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8日,在春城昆明,我参加了“领悟新课标,掌握新标准,展示新才华”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有幸聆听了孟国泰先生的“新课标下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专题讲座。
孟先生高瞻建瓴,从国家层面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义务教育新课标,又从课堂微观层面为我们介绍了从个体出发的“三标课堂”,从中特别强调了一个人思维的重要性。
孟先生说:“角度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人生。”在平凡的世界中,一个普通人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从小我走向大我?这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人民教师,如何能在平凡的岗位,平凡的生活中实现大我呢?
那应该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学教学,教和学始终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好兄弟,正如孟先生所言“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评判教学方式优劣好坏的首要指标,不再局限于考试分数,而应该转向学生是否动手、动脑、动心,是否真正发生了学习。
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既可以是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式的“修炼”,也可以是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刹那顿悟。无论哪一种,其机理都在“转化”。正如粮食需要消化才能变成养分转化为人的血液、肌肉和骨骼,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转化才能变成学生精神成长的能量,变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品格、价值观。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教师首先要转化的就是教育观念,只有观念变了,教学行为才会发生改变,继而教学效果才会有新的发展。
张玉玲:(林娜名师工作室成员,昆明市东华二小教师)
责编:焦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