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红月亮》
作者:刘尚卿 演播:萌萌

节选段落:
一种习惯形成以后,就成为惯例,要想打破,是很艰难的。就说取暖吧,同样冷的天,学校却没有给教室提供炉子和煤。上课的时候,学生们操着手,偶尔也会跺跺脚。刘海文不知道学校的规定,就去后勤里问,后勤回答说:“一直没有给教室生过炉子。”
没有先例的事情就办不成。他就质问:“学校里谁是主体?是学生嘛。没有学生,你办啥学校?没有学生,要老师干啥?让学生冻得跟猴一样,让咋样学习呢?”
后勤人说:“你跟我说有球用?有本事你去给校长说去,给矿长说去。人家同意,我啥屁都不放呢。”
刘海文没有办法,牢骚几句,就给李余枫说:“天冷很,你能不能说说,给教室领炉子取暖。”
李余枫盯他一眼说:“你班特殊啊?学校哪个班不一样啊!”
刘海文很吃惊他的态度,但还是笑着说:“你咋是这话?你教导主任更应该关心学生呢。这个权益你应该争,你不争,还说这样的话。”

魏志祥告辞出来,远远看见陈宗翔,本想再走几处,干脆想算了,就回了学校。他径直去了后勤,让通知各班领炉子,要尽快生起,不要让学生受冻。他安排好,又去了教导处,见李余枫和刘海文正说话,就对刘海文说:“你一天净给咱弄麻烦?”
刘海文不知所云,茫然地问:“我又做啥给学校添麻烦的事了?”
“要给教室生炉子嘛。”
刘海文争辩说:“那是班主任的意见,怎么是我呀?”
魏志祥一笑说:“关心学生,是好事嘛。我去给矿长磨嘴皮子,软磨硬缠,总算答应了,矿上拉煤,经费也有保障。你这个麻烦添得好呢。”
尽管这褒扬有些怪味,刘海文还是松口气。李余枫也高兴地说:“好么。娃们不会受冷了。”
到下午,给教室领炉子,学生得知有了取暖,都雀跃起来。

作者:刘尚卿,网名圭峰山人,陕西省作协会员。发表有长篇小说《乐土》《羊马年》《红月亮》、长篇纪实文学《留守中国》及诗歌、散文等。现为《画乡情》副主编。环球诗文与摄影公众平台特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