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徐惠生同志在书画领域取得的优异成就,经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专家评审组审核通过,授予其“2021年度优秀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人物简介
徐惠生,1954年出生,大学毕业,中共党员,现居石家庄。
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五指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书法培训高级教师。
工作成就:
退休之前供职于河北省某国有商业银行,从事党群工作多年,历任该银行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党委宣传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和工会主席等职。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他所带领的部门也曾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艺术履历:
徐惠生自幼酷爱书法,在繁忙工作之余长年坚持学习,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先后师从于黄绮、付殿川、黄荣升、张继胜、韩建新、许华涛等著名书法名家,为其后在艺术道路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退休之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艺术的学习与钻研中,系统学习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广临历代书法名家碑帖,对楷、行、隶和简帛等诸多书体都有很深的功底造诣,尤其是他写的马王堆帛书作品更是别具一格:古拙中透着典雅,师古不泥,用笔老练多变,书风独到,令人耳目一新。
获奖经历:
近年来,参加第三届“东方红·伟人颂全国书画大赛”和全国第八届“中国梦想杯”书画大赛获金奖;
在“跨过鸭绿江——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和“光辉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中获一等奖等众多奖项。他的书法作品也得到了众多企业家和藏友的广泛认可与结缘,还被河北省图书馆永久收藏。
社会活动:
徐惠生还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每年春节前夕,他都要到农村、社区或养老院,积极参加为群众义务写春联活动;还经常参加一些捐献善款、慰问抗战老兵活动和作品拍卖、义捐活动,将全部所得用于资助农村贫困学生和群众。
2020年初,他积极为紧急驰援湖北武汉抗疫的白衣天使和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捐赠书法作品,并创作出一大批鼓舞斗志、讴歌伟大抗疫精神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一位老艺术家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

作品欣赏

作品名称:楷书《诫子书》
作品规格:138cm×70cm
作品讲述:此文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它之所以成为历史名篇流传至今是因其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诫子书》不但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后代,也包括我们自身都要立志做一个品德高尚之人。
这是一幅将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上乘佳作,无论悬挂于办公室还是家中,都会蓬荜生辉。

作品名称:行书《龟虽寿》
作品尺寸:96cm×52cm
作品讲述:《龟虽寿》为曹操所作,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全诗诗情与哲理交融,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这是一幅激励人们不断进取的佳作,满满的正能量,非常适合办公室和家庭悬挂。

作品名称:隶书《岳阳楼记》
作品尺寸:50cm×540cm
作品讲述:《岳阳楼记》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篇,是北宋范仲淹创作于庆历六年(1046年)六月,正是范仲淹被贬出京的第二年,诗词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以看出人生的大起大落已经让他看淡风云变幻,但仍然关切天下大事、忧国忧民。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不仅文学成就突出,并且治军严明、生活俭朴,因为朝廷改革、敢于直言而致仕途不顺,经历了大起大落,但是他无论何时都体现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堪称历代为官者的楷模。
此作品大气磅礴,是一幅适合悬挂于办公场所,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书法佳作。

作品名称:马王堆帛书《家和万事兴》
作品尺寸:50cm×226cm
作品讲述:此作品的书体为马王堆帛书,用笔古拙,秦风汉韵兼备,显示出书法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书写功力。这幅作品用纸也比较考究,为略带粉色洒金宣纸,装裱之后更显庄重典雅和吉祥之意!适合家庭悬挂,寓意家庭和睦、生活幸福、骏业肇兴。

作品名称:汉简书《竹露清茶联》
作品尺寸:138cm×35cm
作品讲述:“竹露松风蕉雨,清茶琴韵书声”,代表一种安逸、优雅的生活意境。此联恰似一幅素描风景画卷,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确为雅事。
(编辑:娴樱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