耋叟梦呓
李良森
悟语篇(701——720)
四年前,最后一部长篇出版之后已是七十有二,虽然还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打算和野心,但毕竟老了,记忆力减退,身体也不由主。便想,之后的岁月怎么打发?总不能让记忆力无休止的衰减下去吧,总不能任身体在空空荡荡的日子里慢慢消耗,直至陨灭吧。于是,便开始写点儿心得悟语或瞎诌点不合平仄、不通韵辙的所谓诗、词,反正不想拿去发表,只在朋友圈里与文友和老小玩伴们凑乐呵。
不过,这个“乐呵”还真没瞎凑,首先是记忆力减退有所遏止,再就是身体也没有明显衰败,精神头儿也未见消减多少。仔细想想,还真得感谢这个“防痴抗呆”小偏方!
几年下来也不知写了多少“悟语”,多少歪诗。得亏宋俊忠先生让我整理一下,这才发现居然积攒和储备了悟语五六百条,诗词一二百首。承蒙都市头条不弃,遂改题为“耋叟梦呓”,分别以“悟语篇”和“诗词篇”推出,恭请各位方家、文友不吝指正、赐教,也请老年朋友试一试这个“防痴抗呆”小偏方可否有效。
701、
人生在世,无论做人还是处事都需要把握一个"度"。生活中之所以有很多烦恼,是自已较着劲过不去。而智慧的人生则需要具备;大度、适度、气度、弧度、厚度和长度。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只要凡事不斤斤计较,胸怀大度,路就会越走越宽。
702、
过去老说,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好像每个人都能让自己的光芒照亮世界,都能助力地球转动得快一点。
年轻的时候笃信,中年的时候开始怀疑,及至老年才明白:那是“教育”人的!
世界太大了,一个人对于世界的意义也许就是活着,或者说是能够在不拖累社会的情况下默默无闻的活着,便是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当然,伟人例外,因为他们是极少数能够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世界的人,极少数能够助力地球转动得快一点的人。
至于我们这些小小百姓,怕是连莹火虫发出的微弱之光也难以企及。
这问题看似简单,很多人到老死也还不明白,老是说自己无德无能,愧对人生,愧对儿女,愧对国家,愧对......
殊不知,恰恰让这么多的“愧对”把自己的身心愧对,精神萎靡,病病殃殃,反倒拖累了儿女,拖累了社会,拖累了国家。
703、
任何的收获不是巧合,而是每天的努力与坚持的结果。不怕每天一小步,就怕脚步停下来;不怕每天只做一点事,就怕天天无所事事。
不要担心风雨飘摇,只要内心不乱,外界很难改变自己。不要艳羡他人,只要坚守自己,就永远输不掉自己。
世界很大、风景迷人、人生苦短,只有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大舞台,才能活得快乐!
新的一天不是昨天的重复,是给自己一个新的目标和希望!
704、
懂得感恩的人,一定会夫妻恩爱、家庭幸福。
懂得感恩的人,周围肯定有许多情真意挚的朋友。
懂得感恩的人,一定会天天有快乐跟随。
懂得感恩的人,一定会收获满满的幸福。
懂得感恩的人,没有雾霾障眼,面前的世界总是光明的!
705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说: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长大了才明白,火心太实密,燃不得;人心不诚实,交不得。
步入社会才知道:别和耍心眼的人在一起!
时时处处都动心眼算计人的人,无一不是自私自利之人,更可怕的是还要把这种私己之心推己及人。你给他一颗枣,他可能怀疑你是不是想要他一个梨?你给他一个梨,他可能怀疑你是不是看中了他家的某个物件;要下雨了,你送他一顶草帽,他可能怀疑你是不是想拿草帽讹他一把伞。
总之,他永远不会考虑你的感受和想法,更不会量度你的美意和善心。
所以,美意和善心只能送给怀揣着美意、善心的人。
706、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说: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长大了才知道,火心太实密,燃不得;人心不诚实,交不得。
与人交往才知道:别和虚伪的人在一起!
虚伪的人往往披着冠冕堂皇的外衣,一本正经地说谎,眉开眼笑地谄媚。在你衣食无忧的时候吹捧你满脸福相,一身贵气;在你落魄失意的时候说你浑身穷酸,满脸贱气。无论此前你对他如何提携、襄助,在你需要帮忙的时候他都会避而远之,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
诚实的人总喜欢帮助别人,虚伪的人总喜欢啃噬别人。
诚实是做人的根本,诚实是友谊的胶黏剂,虚伪则是友谊的毒药。
707、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说: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长大了才知道,火心太实密,燃不得;人心不诚实,交不得。
身有体会才知道:别和不尊不孝的人在一起!
不尊不孝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诚实、最虚伪的人。
世人都知道,一个连父母也不尊不孝的人,怎么能期望他与萍水相逢的人相知相交?除非你也是一个不尊不孝的人。
世人都知道,一个连父母也不尊不孝的人,怎么能期望他懂得责任,懂得思考,懂得珍惜,懂得仁爱,懂得感恩?
与不尊不孝的人在一起,不是被其所害,便是被其所染。
708、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说: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长大了才知道,火心太实密,燃不得;人心不诚实,交不得。
一个人来到世上,不单单长年纪,更要长见识。然而,最最重要的见识是识人。
岁月越深,越能明白岁月的无情和苛刻。人生路上能遇上一个合适的人,是莫大的快乐与幸运,是这一辈子最大的福分。所以,在琐碎平淡日子里,和谁谈得来就和谁畅谈;和谁相处舒服,就和谁在一起,万万不可讲究他的胖瘦高矮、相貌丑俊,更不必纠结他的钱财背景、身份高低。只要他是个诚实的人,是个不玩心眼儿的人,是个尊老爱幼的人就万万不要轻易错过。
709、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看什么事都不对心思,看什么人都不顺眼。结果是什么事做不成,身边也没有一个朋友。
王阳明先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我的理解是:善良的人目光所及之处,皆为美意;如果是一个恶人,他眼中的世界自然就是荒芜阴冷。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会更厌恶那些跟自己有类似缺点的人。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看到了类似自己缺点的人与事,会愈发生气,愈发排斥。那些总说别人愚蠢的人,其实是对自己的智力不够自信。
所以,看谁都顺眼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看什么人不顺眼,实际上是自己的修行不够。
710、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那是文人、官人们的雅事。请人写幅大字,挂在墙上,装模作样,究竟内心如何只有鬼知道。
咱小百姓不行,就是请全国书协主席写上十幅大字挂在墙上也还是个小小百姓。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当别人故意把你当领导、当大款吹捧时,千万别以为自己就真的成了领导、大款。当然,当别人在你面前充领导、大款时,你也别把他们当回事儿。
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流动的。唯一长久的是自己,是日复一日的岁月。门面可以装潢,内心不可以装样。所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条幅可以悬挂,内在的涵养却是需要认认真真地修行。
711、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是无数分子的组合。所以,任何人不但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他的“社会地位”如何还要取决于他对社会每一分子的态度,特别是在弱者面前。
同情弱者不仅仅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种品德,一种崇高,一种境界,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
人多一分善心,就会多一份气场;上一层境界,就会提一分气质;多一点缘分,就会扩一层圈子;守住崇高,就会守住事业。
撒播美丽,收获幸福。在这一方面任何人都不会不劳而获。
712、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错位,就像一栋高楼没有打好地基,纵然使你有何等高深的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甚至背道而驰。
学问和本领是流动的财富,它可以助人在社会上更好生存,甚至对社会人类作出贡献。但一个人若是道德缺失,无意等同于没有了灵魂。流动的学问就会出走,甚至会变成倾覆舟船的祸水。
道德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难得、最值得传承的财富。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
713、
人人都想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的价值。
其实,你心中对自己的评价就是你的真实价值。别人眼里的你仅仅是一个“人”的形象,你的内心别人看不到,摸不着,哪怕他的双眼是台X光机。
你如何看待自己,取决于你的价值观,价值观完全决定自己的价值。
所以,做人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重要的是自珍,自信,自修。
文化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乡下人说:囤里有粮心不慌。
714、活着两个字,千斤重。年轻时一直觉着,活着就是活着,就像世界上许多生物一样很是无聊,很是低级,人应该生活,有滋有味、像模像样的生活。
活到中年才觉着,活着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虽然无聊,但并不低级。
活到老年才知道,一个人活着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老辈且不说,许多同龄人,许多黑发人,乃至自己的孩子都早早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我还活着!
我常常在心里问自己:如果你预先知道你的人生会有这么多遭遇,你还有勇气重活一遍吗?我也常常坚定地回答,有勇气,很乐意。
因为,我没有白活。
因为,虽然历经磨难,我还快乐地活着。
715、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会说话的人,既能给巧妙地朋友留面子,又不让自己显得虚伪做作;既不用靠贬低别人来突出自己,也不必妄自菲薄来抬高别人。
716、
在咱们大中国,无论朝野城乡、文豪文盲、老弱妇孺口中,“喜新厌旧”这个词恐怕是使用最广泛、最大众化了。或许因为这个词组是旗帜鲜明的贬义,千百年来它的这个“最广泛、最大众化”的位子居然无人撼动,也无人敢撼动。
我以为,之所以千百年来无人撼动,十之有九是因为它谴责负心郎的特指性。如果将这个特指移除,“喜新厌旧”或许就变成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褒义。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喜新”未必卑劣,“厌旧”未必高尚。
试想,一个人如果自始至终不知道“喜新”,而是苦苦困守“恋旧”,盲目服从“恋旧”,牢牢抱着自己的,甚至老辈的旧思想、旧思维、旧习惯不放,十有八九会错失擦身而过的机遇,从而错失自己的美好人生。
抓住良机,一路风光!
717、
真正靠谱的人,就像一位挑山工,肩挑手扛,慢慢往山顶走,他走得很慢,但是走得很稳。而空空两手的游客,一会儿扯闲篇儿,一会儿看风景,累得气喘吁吁,但总是比挑山工慢一些。
人生不求走得多快,只求不浪费每一步。把生命里最珍贵的时间,留给自己,留给最珍贵的人。
718、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活得一无是处,也没有人能活得了无遗憾;正如人人向往的美好生活,也并非没有瑕疵和遗憾,没有痛苦和悲伤。
这个世界上,也没有高人一等的贵人和所向披靡的超人。
之所以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而是有人放纵欲望、触摸邪恶、涂抹心灵、游戏人生;有人懂得取舍、远离欲望,摒弃邪恶、坚守德行、戮力前行。
719、
聪明的人不但喜欢学习,还特别注意察观人情世故、自然环境,并努力充实、矫正自己去融入人群、适应环境,而不是让人情世故、社会环境跑过来适应自己,更不会异想天开的妄图改变世故人情、自然环境。只有那些头脑简单、缺少理智的人,才想去扭转世故人情,改造社会环境。
当然,那些扭转乾坤、改变历史的伟大人物除外。
720、
人们常说,失败和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其实,成功和幸福更是人生的财富。
因为,失败和苦难的教训要记,成功和幸福的经验更要记。
记得毛主席曾经说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这很重要,特别重要。但如果把过往失败、苦难的教训乃至成功与幸福的荣耀当做难以化解的包袱背着,而且越背越多,就再也迈不动前进的步伐了。
忘记是哪位伟大人物说的: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要记住,不要再错过群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