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西藏》
作者:卡布 诵读:清荷

节选段落:
从类乌齐往那曲走,公路就是那条著名的黑昌公路,也是317国道的西藏段,我走过很多次。
多年前,我喜欢在西藏漫游,我看到地图上有一条很粗的红线,上面标注了317国道,我自认既然标了是国道,应该不至于难走。我常常为我的自以为是付出代价,不过也因此有了不同的收获。
夏末,我自拉萨出发经那曲,在那曲镇吃午饭,老板问我:“独自一人要去向何方?”我答:“想从这里去昌都。”
这就是传说中的孜珠寺了。
孜珠寺,所处之地,山势险峻而奇特,因有六峰(孜珠的藏语就是六峰之意)而得名。入寺,上楼,我误入了仁波切的禅房,已经进门,便施礼请教,是丁真俄色。他为人亲和,邀我落座,坐下方知他是苯教法王,更是尊崇。聊天过程中,他知我刚从阿里古入江寺而来,当即更加热情与我聊天,聊的内容很宽泛。从聊天中我慢慢感知到了他的文化素养,他看上去又年轻又帅,感觉和我同龄。我一向尊敬有真学识的仁波切,碰上了,当然会仔细讨教、攀谈,最后一个问题我问了此地鸡年有一种独有的羌姆式舞蹈,人们传说为裸跳,仁波切证实这是猎奇。不觉聊至午时,管家前来请他用餐,他更是爽朗地邀我一起,我肚饿还要赶路,也就没有客气。仁波切的饭食相当简单,只是一点青菜配牛肉粒加米饭,吃起来却很香。我连吃了两大碗,他却早早停筷,一直微笑看着我狼吞虎咽。饭毕,我向他辞行,此一去纵然山高路远,但一段缘分却因此而结下。

作者:卡布
专业摄影师和纪录片导演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佳能中国摄影讲师,西藏自治区摄影家协会理事。
1996年起接触摄影,先后20余年奔走于世界各地进行拍摄工作。已旅居西藏十年,致力于用相机记录最真实的人文西藏,以及最独到的藏地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