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
红红的领章印着我开花的年岁……

18岁,他告别家人,穿上军装,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到了部队,他就决心要当一名合格的士兵。
入伍一年后因表现突出,他当上了班长。在一次维修任务中,由于测试准确,开创水线营有史以来当天完成维修任务的记录,营里给他记“营嘉奖”一次。经过四年的打磨,他从一位青葱少年成长为一身充满钢铁气质的军人。
退伍入职到了铁路,面对工作选择时,他想:在部队是通信兵,干工作就干通信工。他下了决心:干工作,就做最优秀的通信工。就这样,他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大通信建设中。
18年,他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才智投入到了公司经营维护一线,也把最美好的人生岁月镌刻在“戍边驿路”上。
18年,他见证了古驿-肇源的繁荣变化,也代表公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
他1983年应征入伍,1987进入铁路工作;2001年进入铁通公司。
在铁通肇源支撑中心经理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
从最初电信局成立至今,肇源支撑中心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他一直坚守在“兵头将尾”的岗位上。
十几年里,他所在的支撑服务中心、党支部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单位,他的个人事迹曾在大庆日报上刊载。
这个人就是中移铁通大庆分公司肇源县支撑服务中心经理李殿文。

坚守
2003年,李殿文带领7个弟兄受命奔赴分公司第一个拓展的“无轨地区----肇源,七个乡镇建设、营销、安装一路攻关夺隘硕果累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深秋十月,他只身来到新站镇打前站,为施工队伍联系吃住和储料点,协调地方政府,拉开施工建设的帷幕。在第一场大雪到来之前实现放号2500多户,铁通业务挺近肇源地区首战告捷。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转年初春,他带领3名兄弟在民意乡境内光缆工程随工时,途经一个叫岔格代的村,一条道两趟房,延续两公里多。请示公司同意,他们自己动手,借助工程队挖好的光缆沟下了一条横贯全村的100对电缆,立杆、上盒、承端,两天完成这个村的线路覆盖。

乘胜出击攻关夺隘。七月骄阳似火,茂兴镇集中为用户安装,李殿文带领11名同志,组成6个安装小组,为了避开中午的酷暑,他们早晨4点起床,晚上日落天黑收工,每天安装过百,一干就是半个多月。
业务挺进肇源县城。当地人对“铁通”还有很多错误认识,“铁通是个人承包的?有个网通又来个铁通干什么?发展电话业务网通同意了吗?”为了消除这些质疑,李殿文撰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刊登在“今日肇源”上;《肇源农民致富架彩虹》在通信产业网站刊发。在社会中迅速形成“铁通业务上符合国情、下顺乎民意”舆论导向。
执着
越是恶劣环境,越是特殊时期,越能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爱岗敬业精神。更体现出曾为军人特有的“韧劲”。
2014年2月2日,审计局申报故障,李殿文亲自钻进满是泥水地沟里,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处理完故障,回到地面上时,他穿的棉服早以被汗水和污水侵透。外人都叫他“李局”,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平时就是个通信工,登高上房维修安装这些活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一个用户打趣的说“头一次看见你这样的局长”。他打出了样,员工们也不差样;大年三十荒郊野外刨冻方立杆、一条电缆飞跃十三栋楼开通话吧、农村杆路维修抢修更是家常便饭。

2017铁通正式接管移动家客工程,面对工程缺点,李殿文顶着移动市场经营的压力,回绝工程队的“吃请”,坚持质量管控。一个包工头直言“在肇源地界上没有摆不平的人和事,李殿文算是个特例”。
凝心
在肇源县几家通信单位中,他算得上是元老级的。他与同行业单位建立共赢、共同开发的合作关系;光腚娃娃、同学战友、社会朋友这些关系让他发挥的淋漓尽致,见面三句话没过,就开始推广本单位通信业务。交了哥们发展了业务,教育局、审计局、交通局政府部门的有;宾馆商场、小区物业社会上的也有。

有人说他“老道”,在部队他当过班长、从事海底电缆维护、当过文书、入路从通信工干到分段书记,在公司机关、工程、现场干了多年。在哪个岗位他都有股倔劲、有股冲劲、更用尽了心劲。
他随带的团队也不一般。团队获得过“先进单位” “营销红旗单位”等称号;员工个人多次获得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会积极分子”“技术能手””技能大赛二等奖”等称号,也是能人辈出、骨干荟萃的战斗团队。
示范
在多年的工作中,他能够做到身先士卒,真正做到示范作用。
常言道“大寒小寒,防风御寒”。2016年1月20日,这一天正是寒冷至极,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雪还在紧一阵慢一阵地下着,天快擦黑的时候,家家房顶升起屡屡炊烟,李殿文在营业厅正在结账,就要下班了,电话响了起来:“喂,铁通公司吗?我们家的电话怎么打不出去了!”“喂,铁通营业厅吗?我们家宽带上不了网-----。”“喂,是铁通吗?我们家附近有棵大树被雪压断了,把你们铁通的电杆砸倒了……”故障就是命令,对于这突发情况,李殿文心里的第一反映:出事了、来活了。

到现场,他将情况向做公司做了汇报后,就带领 4个弟兄冒着零下下20度的严寒进行抢修。进过努力,一棵8米的电杆刺向夜空,水平的钢绞线托起洁白的雪花,最后一个挂钩把光缆挂在线路上。兄弟们看着年近半百的“李哥”样样活都干在前头,没有一个人叫一声苦说一句累。

2021年12月,大庆分公司开展中层干部测评活动。工作组在征求员工的意见时,员工们都说李殿文在工作上有思路、有方法、有效率,看到困难不退缩、面对荣誉主动让,身上没有官架子,尽管岁数大,与年轻人在一起就像亲兄弟一样,大家愿意和这样的团队负责人干工作。有一名装维人员在肇源支撑服务中心已经工作了近15年,有技术有经验,有的同行业单位要付更好的薪酬聘用他,他确不为所动,毅然坚持在这里。他说:“不为别的,就冲李经理的人品和为员工着想的态度,我愿意在这里干”。
初心
李殿文曾经担任肇源支部书记多年。他从未把书记当成指使别人的权力,而是牢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闲暇时,他用笔墨抒发对党的情怀。

2022年3月末,肇源地区疫情形势严峻。他制定措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干部靠前,党员带头,全员参战,在通信服务第一线拼搏奋斗,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专业化保障。 助力社区防疫,远程指导排障,与移动区县共建保障组,与疫情指挥部建立信息群,对特殊场景的故障随叫随到。 每个人都牢记使命、肩扛责任、尽职尽责、义无反顾。他们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血液之中,全力以赴,积极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他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了解每一名员工的技能和特长,熟悉每一名员工的家庭状况。员工思想有情绪时,他会主动进行聊天,解除员工的思想包袱;员工或家里遇到困难时,他都会亲自走访。这就是所谓的“必知、必谈、必访”。
担当
生命里有了啊当兵的历史
一辈子都感到珍贵……

从告别“八一”军旗那天起,“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就是广大退役军人的铿锵誓言,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就是广大退役军人的自觉行动。卸下军装换工装,从通信兵到通信工,改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岗位,不变的是保家卫国、敬业奉献的情怀,李殿文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八一”精神。

与他初次见面的人说:“老李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与他交往过的人说:“老李组织有方,思路开阔“;熟悉他的用户们说:“肇源有好鱼好米,肇源铁通有个好老李”。“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是老李的天生本性;“组织有方,思路开阔”,这是老李多年来在风雨中顽强搏击而积累的经验和能力。

“退伍不褪色、工装显本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李殿文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身上带有军人特质“言必信、行必果”、“有旗必夺、一往无前”、穿上工装也是好兵的人。2022年八一前夕,他被评为中移铁通黑龙江分公司“最美退役士兵”。
他坚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只要有想干事的精气神,会干事的真本领,干成事的硬功夫,继续为企业发展激流勇进、为网络服务社会砥砺前行。

我的名字没有明星们显赫
假如一天风雨来
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