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溢彩歌盛世,翰墨飘香颂祖国。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聆听时代声音、紧握时代脉搏、坚定文化自信,多家媒体联合举办:七一特刊——“百年风华 不忘初心”精品书画联展,以书画艺术的形式表达对党和祖国的深切祝福!


卜大清,中国画院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文化部人民书画院艺术创作院理事,河阳艺术沙龙执行总监、河阳国画院副院长、焦作市美协理事、焦作市诗词协会会员,焦作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书协会员,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大中华书画网》签约画家,《大汉收藏网》、中美协(天津)培训中心特聘画家,孟州市美协主席。卜大青先生在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及大型美术作品创作的同时,更专注于对中国文人画的研究,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及对造化之美的悉心体味,日臻蕴祥纳瑞、物我通灵的艺术境界。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展并获奖,有数篇理论专著发表,2013年被《华夏收藏》评为最具升值潜质的100位画家。2015年10月,受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及法国艺术家协会的邀请,赴巴黎卢浮宫举办画展。2016年8月在中国(苏州)国际书画邀请展上被评为"十杰书画家"。作品被天安门城楼、宋庆龄故居等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收藏。


丹青染眸慰黎庶 瑞果良禽兆平安
——卜大清其人其畫
撰文:黄思源
近年,由於一項工作需要,我接觸到近現代美術。了解到,在清末至建國以來的100多年中,伴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繪畫藝術也獲得長足進步。這個時期,就市場主流來說,中國畫呈現如下特點:1. 其內容多以吉祥福瑞為主體;2. 其色彩以艷麗明快為特點;除此,中國畫的民俗化傾向,沒有影響到國畫的特質,筆墨在繪畫中仍是不可輕視的主題。也就是這個時期,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國畫家,特別造就了許多個大師級人物,從而創造了中國畫鮮明的時代特征,成為中國繪畫歷史上又一個奇跡。

也是巧合,我發現大清的畫,與近現代繪畫的創作理念與風尚追求完全相合,可謂是一脈相承吧。
大清的微信用名卜大清楚,字音與“不大清楚”前邊几個字相諧。我打趣說,這名字倒也有點意思。大清說,人遇事不能太聰明,胡塗些好。他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為人處事低調務實、與世無爭。但正表現出他的大聰明、大智慧。

大清來宋莊比我早些,在這里是圈子里出類拔萃人物。他的畫多為百姓喜聞樂見的生活題材,而畫得生趣昂然,為懂行、不懂行的各類人稱道叫好。還應邀為天安門和許多地方場館作畫。無論煌煌巨制,或者是盈尺小品,一樣畫得筆墨翰暢,色彩斑斕。就技法本身說,善於運用濃墨與艷麗色彩的對比,使作品既大氣又有細節,漂亮不失雅逸,做到艷而不俗、雅俗共賞。他作畫也向來認真,每作一幅,務求完美,直到自己和對方滿意為止,所以他的口碑也好。他的畫,成為畫界一個賣點,因而邀約不斷,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善於“營銷”可以概括的問題。看大清的畫,不由引起我對藝術本體的思考。什麼是藝術,什麼又是大眾的藝術呢?對此,人們會有不同解釋。而在曾經的一個時期,卻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標准,藝術的方向,要以能不能為政治服務而決定。而花鳥作為一個畫種,曾被列入禁區。其原因,就是花鳥畫不能為規定的對象服務。那時候不少藝術門類被人冷落,不少畫家被剝奪創作的權力。我納悶,大眾喜歡的事物,為什麼就被禁止而不能提倡呢?慶倖目前禁忌得到扼止,我感謝時代。我認定,藝術就是藝術,藝術的功能不能隨便定義而庸俗化,繪畫的成敗也不能脫離廣大受眾而妄加評價。卜大清的國畫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積,並深受廣大觀眾喜愛,他從事的就是大眾藝術,他不愧為一個人民的藝術家。
黄思源2020年10月于北京
(注: 黃思源先生系原河南美术出版社总编,著名美术理论家、画家、书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