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岁月中的王西釗老人
李宗益
他是我早先认识的一位革命老人,几天前遇到曾与他一起工作过的我的老领导才得知十年前已驾鹤西去,而且过了九十高寿,一月后他的老伴与战友也随他而去。老人在激情燃烧岁月中的高光表现立刻闪现在我的脑海。他就是莱西县下马庄第一任地下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兼区长、莱西县县长、书记,解放初期任莱阳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代理专员等职的王西釗老人。
设巧计罢除恶村长,用智谋驱赶贼流氓
1913年王西剑出生在莱西县下马庄村一个世代为农的贫民家庭。兄弟姊妹中他最小,全家节衣缩食供他上学。他的表兄刘汉卿是一个进步青年,在他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较大影响。
1932年,王西钊考入了莱阳城的山东省的第二师范学校,那是多少青年梦寐以求的事。学校既是国民党的天下,也有共产党人在活动。其中,事务主任周芳亭就是是共产党在学校的代表。他多次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组织师生开展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活动。这使他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憎恨旧社会,关心劳苦大众,敢于仗义执言。
1933年在山东省莱阳县第二乡师读书的王西钊
下马庄村的村长赵洪庭仗着上面有人,肆无忌惮的奸污妇女,贪财贪粮,欺压百姓,作恶多端,乡亲们敢怒而不敢言。村里许多人想去区里告他,但都大字不识一个,更不会写诉状,见王西钊暑假放学回家,都求他帮忙写诉状并代表全村去区里告他。区长周志宏得知王西钊是学生,训斥他学生应该好好上学读书,不该管这闲事。王西钊据理力争说:村里对村长有意见就是对区长有意见,应该换一个好的村长,不然老百姓不服。区长周志宏软下来,答应派乡长赵作干去察看。王西钊想到本村地主李乐斌与赵作干是干亲,王心生一计,让李乐斌请赵作干来家喝酒,不与村长见面,他组织在学校开村民大会,趁机罢免赵洪庭,选举李月清当新村长。李乡长来李东斌家后,王西钊照计开完会后,来到李乐斌家当面对赵作干说,赵村长贪污被群众罢免了,找了一个能公正办事的李月请当村长,给你收账收款。赵乡长见木已成舟,也就默认了。
下马庄村银匠铺是上马庒村王银匠开的,这个有家室的王银匠不学好,经常挑衅村里大姑娘小媳妇,明铺暗盖的与村里王老头的女儿在一起,败坏了村里风气,村民议论纷纷,告到区里,区长不管。那年秋季王钊西放假回家,不少村民跑到他家问他这事怎么办?王钊西想了想对大家说,你们组织五六个20多岁男青年拿着棍棒,明天到银匠铺对王银匠说,他在村里胡作非为,限他三天离开这里,若不离开把他赶出去,这招还真管用,第二天晚上夜深人静,王银匠就打好铺盖推着车子悄悄出了村子,以后再也没有见到那人的踪影。
求进步参加民先,播火种建立党组织
1937年24岁的王西钊结束了山东省的第二师范学校的学业,毕业到家乡李格庄小学任教。当时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残踏着祖国大好河山,鬼子兵的屠刀杀我同胞,烧我家园,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共产党积极主张抗日,通过党的公开外围组织,抗日民族先锋队广泛宣传。这些主张和口号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尤其在青年中影响极广。王西钊积极靠拢组织,经韶存庄共产党员刘宿贤介绍,参加了抗日民族先锋队组织,从此步入了革命阵营。此后,他以教师身份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 同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领导黎玉同志来到胶东,重新组织建立了莱阳县委,秘密活动于小水木岔村一带,县委也领导的抗日民族先锋队公开活动。当时莱阳的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疯狂反共,捕捉大批共产党员和抗日民族先锋队员。中共县委书记刘坦不幸被捕入狱,被打致残。王西钊不惧艰险,利用教师身份在校内校外积极宣传不当亡国奴,反帝、反封建、反剥削,反压迫。
1938年春,莱阳县民先队部迁移到下马庒村。王西钊征得新任县委书记谢明钦同意,转到日庄高级小学任教。他按照县委指示,自刻钢板印发抗日宣传材料,积极团结以校长刘桂纯为主的国民党进步人士,扩大抗日进步力量。在学校中,他积极宣传红军长征、平型关大捷,中共团结抗战的主张,歌唱抗日歌曲。 他的言行在学生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也引起国民党政府的注意,校长借故把他辞退,他又回到本村下马庄继续从事抗日民族先锋队活动。这年年底一天,王西钊突然接到通知,晚上到李瑞林场园屋参加秘密会议。去后见到了县委书记谢明钦和县委负责人李恒,会上宣布同意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介绍人是谢、李二人。期间还进行了入党宣誓,谢书记讲了全国及莱阳的敌我形势,鼓励王西钊按照党的要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开展地下斗争。
王西钊加入党组织之后,觉得有了主心骨,心明眼亮,坚定了革命意志和革命热情,充满了必胜的信心。1941年2月他根据县委的安排和部署,以下马庄村为基地,活动于莱西县城周围,发展巩固党组织,参加党组织安排的情报站、交通站等工作。提供日、伪、顽敌态情报,进行地下秘密斗争。此时莱阳县境内胶东王赵保原占领,他自任县长,血腥镇压共产党和党的领导革命力量,是一支危害当地群众,罪行累累的反动武装。
日军从北打通青烟路向北犯我莱西边界,在花园头村,杀我同胞60余人,县委宣传部长王鸣九一家被杀八口。1939年又攻占了莱阳城,建立多处据点,每个据点距离二三十里。全线处于敌伪顽抗争犬牙交错的状态,抗日战争形势极其艰苦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王西钊不惧生命危险,坚持革命活动。在下马庄村发展了李元西、封国瑞两名共产党员。经县委批准建立了中共下马庄村党支部,并担任村支部书记,亦是全县最早的党支部。为了壮大革命队伍,把追随共产党的积极份子吸收到党内来,先后又发展了李富荣、李恒香、李凤文、张燕等八名党员。他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组织本村成立了民先队、少先队、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等组织,建成当时和以后几年抗日反顽的堡垒村。被敌人称为的八路窝。
当站长保护同志,做交通搜集情报
1939年四五份,日伪和国民党各级政府变本加厉反对共产党,县委和少先队负责人暂时撤离下马庄村一带。走之前县委谢明钦书记亲自给王西钊交代任务,指示他建立下马庄交通站,也是情报站,由他出任站长,归县委直接领导单线联系。任务是接送过往人员,安护食宿,保证安全。同时,及时了解莱西县城周国及部它地区日伪和国民党军的活动情况。为便于隐蔽敌人,做好交通和情报工作,王西钊请示县委谢明钦,由他与副站长李元西参加了当地民间帮会组织””三番子”。他利用这一帮会组织,以朋友、同学、商人等身份完成交通站和情报站的任务。他亲自或与他人接送由东南海岸金口、穴坊到县委汇报工作的李华亭、丁英、马龙青、邢和书、小马,小李等负责同志。他们白天隐蔽,晚上四处奔波接头联系,凭着革命意志,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交通和情报任务。 国民党六区区长刘淑敏是一个顽固的反分子,他是反共的死硬派。尤其是对八路窝的下马庄村更是恨之入骨,他知道这里是区机关所在地,有区中队和许多共产党员在进行活动。千方万计偷袭破坏,几次亲自带兵到下马庒破坏地下组织,抓捕共产党人,每次都扑空,无功而返。这主要是由时任区委书记兼区长的王西钊丰富的对敌经验和准确的情报,使敌人变成了聋子和瞎子。
失联系举步维艰,寻组织坚持斗争
1939年秋天,日军进入莱阳城,赶跑了赵保原。赵为与我争夺革命根据地,穷凶极恶地向我革命武装和地下党组织疯狂进攻,在日庄、小跟、格庄、马兰庄那一带部署军队,拉开架势,形成一个层层包围圈。严密封锁,步步紧逼,妄图驱逐我胶东抗日武装。这时县委在不断转移,交通站和情报站也与县委失去联系。 王西钊他们过不去敌人的封锁线,又无县委指示不便贸然行动,以免暴露两站目标。他派人多方寻找县委无果,当时,国民党开大规模抓捕我方人员。王西钊只好辞去教师职务隐蔽起来。五月初的一天晚上,敌人派便衣特务来村里抓他,他与副站长李元西及时藏匿起来,才躲过一劫。第二天,他们转移到到水集镇朋友刘永秋车子舗躲藏。在车子铺他见到来前来的五六名党员,他怕目标太大易暴露,当场决定除留下李元西在这里继续寻找县委外,其余人分散隐蔽。王西钊只身去了青岛美业汽车公司,找到共产党员赵庶祯,得知他也与组织失去联系,处境十分困难。此时的他身无分文,居无定所,只好到东站老乡处帮人打工,到处叫喊卖青菜。
他在青岛过了一个月的流浪生活,不得已又回到水集这边。这时日本小队长傲村正在疯狂抓人杀人,找不到县委接不到新的指示,不知如何开展工作?王西钊想,宣传组织群众与敌人作坚决斗争是不变的任务,于是为站稳脚根,他筹资80元银元开了个新盛自行车铺作为新的情报站,他自任会计,老板、修理工、伙计都是党员,还发展了李月江等四名党员,成立了党支部。主动联系韶存庒、展格庄等五六个村的党支部统一对敌斗争。他主动出击,分化瓦解伪军,安排进步人士李克平在水集村鬼子据点当伪保长,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活动。这样车子铺成了十几个村党员的秘密活动中心。
地下党刘永秋的妹夫在赵保原部当营长,他便通过刘做妹夫工作,答应不与共产党为敌,承诺今后为他留后路。伪乡长王仁本也答应只收钱粮,不抓捕抗日人士。他们还通过在日伪据点当伪乡长的人买军火。 一次伪军下乡清剿,伪军赫班班长碰上县大队王良清两个同志腿上尚未解下裹巾,立即密告刘永秋让他们二人化裝成老百姓,避免了被敌人识破。区委组织委员隋良清晚上外出与敌刘淑敏部遭遇,在躲避时把装有有党章小册子印章和机密文件的蓝子丢失。被敌人捡到,伪区长让王仁本处理,王又秘密交还地下党,避免了重大损失。后来王西钊调任县委秘书,负责县委日常事务性工作。
当书记临危受命,干革命舍身忘死
1941年日军占领莱阳地区,不断到解放区扫荡,杀人放火,抢夺粮食,实行三光政策。赵保原部队也趁机騷扰我莱西党组织和地下武装,派出大批便衣到处搜捕我党员、民先队员和八路军家属。村区党组织遭破坏,人员被捕杀。特委书记庄国瑞及32名县区干部被杀。根据地逐渐缩小。当时县委主要工作是巩固发展基层组织,组织群众对敌斗争。
这时王西钊与县委其他人员都深入到各村做群众工作,开展日伪斗争。一般情况下,干部早晨坚持学习政策、文件和文化知识,每人用个小包袱包着文件,藏在山洞里,白天到群众中做工作,每五天开一次党小组长会,检查组织观念和群众观念。然后研究部署工作。晚上到山沟或山洞住宿,还要时刻提防敌人的包围。解放区没吃没穿,经济困难到极点。有次敌人扫荡,王西钊从敌人围捕的空隙中逃出,一天没吃饭,饿得实走不动了,无奈扒了群众一墩花生。为此,他在党小组会做了深刻检查。
1942年6月,五区书记刘玉月牺牲了,此后,这个区三任区委书记接连被害,因受伪匪赵保原大逮捕的影响,组织遭到极大破坏,许多村支部停止了活动,人心慌慌。一时无合适人选担任五区书记,县委书记徐力田便亲自点将时任统战科副科长的王西钊前去任书记兼区长。王到任后及时联系各村党组织进行恢复发展,他在东围格庄发展了赵彦堂等三名党员,并建立了党支部。在李家村发展了李典为党员。在这一带恢复了小学,组织了青救会、农救会和妇联会。在李家屯等地发动群众和与人进行斗争,扩大根据地。较短期内辖区的敬庒、齐格庄、斜岚、大疃、封家庄等16个等村的党支部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五区处在敌人包围之中,北面为鬼子,南面是顽六区汉奸刘淑敏,中间是日伪据点,王西钊又是敌人捕捉的重点的对象。他只能白天躲藏,晚上活动。往往是在这个村布置完工作,连夜赶往另一个村活动。他与各村支部书记和党员都规定了暗号,对上号开门进家,使敌人模不着活动规律。 有一年的正月初三,他白天在夏屯的夏本和套间藏了一天,晚上到李家疃书记李务庄家开会布置工作,为防意外。进村时临时改变了路钱,李务庄告诉他,刘淑敏来了一个连驻在这村,要他小心点,那晚没有开会。第二天从外回来的李务庄又对他说,等一会保长领人逐门挨户翻家,王西钊让他摆好贡,烧上香,他与他儿子李德之在炕上喝酒。保长来时教他说,德之表兄闯大连,今年来他家拜年,把他们糊弄过去。
被称为八路窝的下马庄村,是王西钊所在村。近200多户人家就有20余名党员,130余名民先、农青妇救会员,还有40余户列军属,群众基础好。加之这里西临大沽河,东面是是丘陵,河岸有杨柳树和芦苇,能躲能藏,极好的活动地域。敌人经常来这里搜捕共产党、八路军,破坏我抗日力量。
1943年10月下旬,王西钊带领8名便衣武装到夏侯庄,来人报告伪六区区长刘思敏,带着两个连队包围了下马庄。敌众我寡,转移来不及大家,只好分散隐藏。王西钊与战友们藏在在牲畜草堆里,明晃是的刺刀对所有有物品挑来翻去,他们把手榴弹盖全部打开,准备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敌人折腾一天,一无所获,撤走前刘淑敏在村民大会说,听说王西钊带着人回来了,有知情人告诉我们,我不杀他,然后在他那里干事或教学,干八路没出路,你们都可告诉他。村民们都一口咬定王西钊没回过家。事后他们知道是这下马庄村二流子周振华密报了刘淑敏的谍报队长。
还有,王西钊在旁家庄,日军突然包围了这个村。骑马的敌兵看见了他,开了一枪并大喊抓活的。他顺势钻进旁边的小胡同,赶紧脱下棉袍,只穿个穿破夹衣单裤,从容地走出村。路上,他见到处是敌人,又折头回村,从一个熟悉的人家借了一把镢头,提着篮子和大家一起上山刨起地瓜,群众见他都惊喜地说,王同志你可回来了。
抓武装建立队伍,搞情报发动民众
1944年秋天,五区水集据点敌人大量集结。这是敌人新一轮下乡扫荡 。为粉碎敌人扫荡的阴谋,胶东军区第13团团长兼政治委员聂凤智(后为南京军区司令员)要求王西钊带领区中队到水集镇,用手榴弹扰乱敌人,破坏敌人扫荡计划。他完成任务回的路上,被扫荡敌人拉进网内,30余名队伍冲散了,但果断要求队员化整为零,自行归队,也都各自设法回到了驻地。
王西钊利用乡村和集镇地我党组织其广大群众,发现了解敌情,通过这些渠道,及时掌握敌人的实力和活动情况,在他当交通站长和情报站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巩固了情报组织。建立上下贯通的秘密联络的情报系统,他领导的情报站,经过地方转区书记再转县委上报。另一条是由水集刘文秋转交区委书记,后转县委。靠着这两条情报线也都与莱西县独立营,胶东主力十三团相通。在日伪扫荡我胶东根据地时,聂凤智团长所得来的情报大大都是王西钊亲自汇报。在攻打野山头敌伪赵保原部中,聂全面听取他的情报而作出战斗布署。还让他亲自当向导,使这次战斗取得了胜利。
抓武装建立队伍,搞情报发动民众
1944年秋天,五区水集据点敌人大量集结。这是敌人新一轮下乡扫荡 。为粉碎敌人扫荡的阴谋,胶东军区第13团团长兼政治委员聂凤智(后为南京军区司令员)要求王西钊带领区中队到水集镇,用手榴弹扰乱敌人,破坏敌人扫荡计划。他完成任务回的路上,被扫荡敌人拉进网内,30余名队伍冲散了,但果断要求队员化整为零,自行归队,也都各自设法回到了驻地。
王西钊利用乡村和集镇地我党组织其广大群众,发现了解敌情,通过这些渠道,及时掌握敌人的实力和活动情况,在他当交通站长和情报站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巩固了情报组织。建立上下贯通的秘密联络的情报系统,他领导的情报站,经过地方转区书记再转县委上报。另一条是由水集刘文秋转交区委书记,这两条情报线也都与莱西县独立营,胶东主力十三团相通。在日伪扫荡我胶东根据地时,聂凤智团长所得来的情报大大都是王西钊亲自汇报。在攻打野山头敌伪赵保原部中,聂全面听取他的情报而作出战斗布署。还让他亲自当向导,使这次战斗取得了胜利。
上战场舍生忘死,做统战深入虎穴
1944年2月18日,聂凤智团长亲率一个团。胶东军区司令部贾若愚参谋长带领一个营,加莱西县独立营一起向小河源集结。县委和各区的任务是做筹运,组织民工担架队,部队吃饭、住宿的后勤工作。莱西县委书记苏继光及王西钊也随部队一起完成这次战斗任务。这天,小河源据点内唱戏一直到深夜。当夜,我部实施进攻。只听号角齐鸣,枪炮声大作,战士们英勇顽强,不断发起进攻,战斗相当激烈。敌人的迫击炮弹打到指挥阵地,尘土石块都落到聂团长的身上,他不停地嘱咐在旁边的他俩注意安全。那次聂团长亲自端着重机枪向敌人扫射。部队一鼓作气,连续拿下九个炮楼,打死打伤敌人500余名,俘虏600余名,缴获轻重抢支近800余支以及大宗军用物资,少量敌人出逃。同年四月中旬,王西钊又先后配属凤智团长对马连庒、万弟的战斗,都完成了任务,取得胜利。胶东军区对这次战斗极高的评价,认为对扭转胶东地区抗日战争形势起了重要作用。此后,他还参加了由政委林浩和副司令吴克华组织指挥讨伐赵保原战役,彻底消灭了赵保原及其残部。
聂凤智对地方工作很关心,也体谅地方工作的难处。加之,他与刘西钊同年同庚,一来二往,他们之间接触多了起来,聂团长经常送他们一些抢支弹药和物资的战利品。马连庒战役后,亲手赠送给他一架刚缴获的照像机,表示对刘西钊友谊和工作的赞许。
王西钊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分化瓦解敌人,积极做所在区的水集镇的敌伪工作。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民族大义为重,让他们认清形势留后路。听说伪区长仇普中有意弃暗投明,1944年秋的一天,他穿长袍,戴礼帽化装成商人,带着刘永秋亲自到据点内仇家谈判。那天日本翻译官于君庆突然来到仇家。这于翻译是死心蹋地的顽固汉奸,勾结日伪残杀我革命志士,罪恶多端。他进屋后很是警觉,东问西问,他俩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机智对答如流。但伪区长却有些害怕,刘西钊嘱咐他不要慌,想法弄点儿大烟稳住他。原来八路军接连拔掉小清河园、马庄据点合,于翻译官害怕,找商量今后的出路。由于突发情况中断谈判,但伪区长一再保证不与共产党作对,不抓八路军,共产党,也不抓抗日群众。
这期间王西钊积极做伪区、乡长的工作,为我方送情报,营救革命同志。他们还团结利用当地进步且有名望的人物统一战线,南墅刘文藩是国民党保安团团长刘正阳的父亲,是个进步人士,他带头減租减息,并通过他营救了数名革命同志,对反顽和抗日战争起到了重大作用。
1946年任莱西县长的王西钊
指方向进行土改,支前线全力以赴
抗日战争之后,为削弱蒋介石的政治基础,巩固政权,把土地分到农民手中,提高农民积极性,支援解放战争。时任莱西县委副书记兼县长的王西钊,依照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发动群众,没收地主士地两万六千亩,分配给贫雇农。但没动地主多余的财产,也未对富农征收其士地,后来得知,土改不彻底的原因,是上级领导认识的偏差。后来莱西县委执行左倾路线,出现了些问题。1947年8月,许世友与林浩首长率九纵队来山东进入莱西县。在河里吴家村,亲自听取了王西钊的工作汇报。指示他们要坚决按照中央指示搞好土改工作,同时告诉他,敌人要从东往西拉网,要钻敌人的空隙,从东向西走出去,千万不要让敌人拉到东海里。过后他们坚达执行首长的指示,县委没有陷入敌人的包围中。
为适应前线需要,莱西县委成立了支前指挥部,王西钊任总指挥,继续组织地方武装,筹集粮草。分别建立了担架兵站、粮草站、运输队等办事机构,1948年秋组织民工1000名,担架300付,小推车900辆,筹集小麦4、5万斤支援济南战役,同年11、12月,分别调集30名武装干部、900名基干民兵,1170名民工,200副担架,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1949年,调动民工15000人、小推车5000辆、木工500人, 10250根枕木运往潍坊,保证胶济铁路通车,支援解放青岛。1945年至1949年四年间,全县共动员参军达5645人。 那个时期小股战斗不断发生,斗争对象主要是还乡团,大部分是反动地主、流氓之类的,他们不甘心失去的土地,在国民党军队的支持下,组织地痞流氓拉起武装回家乡倒算,到处杀人抢掠。王西钊组织广大群众实行空舍清野,青年和村干部随县区机关转移,独立营、区中队和民兵集中力量打击还乡团。他指挥独立营先后保卫南海地委埋藏的钱币与粮食,捕获并消灭了以赵领先为首的百余名还乡团武装。与其同时,他还组织地方武装到县城水集周围扰乱敌军,瓦解敌家属,动摇敌军心。配合大部队歼灭守军,在我军攻克莱阳后,守护莱西县城水集的敌人闻风丧胆,也落荒而逃。
新县委医治创伤,抓救灾发展经济
1948年,县委工作主要是开展三查三整运动,每个干部都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期间,又传达着华东会议精神,其中平川会议,搬石头经验,并制定了八条规定,要求每个干部对照衡量,同时发动干部及各区领导干部提意见,干部压力很大,有的干部提出不干了,有的区会议开不下去。县委认识这种做法脱离实际,有左的倾向。南海地委领导也认为这个做法不妥,互相之间不信任,影响互相团结。
1948年时任莱西县委书记,县独立营政委的王西钊
这年4月莱西县新一届县委成立,王西钊当选为县委书记。曾任山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姜春云是县委办公室主任,当年十八岁。那时,县委是以生产救灾为中心的任务,在以王西钊一班人带领下,各级干部满腔热情,极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度过灾荒。尽管由于干部调整,南下开辟新区,提拔的一批新干部缺乏工作经验,生产救灾工作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1950年莱西县与莱西南合并,王西钊仍任县委书记,那年工作还是延续生产救灾。坚持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原则,农业方面,积极引进”胜利百号” 地瓜,提高了产量。加强植树造林,建造了莱西” 三八林”和”青年林”。
此后,进行镇压反革命、三反运动等,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过激现象,定出打虎指标,出现逼供、诱供、假供的情况,从而伤害了一些无辜者。他都都按照党的政策,实事求是的处理问题,不搞扩大化。
受冤屈忠心不变,顾大局革命为先
历经战争洗礼的王西钊,九死一生,1951调任莱阳专署副专员兼代理专员。他本想为党的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然而在” 反向明富农路线”运动中,有人指出他在抗日战争当情报站长时,曾同意情报队员刘永秋利用国民党员李新春去青岛做特情工作,解放后县委给他安排了工作。后有参与杀人嫌疑,多次审查始终未定案,运动中定王西钊为包庇反革命错误,并调省林业厅任财政科长。
1952年任莱阳专署副专员,代理专员的王西钊
二十四年来,他背着这一沉重的历史包袱多次向党组织反映申诉。正是这个问题,影响和牵连着他的发展和前进。在林业厅他先后任代理厅长、特产局局长、办公室主任、泰安林校” 四清”组长兼校长、山东农业展览馆馆长兼书记。文革中被造反派定为走资派,被关,被打,身心遭到极大伤害。王西钊坚信:中国共产党光荣伟大正确,历来讲究事实求是,他的冤假错案终久会拨乱反正。二十四年,他不计名利得失,勤勤恳恳,任务任怨为党工作。1980年,他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因为年龄原因担任林业厅顾问,享受副厅级待遇。
这就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 1944年他创作了一首共产党员精神的诗:腥风血雨十余年,龙潭虎穴勇向前。赤胆忠心为人民,多次遇险皆幸免。这许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晚年的王西钊与老伴,战友孙华
王西钊与山东省委原书记姜春云交谈
王西钊与原山东省副省长,现国务委员赵克志等领导在一起
李宗益文学简介
李宗益,字静轩,济南人。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麒麟读书会与作家联盟副会长、普利诗书画艺联谊会副会长,偶有作品散见于济南日报、齐鲁晚报、人民日报等报刊与网络谋体,多件作品获得各级奖项。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
国内单书号、丛书号、电子音像号、
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