚至那些未降生的后来者,表达我们对诗歌的热爱和对敦煌文脉的传续与担当。我从六个方面来讲,可能会有点长,请大家耐心一点!
第一是祝贺两件事:
我谨代表敦煌市委市政府祝贺两本诗集的付梓成书,祝贺敦煌诗词创作基地的揭牌,这是各位诗友精心创作和努力奉献的结果。我刚才翻阅了《秋韵敦煌•沙泉诗韵》、《秋韵敦煌•丝路欢歌》,格律诗词、现代诗、散文诗部分写的确实很好,凝托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期待!同时,创作基地的揭牌意味着诗友们有了更加良好的创作硬件,只有脚踏大地,才能踏实仰望星空。
第二是感谢三方面的人:
一是感谢诗友们的激情奉献。可喜可贺,作品就像自己的娃娃,艰辛的培育后换来矫健而优美的成人。今天现场的诗友们就很值得表扬啊!
二是感谢深爱敦煌关心敦煌诗词创作的全国诗友及提供其他帮助的朋友。今天亲临敦煌的三位老师,你们的到来让敦煌回归敦煌,欢迎李会长、姚会长和萧会长给我们带来智慧与关怀,你们不远万里莅临指导,实则出于对敦煌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责任。
三是更应该感谢敦煌。感谢古代敦煌诗人铸造的精神丰碑以及敦煌奇异多彩的山川形貌,有了伟大的诗人,如唐代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广为流传的名句,才会让我们心怀温暖并充满力量,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进一步激发了古今敦煌诗人的诗兴。
第三是表达四个感想:
一是只有过好诗意的生活才能为创作诗歌奠定基础。在以高铁和互联网为标志的新时代,需要更加博深的见识才会坚守诗的立场。古代中国是个诗词大国,其经济基础是农垦文明,生活情态充满田园风光,当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势必要把诗意建立在更大的生活范围之上,这是对诗歌创作能力的考验。
二是只有敬畏自然、心有大爱、感通融汇才能发现诗。诗歌是最简练、最浓烈的情思表达,只有敬畏那个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神圣性,看到彼此心灵乃至万物的相通性,才会迸发诗兴。
三是只有热爱敦煌才会写出无愧于敦煌的诗歌。敦煌以文化闻名天下,文化是由人创作的,文以化人、学以成人是应有之责。诗歌是文化的精华,或者最精炼表达。有人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在敦煌不热爱诗歌、不写诗歌是有愧于敦煌的。
四是只有懂得才会更加热爱,才会化丰厚的资源为强大的创作动力。敦煌大地上还有很多奇迹需要发现,只有跳出敦煌看敦煌才能发现敦煌的伟大,回望是最深情的注视。
第四是共勉五种精神:
一是把写诗、爱诗当作大事、盛事的文化自觉精神。诗歌在敦煌不仅仅是抒发情调的个人爱好,而且是延续盛大辉煌的古代精神,这个时代诗人理应受到尊重,在敦煌尤其如此。
二是树立严谨扎实、时不我待的工作精神。创办“中华诗词之乡”,必须只争朝夕,敦煌已经耽误不起了,需要倒排时间,从现在就开始行动。
三是珍惜发扬共有精神家园、包容开放的融通精神。敦煌是四大文明交汇地,但敦煌首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汇地,儒佛道交相辉映,同时相比较阿富汗巴米扬等地,敦煌有借鉴吸收、融汇贯通的主动性,而不是简单汇聚集中,由此才能化外来精彩为灿烂的敦煌文化。每一位到敦煌的人都有一种深沉的家园感,因为敦煌保存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深隐的文化记忆,因此,我们能为敦煌的新文化勤勉耕耘实则是人生幸运,也当然是一种文化责任。
四是每位诗友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彰才显性的奋争精神。不要把申办“中华诗词之乡”看作是诗词学会会长、秘书长或者其他人的事情,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发挥每一位在坐的和各个层面的同仁能力才能满园竞秀。
五是海纳百川、形成合力的团结协作精神。我们不但需要发动每一位诗友的积极性、创造性,更要把全省乃至全国的诗人团结起来,让更多的诗人参与到复兴敦煌诗歌事业中来,仅仅依靠现有的诗友是无法承担起敦煌诗词事业的,发挥和而不同的协作精神,让敦煌回归敦煌,也是考验我们是否真的热爱敦煌的标尺。
第五是探讨六个问题:
一是虔诚我们的态度,结下好的诗种。天真大气、英雄主义与家国情怀为敦煌诗词之所长,越是用心,越是有品味,越能让敦煌诗词走向远方。如果我们在诗种上不严格,没有自己独特的品味和坚守,可能会丧失自我特色,被滚滚商品大潮所湮灭。
二是宽广我们的视野,雄壮好的诗景。既要看到敦煌大地的馈赠,又要走出去发现大家的伟大,走遍敦煌,也要走遍神州大地,甚至应走向世界远方,有了比较,才会不陷入狭隘的地方主义。三是敏感我们的情思,开拓深凿诗情。过一种诗意的生活,自觉拒绝四平八稳的世故,诗人是需要年轻之心的,需要心态的起伏甚至些许莽撞的,诗人的激情拒绝一个平庸的世界,拒绝貌似正确的答案,丰沛的感情和细腻的心思是写诗之必需。
四是扎实我们的学养,铸造伟岸的诗史。诗人尤其与音乐、书法、美术、历史相互借鉴,大量阅读可以学知古人,也可以与诗友彼此切磋,尤其诗词与音乐关系密切,这方面,在坐的萧雨涵老师做出了好榜样,他的诗词、琴棋书画倶盛,在坐的部分诗友也有这样的功夫或潜力,值得珍惜,一定时候会触类旁通。
五是锤炼我们的担当,传续好敦煌诗统。《敦煌全诗》有两万两千多首诗,其中一千两百首补充了中华诗库,价“”值极高。围绕敦煌的诗歌更是驰名中外。要让大量敦煌遗书与边塞诗的传统得以发扬,尤其是汉唐的精神抒写更是未来之必需。诗人们生活在敦煌是幸运的,深厚的文化场养育着诗人,诗人有责任回馈这片浸润伟大精神的土地。
六是深邃我们的思想,融通好诗思。诗为听到,思为命名,它们相近,但侧重不同。一张纸可以包住一把针,但立起来的一根针就可以穿透一张甚至更多的纸,思想就是刺破表面现象的力道,把文字立起来,让它有劲有尖锐有锋芒,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听觉的灵敏,这是一个额外的期望,但非凡之诗都有思的助力。
第六是说出一个心愿:
祝愿敦煌市诗友们以申办“中华诗词之乡”为契机,在诗意中荡漾,不负三月春光,创作出最美的留给心灵和后世的诗歌,让敦煌诗派重新复兴,让中华诗词之乡早日落户敦煌!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