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饱含韧性凝聚性的汉子
(历史小说)
于永涛
五
光阴如箭,转眼就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半年多来,特别是春节期间的亲朋往来,大家的关爱和心愿,让岳长老渐渐从抑郁中走了出来,那颗心灰意冷的心,就像干萎的草木,随着春风的光临,开始萌动了起来!
此时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年求取功名时,那屡败屡战的情景:
“应考九场,场场不中,须长盈尺,已近不惑。……至第十场,大人叹曰:‘岳栋连年进考,场场不第,焉何赴场!’
“栋曰:‘此国家大事也,我文章欠佳,亦凑人数,以壮其威!’遂众考官面议,文章火候已到,遂中庠生。”
想到这些,岳长老不禁扪心自问:“岳栋,汝当年之劲头何处去了?”
元宵节后的一天,岳长老来到秦长老家,寒暄之后,喝着茶水,岳长老说:“庸言,如果咱这么算了,将前功尽弃,耗掉的人力财物付之东流,你我有何颜面对父老乡亲!咱下一步要拜访凿井行家,再做打算。”
“正合我意,咱可再次拜访颜神镇的风水大师道远先生,兴许他能指点迷津。”秦长老说。
岳长老闻言精神为之一振,高兴地说:“好!秦师傅曾对我说,下一步凿井的活儿,不能再按天支工钱了,再就是凿井用的钻头工具也要看看有没有更耐强度的。”“好!好多乡亲都盼着咱启动凿井的事呢!”
事不宜迟,三天后正是吉日,二位长老即去颜神镇拜访风水大师道元先生。两人无心观赏街上的风光,直奔道元先生府邸。事情顺利,这天道元先生恰好在家。两人奉上点心礼物,即请道远先生来街上酒肆酌坐。
酒过三巡,道元先生说:“前者老朽前往贵村,承蒙厚待。今日幸会,有何商讨,老朽知无不言。”于是岳长老便将凿井所遇情况讲了一遍。最后说:“先生见多识广,请予指点迷津!”
秦长老随即说:“此等坚硬石块,不知是几尺厚呢,还是一直到底?当下可有对付此等顽石的耐强度的钻头工具?请大师多多指教是荷!”讲完后,便从衣兜里拿出一小包那样的石渣,让道元先生看。
道元先生仔细进行了观察,但见这种石渣闪着金黄的色泽,掂在手上,有压手之感。看罢,道元先生一捋胡须,微微一笑,开言道:“尔等这是碰上矿石线了。此等石头或含金,或含银,或含铁含铜,坚硬异常,拿在手上压手。据说江南有人可以提炼。”
根据现在的地质矿石理论分析推测,这是一条经过大井和桃花峪的西北东南走向的矿脉。成因与岩浆侵入石灰岩裂隙有关。其上、下因热液的作用,形成了矿石层。
秦长老听了急忙问:“这样的矿石线多粗?”道远先生又是微微一笑,接着说:“细的如缸,粗的嘛,我知道的有五、六尺粗。矿石线以下,地质往往会有新的变化。至于对付它的工具嘛,去咱们益都县城可以买到。”二位长老闻言大喜,奉银拜谢,辞别而归。
回来之后,两位长老又陆续拜访了几位凿井行家,也分别找村里的人进行了沟通,了解大家对凿井的共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的智慧和心愿,让两位长老的信念更加坚定!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工具尚需置备,凿井资材也需募集,众人意志更待坚定统一。因此,二位长老决定立即商定安排。
秦张老先安排秦师傅和崔保管去益都县城置备耐强度的钻头工具。长话短说,二人费尽口舌打听,几经周折,经过几天时间,总算买回了20个新的凿井钻头工具。
过了两天,二位长老即找张诸葛长老和栾长老、魏成吉账房商议,欲再次驾机问鸾,求神仙降临赐教。同时也向他们讲了拜访风水大师道远先生的经过。
三人认为这两项很有必要,都有助于统一坚定大家的信念。五人还商量了凿井的其他事项。
张长老掐指一算,两天后是吉日,当即决定,两天后上午在关帝庙驾机问鸾,同时召开各村主管、各姓族长及富户绅士会议,其他自愿参加参观旁听者表示欢迎。
两天后吃过早饭,关帝庙早有人打扫干净,大殿内的香案上摆放着仙机。
半个时辰的时间,人们陆续赶来了。参观旁听的人也来了很多,庙里到处是人,有站着的,有坐着的。人们都会虔诚地望一眼关老爷正义凛然的塑像姿态,关老爷也在威严庄重地注视着人们!
这天的活动由秦长老主持,他首先发言,只见他抱拳当胸,深深鞠了一躬道:“各位父老乡亲:众所周知,凿井之事遇到了坚硬的顽石,前景如何?今天我们将驾机问鸾,请神仙降临赐教。下面就请张长老和魏账房主持。”
张长老燃香后,与大家一起跪拜,请龙王降临。张长老口中念念有词,言明事由,请龙王赐教。等香灰直了,二人便开始驾机,仙机很快地转动着,写了四个字。张长老随时记录下来,这四个字是:“柳暗花明”。
众人叩首送神。随后张长老做了解释,即凿井现在是山重水复,前景是柳暗花明。众人闻言大喜。
这时秦长老说:“以下请岳长老致辞!”
岳长老对着众人深鞠一躬,开言道:“各位父老乡亲:今日驾机问鸾的结果,和我与庸言去颜神镇拜访风水大师道元先生的结果基本相同。道元先生说,此等顽石的深度,多则五、六尺,少则二、三尺。只要凿下这个深度,相距出水就不远了。”
讲到这里岳长老的目光投向了秦师傅,他接着说:“崔保管和秦师傅按照道元先生的指点,已去益都县城买回了耐强度的钻头工具。”讲到这里,秦师傅把买来的包着放在一边的凿井钻头展示给众人看。
岳长老继续说:“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凿井过程已历经7年,种种磨难,都是上天对我等的磨砺和考验!”
讲到这里,岳长老掏出手帕擦了一下微微湿润的眼睛,继续说:“只要我等经受住上天的考验,一如既往的义气相同,竭力捐助,百折不挠,奋力下凿,就必定迎来柳暗花明的前景!下面请庸言宣布具体安排。”
众人闻言,面露喜色,皆颔首赞许!
秦长老随即宣布了安排。
一、三村中凡是有点石匠技术基础的乡亲,自由结合,两人一组,每组干两天。两天干下来,井底面要是平整的。凿出的石渣用升量,一升石渣用2升粮食当工钱。这次凿井开工后,麦收秋收不再停工。此项由振义和王大叔负责安排。
二、发起再一轮资材募捐。大家尽力而为,有啥出啥,粮食、值钱的物品也行。此项由各村主管和各姓族长负责。
排完毕,秦长老最后说:“我等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只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我等也会感动上帝,感动龙王,定能打出一口世世代代享受福祉的大井!下面请各位自由发言。”
大家纷纷表示,响应号召,鸠工庀材。就是勒紧裤腰带,砸锅卖铁,也要发扬义气,竭力支持,成就大业,流芳后世!
凿井、募捐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找秦师傅报名的小组很多,他都让王大叔作了记录,并按照报名先后安排了次序。两天的时间就报了50组,看到报名踊跃,大家都很高兴。
选定吉日,秦师傅带领一人,作为第一组进行试干。用上新的凿井钻头工具,崩尖的情况很少出现了,但需特别的用力,效率比原来略有提高。金星飞溅,仍然是让人眼花缭乱。
两天干下来,用升量石渣,8升稍多一点。这样每人每天可得4升粮食。王大叔写了条子,拿着去找崔保管领粮食。
第二组是苏铁锤带着一人干,两天干下来,收获和前一组大致相同,以后的情况基本如此。王大叔严格管理,包括安全了,工具了,石渣的检验测量了等,确保不出弊端。
崔保管和魏账房跟王大叔事先讲明:这些石渣要妥善存放,不是说它有多么宝贵,主要是为了最后要做到账实相符,要经得起复查。
募捐的情况也很顺利。岳长老卖了二亩地捐献,秦长老捐了十千文银子,其他人也都踊跃捐献。跛脚的岳老汉卖了自己的一棵树捐献,秦陈氏捐了出嫁时娘家打发的那个银戒指,捐粮食的也很多。那些凿井的,也可以捐自己的工钱。
西沙井村的募捐情况也很好,张诸葛主管带头捐献,他卖了一亩地捐了。其他富户、族长也不甘落后,整个情况和南沙井村大同小异。
北沙井村的募捐情况也很好,栾长老和各族长发挥了带头作用。
这次募捐所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真是意气相同,竭力捐助,大家都信心满满的。
到了乾隆37年的端午节,这轮凿井已经进行三个多月的时间,50组凿井人员轮了一遍。这群汉子似乎打压下了井底顽石的坚硬气焰,大家都舒了一口气。
各家大门上插挂的桃枝和艾草散发着芳香,寄托着人们驱邪纳吉的愿望。
另抹桌子另安席,第二轮凿井工程开始了,这一轮还是50组。
前几组人员的石渣收获情况正常,从第5组往后,呈现了一个递减的情景。到第10组的时候,两人两天,只能打出很少的一点儿石渣。后来,钻头崩尖的情况多了。这样后来的那些组,就干不动了。
二位长老闻报后,立即约着秦师傅来观察研究。仔细观察这几天打出来的石渣,色泽不明显了。观察分析认为,顽石变硬的原因,可能是岩层有了变化,钻头崩尖变钝的原因也与这有关系。
于是决定,安排秦师傅再去买20个钻头;提高石渣的工钱,按照两升石渣一升铜钱的比例支付。此时石渣兑换铜钱,改成了由崔保管来到凿井处发放。
秦师傅买回钻头来之后,向顽石的进攻又开始了!这次干了5组之后又干不动了。他们说钻头打在上面,就跟打在铁上一样,非常费力,收获很少。
秦师傅约上苏铁锤干了两天,也是收获很少。因此,石渣的工钱又进行了调整,按照一升石渣一升铜钱的比例支付。接着原来的报名次序继续干,又干了35组,这一轮就又干完了。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到了,今年中秋节的月亮藏在云彩里,月光暗淡,就跟人们的心情似的,虽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却没能吸引人们多大的欣赏兴趣。
因为这轮的5至15组都是在两次调高工钱之前干的,他们所得工钱有点吃亏,所以让他们再干一次,以示弥补。
秦师傅又组织了50组继续干,干到20组的时候,石渣的收获逐渐多了,石渣又开始有色泽了,顽石的硬度也小多了。
于是从22组开始,工钱又恢复成了按照一升石渣2升粮食的比例支付。这一轮干完,就到了春节了。该轮凿井打掉了最坚硬的顽石,鞭炮声中,人们初步感受到了战胜困难的快乐和信心!
作者简介:于永涛,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退休中学高级教师。淄博市作协会员、博山区作协会员。许多作品发表于《中国当代词曲作家》《南北作家》等多家纸刊和《中国爱情诗刊》《齐鲁壹点》《学习强国》等10多家网刊。在诗意人生华文作品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多首歌词获博山区文旅局二等奖。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
族谱家史、各种画册
国内单书号、丛书号、电子音像号、
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