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城衡鱼王氏家族续谱始末(后记)
(2006——2008年)
王庆吉
《后记》
肥城衡鱼王氏大宗谱,在各位宗贤热心、积极、辛勤努力之下,自2006年春酝酿启动,并于4月28日在公路大酒店召开了编委会成立会议开始,至2008年夏编纂成帙,即将杀青付梓。不久这部传世宝典就要与诸位宗亲见面了,大家多年的夙愿今日变为现实,实在可喜可贺!
我王氏家族为轩辕嫡系大姓,华夏名门望族,是全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姓氏。“晋水源流远;并州世泽长”,是我支王氏之木本水源。北京王十川宗贤书写的一副楹联:“祖德宗功泽及寰海;高门望族仰止太原”,表达了我们每个太原王氏族人敬宗尊祖,怀念故土的共同心声。
2006年春,续谱工作刚起步,我与庆东兄即去洼里村寻根探源,廷栋宗亲热情接待,全力支持,千方百计找到老谱一部。拜读序言,始知我支王氏先祖六公于明初奉令迁徙至此,至今已600余年矣!是年秋,我又与明晋族侄去东平梯门拜访了怀亮宗长,获悉了一批王氏宗族资料。是年冬,我与明申族侄去临沂寻根,得到孝俊、友柱、东山等宗贤的接待,又获得了一宗王氏文化资料。
尽管如此,从周灵王太子晋,即子乔公至六公祖的世系未能衔接。庆东兄叹曰:我们这次续谱,是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若接不上世系,将愧对祖宗和子孙后代,将留下千古憾事。千难万难,也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于是,2007年冬,我与明申族侄又千里迢迢赴山西晋祠和省社科院取得资料一宗,回来之后,细研世系,衔接大半。于是我与庆东兄又与山西社科院张海瀛院长、王岳红宗亲通信联系,随即给发资料一宗,清徐县人民法院王进宗亲闻讯也寄来资料一宗。通过对证查找,从子乔公至洼里始迁祖六公祖,再至衡鱼再迁开基祖斯兴公,世系完全衔接,一代不少,终于完成了这一千年大计。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宗长庆东兄虽80多岁高龄,仍精神矍铄,宝刀不老,跑腿尽心,动手动脑,早起晚睡,孜孜不倦,亲自研究王姓源流,撰写序言族训。认真校对稿件,一丝不苟把关。坚持原则,思想解放,站的高,看得远,为完成这一旷世宝典出资出力,煞费心血,令人无比敬仰。
兹英宗贤自始至终非常关注这一巨大文化工程,出资出力,多方寻访所需资料,出谋划策,严谨把关,尽上了一份力量。此外,其家属、子女均大力支持续谱工作。
明丁、明晋、明申、明安等宗贤还有80多岁的庆金宗贤庆林、庆岱、明银、明康、明增等宗贤,都走家串户,填表收费,对证材料,费了不少心血,为族谱的编辑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外地建功立业的庆连、明志、明奎、惠明、明全、兹波、子强等宗贤,远离家乡,不能为续谱直接尽心尽力,但捐资慷慨,并做好多方联系工作,时刻关注这一历史巨著的顺利编撰。
亲友们对编纂王氏族谱,非常关注,大力支持,东营市亲友尹承汝,闻知此事,慷慨捐资助谱,令人感动。平阴丘国铭、梁瑞英高唐吴善发、刘传双,泰安邱国秀、庞祥申等亲友也捐资订谱,以示支持,我们对此深表谢意。
王传明(兰州)、周郢(泰安)、吴绪伦(泰安)、杨正武(枣庄)、邱国团(广东)、卢刚(江西)等专家学者,都是有求必应,慷慨相助,挥毫泼墨,题词作序,唯我王氏祖谱增韵添色,倍耀光彩。对此,表示感谢,并对王照华、王德恭两位宗亲和安徽灵璧邱朝坦先生表示感谢。
李学周、穆希超、刘传声、邱仲生、刘绪常、邱国川、穆希祥、韩吉庚等庄乡里人、同事好友亦是慷慨允诺,不遗余力,题词作序,大显身手,为我王氏费神出力,增光添彩。对此,一并表示谢意。须特别指出的是同窗仲生兄对我王氏续谱极力支持,曾多次到国家图书馆、档案馆查找到皋桥王氏世系表,琅琊王氏世系表、三槐堂王氏世系表和黄帝陵系列资料,并提笔作序作诗,他的无私支援和奉献精神受到王氏族人的交口称赞。还有乡友邱国富、张明辰、刘桂清等闻我家谱竣工,也写诗致贺,我们一并表示感谢。
我们还要感谢山西省社科院张海瀛院长、王岳红宗亲,感谢清徐县人民法院王进宗亲,他们给我续谱提供了许多至关重要的资料,使我们的续谱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湖南省冷水江市振庭宗亲,是一位续谱专家,他收集了许多王氏族谱。当我们从报纸上了解了他的事迹之后,给他去信联系,不久就收到他热情洋溢的回函,他表示愿意多方提供帮助。对这么一位有学识又热心的宗亲,我们感到荣幸欣慰对他我们也说一声谢谢。
在续谱工作中,我们为了少走弯路,曾与丘氏、刘氏、尹氏、穆氏、韩氏、田氏、张氏、岳氏等撰谱人多次会面座谈,交流续谱经验教训。特别是刘府绪常老师,百忙中翻阅谱稿,提出一些中肯意见,我们向这些老朋友说声谢谢。
从去年11月起,我们数百万字的材料即在即在凯达印社打印,刘金慧、王永琦两位经理及数名打字员,热情接待,积极工作,精心设计,改版纠错,不嫌麻烦,最后出色完成打印任务,使我们非常满意,完成这一艰巨的文化工程,他们功不可没,他们的敬业精神,赢得了我们的信任和尊重。
群策群力,众志成城。谱稿于2008年6月告竣,她图文并茂,内容浩繁,章节分明,条理清晰,文化内涵及其丰富,时代特色非常突出。一帙在握,尽悉我王氏家族发展之梗概,延衍之轨迹。她将是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吾族紧随历史脚步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尽管我们尽上了最大努力,由于我们编谱人员较少,更因水平有限,谱中缺点错误在所难免,请诸位宗亲及专家学者,社会贤达不吝赐教,以便总结经验教训。
此项艰巨浩繁的文化工程胜利告竣,吾等如释重负,堪为列祖列宗奉献一份虔诚的答卷,给后昆馈赐一份珍贵的礼品。她无疑将会为敦宗睦族,承前启后,树立新型道德观念,促进社会发展,建设文明和谐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企望众位宗亲奋发图强,与时俱进,干事创业,富家强族,使伟大的王氏家族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希望宗亲认真学习族谱保管好族谱,以流传永久。以后每30年续修一次族谱,代代如此,不致中断。
王氏族谱研究会副主任
编委会主编
子乔公第七十九世
六公祖第十七世
斯兴公第十一世裔孙庆吉薰沐敬撰
2008年6月28日
(本文是7月底,泰安家泰族叔命我写篇回忆录,即《衡鱼族谱编纂始末》,经一个月努力,完成任务。本人视力减退,加上事多,难免出现缺点错误,请各位宗亲批评指正。)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删除。

作者简介:王庆吉,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人,1945年生,曾就读山师大、中国书画大学,泰安作家协会会员,小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市级模范教师三次,泰安市党史先进工作者两次,省委党史荣誉证书一次。书法多次获全国及省市县奖多次。编著《山水诗韵》《石横镇志》《左丘明文化研究》《史祖故里诗文选》《文化肥城左丘明卷》《肥城王氏族谱》《孙氏族谱》参编《肥城文化通览》《泰安文化通览(肥城卷)》《山东省强镇名村志》,《深圳市南山区志》及山东省地市史志等,退休后任肥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为肥城市君子诗社终身荣誉社长。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
国内单书号、丛书号、电子音像号、
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