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饱含韧性凝聚性的汉子
(历史小说)
于永涛
八
几年后的春季,又逢大旱,附近的小井都干涸了。三个沙井村的父老乡亲再也不用遭罪到外地去挑水了。人们都很感激岳长老和秦长老这两位创井领袖。
随着旱情的持续,附近邻村东西十里地的人都来这大井取水。
在十来年的艰苦卓绝的凿井过程中,几个邻村的人们,都有同情援助、慰问鼓励地表示。唯独张家台村,不仅没有相关的表示,反而有的人还表示了漠视嘲讽,好多人憋了一股怒气。
一天,张家台村的一个壮汉,挑着水经过西沙井村的时候,有两个愣头青就找茬发泄气愤。挑水的人也是个刺头,毫不示弱,扬言说井水是天下之水,你俩管不着。
这样,他挑的水被推倒流了一地,双方互相拉扯冲撞起来,末了刺头没能赚到便宜。
事情发生后,张家台村的张讼棍等人,便撺掇怂恿告了官,要求赔礼道歉,并且以后不得阻挠他们理所当然地来大井取水。因为这件事的双方属于两县两府,所以官司一直到了道台衙门。
为了这事,张诸葛长老急急忙忙地跑了来找二位长老商量对策。张长老说:“虽然这几个愣头青似乎做得有点不近情理,但从其本质上来看,还是爱护大井之举。”“对,绝不能陪情道歉!”秦长老气愤地说。
最后岳长老拍板说:“取水可以,然必言明,这是我等的恩典。庸言兄擅长律讼辞令,是不是陪张长老等几人走一趟?”“理所当然,愿意奉陪!”秦长老满口应承。
大堂上,道台老爷端坐在上,几个衙役拄杖分列两侧。左边跪着原告方张讼棍和挑水之人等三人。右边跪着秦张老、张长老和那两个愣头青。今天秦长老身着秀才蓝衫,从容镇定。
“啪”的一声,道台老爷一拍惊堂木,随即发话:“原告将案情、理由、诉求从实讲来。”
姓张的随即像背书一样讲了一遍,最后特别强调理由:“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之民饮天下之水,天经地义,请老爷为小民做主!”
“被告一方,有何辩词,亦从实讲来!”
秦长老即致答辩词:“道台老爷在上,容学生禀告。”堂上的道台老爷闻言,才注意看清秦长老身着秀才服装。随即发话:“既有功名,可起立发言!”
本来有秀才功名的人,见了县官才可以不用跪。但这次道台老爷不知为什么,竟然破格让秦长老站起来陈述。秦长老叩首后说:“拜谢道台老爷恩典!”
他起立继续陈述辩辞:“原告所言‘天下之民,饮天下之水’的理由,应该辩证论之。所谓天下之水,应该是自然所得之水,如江河湖泊之水。”
略停,从衣兜里掏出一本账簿拿在手里,接着说:“我方大井之水,并非自然得来之水。而是我方历经八年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屡殚力屡竭方凿而得水。”
讲到这里,秦长老目视原告方说:“原告方与我方山水相连,田园相依,不仅毫无同情支援地表示,反而漠视嘲讽。如此不义之举,焉能让其投机取巧,坐享其成?请道台老爷为我方做主!”
随即将八年多的工钱账簿呈上。道台老爷听罢,浏览了账簿,遂不支持赔礼道歉之诉求。但有意斡旋取水之事。
秦长老随即应承说:“诗云:‘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取水之事,答应本在意中。但愿道台老爷出一文书言明,允其取水,乃是我方看重道台老爷斡旋的面子,亦是我方的惠让。”
道台老爷认可断准,于是发布文书,了结此案。文书贴在了大井龙王庙的墙壁上。
从此,张讼棍灰溜溜的,颜面扫地。远近取水,相安无事。秦长老、岳长老的大度惠让及护村护井之举,传遍了十里八乡。
若干年后秦长老身染疾病,去张家台抓药服而无效,卒然身故。父老乡亲皆悲痛惋惜。坊间传闻,秦长老死因似乎药师有作祟嫌疑,因无真凭实据,无从咎之。
自此,岳长老一面继续追求科举,一面自学医道,悬壶济世。后来主考官闻其声誉,感其忠诚科举,以典型上报府道,遂晋贡生,后来补廪。
岳长老家的大门虽小,但有象征品级的龙脊兽狗。他仙逝以后立碑,其排行老三,但先生撰写碑文,先写岳栋的。石匠在刻碑的时候,岳栋的名字刻得特别深。足见其影响之大,威望之高!
九
1840年,鸦片战争发生。1841年5月,三元里附近103乡的10000多乡勇,两次包围四方炮台抗英拒侮的消息轰动全国。
1846年(道光26年)5月,淄河一场凶猛的洪水冲荡大井井台,迎水一面的基础被卷扯裸露。
1848年(道光28年)仲春,岳栋长老的后辈岳维嵩寿官、栾永彦寿官、张迺理寿官、于璋、武秀才黄庆云、秦普、武秀才黄万清、监生赵坦等,召集三个沙井村和盆泉、老姑峪等五村的首善25人,在南沙井村关帝庙商议重建大井井台之事。
岳寿官说:“先辈艰苦卓绝创建大井,给方圆10多里的父老乡亲带来福祉。今其根基卷扯,为彰前美,以保永固,特邀各位商议。”
武秀才黄庆云接着说:“几年前,三元里103乡的义士包围四方炮台,团结抗英,为我等作出了楷模。我等当以效仿,发动五村父老乡亲抱团成就重筑大井井台壮举!”赵监生说:“二位言之有理,我等应有所作为!”
武秀才黄万清目视众人说:“诸位所言极是,我等愿瞻予马首!”众皆赞成。于是即部署募捐、鸠工庀材事宜。
会后募捐响应风从,五村旬内共募捐银两三百三十千文。
3月中旬,一个开山采石——运石——筑井台的劳动场面,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劳动场面两点连一线,呈杠铃形,足有160多人劳作其中。
岳维嵩寿官、栾永彦寿官亲临坐镇,赵监生辅助左右。两位武秀才黄庆云、黄万清分别在采石场和筑井台处负责协调。秦普、于璋、于克恭等分布在运石路上指挥接应。
运石路上最热闹,多组8人和16人用老抬杠抬巨石的人们喊着劳动号子:“伙计们哟!嗨哟!齐用力哟!嗨哟!挺住腰哟!嗨哟!稳住步哟!嗨哟!抱团走哟!嗨哟!……”其中一组领头的庄稼汉子苏铁塔的喊声特别响亮。
也有四人或两人抬的,还有用木轮车推小石块的。
两位武秀才骑来备用的高头大马拴在大井旁的树上。看到这么多人的劳动场面,两匹马惊奇嘶鸣着。真是人喊马嘶,壮观气派!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大井井台赫然矗立。椭圆形,高八尺,南北轴长三丈四,东西轴长两丈八。西北迎水面筑有三尺来高的加固护堰。井台的东南面,筑上了一条缓坡路。
井台上面凿置了三个约八尺长的大石槽。原来的龙王庙和四楞碑移到井东山麓处,更彰肇造之功。
有人还为大井捐献了一生铁井口,重约千斤。后有民谣传世:“沙井村,铁井口,上有九十九道垭巴悠。”
新立碑于四楞碑之侧,此碑立于道光28年六月初一。《重修井记》的碑文,撰写书丹精美。碑文结语“苟非众善同心协力,乌足以致成功若是之大且速哉?”画龙点睛,赞扬了父老乡亲同心协力、团结奋斗的风范!
多少年来,大井闻名遐迩,有博山第一井之称。慕名览胜者足迹不断,由衷赞叹之声常闻!
公元1995年,南沙诸葛大井被博山区人民政府立碑宣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誉流芳后世!
作者简介:于永涛,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退休中学高级教师。淄博市作协会员、博山区作协会员。许多作品发表于《中国当代词曲作家》《南北作家》等多家纸刊和《中国爱情诗刊》《齐鲁壹点》《学习强国》等10多家网刊。在诗意人生华文作品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多首歌词获博山区文旅局二等奖。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
族谱家史、各种画册
国内单书号、丛书号、电子音像号、
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