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建强 武汉报道)2022年8月17至19日,由湖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对接,武汉科技大学作为第三方机构具体承担的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工作走进宜昌。
17日上午,评估工作组组织宜昌市经信、金融、市场监管、人社等12个部门召开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承绘宣讲了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工作的法律依据及评估的目的。她说,我们这是第一次到全省各市州开展实地评估工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评估工作高度重视,强调要在各地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执法监督及更高层面运用好本次评估结果;评估组要严格按照评估方案,实地全面认真收集数据资料,为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提供佐证;接受访谈的政府部门和企业也要本着对企业负责、对宜昌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负责的态度,真实客观反映情况,提供完整无误的数据资料。要将宜昌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部门、各县市区服务企业的亮点、特色、实效、成果尽可能多地展示出来,以达到以评促优、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效果。

她高度评价了近年来宜昌市的工业经济和政府各部门对中小企业所开展的服务工作。她说,我们要通过评估把宜昌好的政策、好的典型案例、好的经验发掘出来、提炼出来、宣传出去、应用上来,让各地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优化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评估小组组长、武汉科技大学本科生院执行院长丁宇教授现场安排此次评估工作。他说,此次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摸清家底、总结亮点、查找问题、明确诉求、提出对策;评估的主要方式是问、看、研。即通过现场访谈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针对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企业负责人进行追问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以及地方政府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暗访、穿行测试等方式切实感受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数理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全面梳理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现状,厘清宜昌中小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提供智力支持。

宜昌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周玉主持了座谈会,并就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向工作组作了汇报。

座谈会结束后,评估组分组与宜昌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人行宜昌市中心支行、宜昌银保监分局等12个政府部门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全方位了解宜昌市中小企业市场环境、融资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与政策环境。




随后,评估小组分赴高新区、伍家岗区、西陵区32家企业,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在区县市分管领导和科经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实地走访了高新区、长阳县、宜都市8家企业,察看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听取企业负责人对于企业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及发展前景展望的详细汇报,发放、收集调查问卷等,履职尽责做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工作。



对于开展此次评估的看法,宜都市友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孔富激动地对记者说:我们是一家关改搬转的企业,在搬迁的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次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对我们企业的发展会有很多的帮助。同时,也会促进政府给我们提供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支持。
据悉,此次评估工作是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湖北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清、减、降”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有关要求实施的,旨在调查了解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客观准确评估省内各地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摸清企业对当前发展环境的真实诉求,为政府减轻中小企业负担、营造良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供决策参考。

此次评估是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法开展的一项重要年度工作。评估工作的开展始于8月1日评估工作组分赴恩施、潜江、神农架、襄阳等地。评估指标体系由市场环境、融资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政策环境等1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构成,既与工信部对各省会城市的评估指标体系总体保持一致,又结合了湖北省地方特点。评估结果将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台《榜样湖北》栏目部
图片、视频:高建强
编辑:泽润生民
审核: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