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父文
作者:孙宏恩
先父孙锡斌,又名孙西成,出生于1933年农历7月28日,成长在一个世代务农勤劳朴实的殷实人家。那时候,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父亲八岁上被日本人抓去到黄河滩做工,受尽了打骂折磨。期间,忍受过二狗子的骄横,目睹过仇杀惨相,经历过土匪抓人质的凶狠,种种乱象激起了幼年时的父亲对和平生活的强烈向往。
年十五而进私塾,接受儒家思想,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一言一行,中规中矩。
新中国成立后,又凭着双脚走出了一条农家子弟特殊的求学之路,从孙吉到运城,从运城到孙吉,路途往返就靠的是那一双脚,终于学成参加了革命工作,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为党工作六十余年无怨无悔。在政法战线工作40年,远离家乡,全身投入,真正做到了执法为民,不偏不倚,无私无欲,是那个时代好干部的代表。从不以权谋私,对人对物坦坦荡荡。
晚年退而不休,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奔走相告,为了乡里的一块古碑,不知敲了多少领导的门,吃了多少闭门羹,那份执着与坚守支持着他为孙吉村的公益事业发挥着有限的光与热。八旬老翁沉迷于修村史、建文昌阁,为了一块石碑,毛巾擦烂十多条, 为了绵延文脉,村南跑了不知多少趟,文昌阁落城、《晋南有个孙吉村 》刊印、《孙氏家谱》面世,都让他仿佛得了金娃娃喜不自禁。
家父性情疏朗,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凡事以义当先,既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又是党纪国法的维护者,他的所作所为无愧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称号。
十年前,父亲身体出现了问题,但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一段时间的康复后,奇迹般从轮椅上站了起来,继而又扔掉了拐杖,那站姿、那走姿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为了不影响儿女们的工作,父亲力主在敬老院安度晚年。在敬老院中,他是大家的开心果,时而给大家讲个笑话,时而唱一段蒲剧《意中缘》,爽朗的笑声改变了敬老院沉闷的氛围。父亲失能是在最后的两个月,不管是说话、做事都显得力不从心,但依然挣扎着说和做,把最刚强的一面留给了我们。
九十载沧桑砺洗,父亲活成了一尊佛。不受外物的干扰,也没被年龄打倒,活出了一分洒脱,一分傲岸,给我们留下了坚毅的背影。
然而,猝不及防地,2022年农历八月初八,父亲在亲人们的关爱中悄然长逝,带着一份安详,一份满足,离开了他热爱的乡村家园,离开了依恋他的我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亲一生的理想追求,实干担当,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及我们的后人,父亲的品格光前裕后,父亲的精神永垂不朽!
爸!一路走好!
孝男:孙宏民
孙宏伟
孝女:孙宏恩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