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前辈——爷爷李文宣同志
人有两次死亡,一次是生命的自然死亡、一次是被后人彻底遗忘!三十年半个甲子一晃而过,爷奶逝去多年,当年的孙子也人生过半、步入知天命之年,革命的传统、家风的传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吃水不忘挖井人,值此爷爷逝世三十周年,和姑姑们商议爷奶立碑事宜,又勾起我对爷奶的思念之情,一桩桩如在昨天,爷奶对我们的关怀之情、严格要求、谆谆教导、历历在目!禁不住热泪盈框!
一、首先爷爷是个非常平凡的人,平凡得和普通农民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一生刚正不阿、乐观向上、艰苦朴素、低调随和、任劳任怨、平易近人、淡漠名利,从没摆过老资格、老革命干部架势,到任何地方都能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鱼水情深!
我的老家在偃师南部条件艰苦的大口山区,当时父亲在本村小学当民师,母亲在村卫生室当赤脚医生,生活虽然清贫但过得还算幸福,平时盼着爷爷每月从县城回家,一方面能吃到爷爷特意去镇供销社买的糕点碎沫(爷爷一向对外人很大方,经常接济村里贫困人家,但对自己和家人特别小气,也许我是家里的长孙,特别受爷奶恩宠!每次回来都要特意捎些糕点碎沫,这已是特别破例!在物质困乏的时代比吃山珍海味都要奢侈!),同时还能和爷爷一块去山上种地,爷爷总是耐心地教我如何播种、施肥,同时还能听到很多关于偃师、洛阳的革命战争轶事。
在我的记忆中爷奶特别节俭,小米生虫了用手一搓说正好解馋,我恶心想吐时,爷爷总板起脸来狠狠教训(爷爷平时生活上对人非常和气,但犯错误时批评特别严厉,父亲和姑姑们在爷爷面前相对谨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爷爷的一生风格),他给我讲他们战争时期打游击时、饿得吃田鼠草根充饥,正是爷爷言传身教感染影响下,我们一家人对外都非常大气,但对自己却特别能节俭、特别能吃苦!
爷爷资历很深,建国初期行政级别就是副县级,只是文革遭政治迫害、正当如日中天的黄金年齡,却被打成了“走资派”长期流放基层,1978年被平反时已是63岁高龄!政治生命基本终结!但爷爷从未怨天忧人、非常知足、成天笑呵呵的,他经常说战场死过一次的人,能活着继续为革命工作就是白赚!爷爷在我的印象中一直保持乐观,低调随和、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待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没有任何干部架势,农活样样精通,回到村里和群众一块耕作、打麦场,村里人都亲切叫他“妮爷(小名)”。爷爷一生对农业有着特殊感情和很深缘源:解放初期爷爷曾任偃师县第四区区委书记,发现所辖岳滩村的生产队长刘应祥是个小麦专家,破格提拔重用!并亲自做他的入党介绍人、积极向上级组织推荐,后来刘应祥成为农业部全国小麦专家组组长、曾担任河南省农委主仼,发现重要人才刘应祥是爷爷生前经常引以为傲的事情,刘应祥也经常回偃师看望爷爷!第二个小麦专家李德炎是肖村同乡,七十年代遭政治迫害,被关押在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的后院小黑屋、行动受限!爷爷经常通融看押人员要善待李德炎小麦专家,私下安排他和家人偷偷会面、并送衣服食品等生活用品,专家李德炎平反后,他和家人对爷爷非常感激,多年给我家赠送小麦种子。文革期间爷爷正处人生低谷、偃师佃庄公社当社长时,还经常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困难,即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爷爷离休多年后,经常有佃庄、岳滩等基层群众,带着大米、疏菜去探望爷爷,回忆爷爷当年如何给平民百姓办实事的故事,爷爷70多岁高龄竟能对其所言家事、村事、乡事如数家珍、记忆力确实惊人!!
爷爷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学习能力特强,爷爷只有完小二年级水平,因早年参加革命,担任宣传委员、指导员、政委缘故,边工作、边学习,身边始终不离发黄而且翻得发毛的《新华字典》。高中有位同学的父亲曾当过爷爷秘书,他回忆说我爷爷记性特好,讲话非常接地气、有水平,群众基础好而受到拥戴,办事条理性很强,工作和生活上经常帮助他们,身先士卒、德高望重!部属和群众都非常服气爷爷!至今再翻阅爷爷当年土改、四清时期所写的报告及工作底稿、记录文字密密麻麻、数据详实、细致入微,爷爷的认真、敬业让我肃然起敬!爷爷表面看着很土,但其实是个很有思想、有内涵、有格局、有境界的老革命!
二、爷爷光明磊落,廉洁耿直,是个政治觉悟极高、党性原则超强、没有半点私心、甚至是不近人情的“毛泽东式老干部”!
爷爷1937年入党,在南坡革命老区比他资格老的不多,但爷爷从不摆老资格、更不搞特殊化,独子父亲在本村小学当了一辈子民师都没转公办,曾有几任县教育局长,都是爷爷的老部下、甚至被他提拔过,只要打声招呼应该好办很多,但爷爷说象我爸这种情况的人多了,咱凭啥和别人不一样?!
奶奶出身大家闺秀,是个典型中国传统型缠脚妇女、贤妻良母、操持家务、任劳任怨,从不拖爷爷后腿,用柔弱的身躯支撑了一个大家庭,奶奶文化程度不深,但政治上追随爷爷,教育我们最多的“这不能干、那不能做、凭良心、不违规,要熬人上人、先吃苦中苦......”,最终使父亲姊妹四个和我们姊妹三个,干任何事情都是中规中矩、实实在在、踏实认真,从不投机、从不惹任何麻烦,“行稳致远”要归功于先辈教育!
爷爷曾任多年的县供销社主任和商业局长,在计划经济、物质困乏的时代,有不少亲戚、乡亲托关系买“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这在当年计划经济下属稀缺商品),都被爷爷毫不留情的拒绝,并批评教育他们不要搞特殊,因此爷爷在所有亲戚中落了个“不办事”的名声,尽管爷爷平时节衣缩食、接济了他们很多很多!
爷爷去世物质上除了留给我们一套八十年代的旧家具外,更多是1940-1990年期间的红旗杂志、《毛泽东选集》等政治类刊物和工作手稿,这也是我人生工作、事业受益最大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珍藏在我的书柜中,乃先辈传世文物!!
三、平凡、可亲的爷爷其实有着很多伟大的不平凡之处,是我们后代的骄傲、家族的丰碑!更是我们后代奋发图强的榜样和动力!
1991年我在偃师县社审计科实习时,有位元老级科长说爷爷是唯一“腰里挎着手枪、骑着自行车”到供销社上任的老领导,关于爷爷的故事我知道的断断续续,爷爷生前讲得更多是追随彭雪枫、皮定均将军在河南闹革命和战友们抗日、剿匪故事,直到1993年6月逝世,由所在单位偃师县供销社联合社和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成立“治丧委员会”,才发现参加追悼会的有很多知名县长、县委书记、最大的还有全国小麦专家组长、河南省农委主任等,他们都是爷爷的老部下、甚至我爷还是他们的入党介绍人!但1992年毕业分配回县城时,这些难得人脉关系我爷从未提及过、更没利用过!
通过这次追悼大会,我才真正、系统地了解到爷爷在偃师、洛阳地区革命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爷爷1915年5月17日生于偃师县大口乡肖村南寨,1937年参加革命并同年10月入党(老家肖村南寨属革命老区,是中共豫西地委重要物资供应、情报联络和地下党交通站,爷爷曾任肖村消费合作社主要负责人,皮定均部队在偃师期间,以肖村南寨为重要依托,开展了组建洛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偃师县抗日民主政府,时称“一门两政府”),“红肖村”、“抗日小延安”名震中原,皮司令抗日先遣支队从小到大、走时发展整合了一个旅(从来时的1700人,到离开时发展约1万多人,其中偃师、洛龙区约3500人),所以又叫皮旅,南坡一带跟着皮定均将军南下了很多人,烈士较多!周边亲戚随皮旅南下了许多,如近亲大口黄胡同村的舅爷黄振中、六爷李文法等均名垂青史!偃师南坡出了很多老革命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爷爷只是其中之一!
1938年1月爷爷受豫西组织特派,赴中原战场支撑点、中共中央中原局和地下党河南省委所在地——确山县竹沟镇.新四军留守处教导队一中队学习,学习期间,爷爷受到周恩来、彭雪枫等革命领导人的亲自教导和思想熏陶,为其革命终生奠下坚实思想基础,同时还学到了很多军事战术和技能训练,后来爷爷抗日、剿匪取得多次胜利与此受益关系很大!爷爷系河南抗日骨干培训班第一期学员毕业,是抗战时期最早的偃洛革命火种之一。国共合作期间1939年9月15日,爷爷在山西省长子县中条山战役中,对日作战右腿负伤、终生致残(后被评为二等乙级革命伤残军人),听爷爷说当时战役很惨烈!一个连就活了没几个人,爷爷是老百姓打扫战场时,从战士遗体堆中发现、被抢救过来的幸存者,之后爷爷退伍养伤并转入地下秘密工作。
回家养伤期间和支书焦杰山共同经营“肖村消费合作社”,表面看似普通的商业活动,实则以此做掩护便于开展活动,他是南部地下党的领导核心,是偃洛地下党的重要情报联络站和豫西重要物资供应站,筹集革命活动经费,汇集、传递和交换党的秘密情报,为豫西地下党采购、调剂、运送物资,支援抗日战争、护送革命干部安全过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却是巨大的。入选《偃师党史方志》之网址衔接https://mp.weixin.qq.com/s/2rDiasltRF7RVXOIkOWmIA1944年8月他们提前获得重要情报:日本鬼子要从水泉据点出发,到马村报复和寻找失踪的日本人,爷爷和几个骨干领导组织抗日自卫队成员,在南寨豹子岭提前设伏、打击日本鬼子,战斗中李功银胸部中弹、壮烈牺牲,爷爷和焦杰山、焦庆祥三人负伤。虽然此次伏击战造成我地下党一死三伤,但严重打击了日本鬼子攻入偃师后,不可一世的嚣气焰,率先打响了肖村根据地的抗日第一枪,展示了五肖村党群同仇敌忾、抗击来侵略者的决心!对偃师南部山区抗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1945年爷爷受地下党洛阳县长田生委托,成功收编东彭店地方武装、通过整合后创立德高区抗日第三中队,他亲任中队指导员,积极串联发展革命队伍,扩展游击队,对日英勇作战,为后来成立的洛阳县抗日警卫队输送了一批坚强的尖刀战士。
1945年6月爷爷任皮定均所率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偃师后勤部负责人,为抗日部队筹粮、筹钱、搞好全面后勤物资供应,因得益于偃师群众革命基础较好,同时开明的老爷也非常配合听从爷爷变卖了部分地产、家产,圆满完成了皮定均司令交办的后勤保障任务!
1945年9月皮司令南下,爷爷因腿病复发、被留地待命,授命暗地保护南下同志家属,秘密联络地下党员开展革命活动,1948年12月爷爷接偃师县委通知到大口区温村,任县反匪穴工作组组长,负责偃师南部山区的反匪剿霸工作,保证偃师群众安居乐业、全力建设新中国。
1949年8月爷爷调偃师县第三区区委,先后任宣传委员、团委书记、区委书记,1953年3月爷爷任偃师县第四区区委书记(解放初期偃师一共设有六个行政区,后来划分为18个乡镇),1955年12月任偃师县供销社副主任,1959年11月任县商业局副局长,建国初期偃师大地百废待兴,为加快繁荣城乡商业经济,爷爷作为主管领导经常起早贪黑、骑着自行车几乎跑遍了偃师所有乡村、摸底走访了很多不起眼的村镇门市、代销点。
1960年5月爷爷出任偃师县直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领导县直各局委机关党委及其直属单位党组织工作规划和党风建设、纪检监察工作,也许是爷爷过于坚持原则、性情刚烈耿直,嫉恶如仇,可能得罪个别干部,导致爷爷后期被长期排挤打压、甚至报复!1962年至1974年爷爷先后任佃庄公社革委会主任、公社社长,直至1978年国家拨乱反正,爷爷“走资派”被正式平反,调偃师县供销社联合社任副主任,爷爷当时已是63岁高龄!历经十多年沧桑磨难,爷爷被长期打压迫害,甚至批斗摧残,健康状况严重下降!但爷爷仍然带病工作、亲抓全县供销社网点经营工作直至离休!
也许是爷爷抗日负伤致残、没能随皮定均将军部队南下?也许是文革期间爷爷长期流放基层、被打压时间过长?也许是爷爷过于坚持原则、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易得罪人且从不计较个人安危得失?最高只干到副县级(县老干部局的一个领导说我爷的待遇是地厅级,我只知道爷爷是一年领14个月工资,逢年过节县里主要领导率队慰问,但我爷从不提任何要求!),政治生涯相对坎坷(同时参加革命的老乡和最好战友张子光(大口经周人)最后任河南省总工会主席)!但爷爷不忘初心,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即使受迫害打压期间,仍给我和弟弟取命“韶辉(韶山光辉)、延辉(延安光辉)”,足见爷爷赤胆忠心!爷爷经常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知足常乐,他说比起战场牺牲的战友们,我们更应该珍惜工作、珍惜生活,并教育父亲姑姑们“革命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岗位分工不同,在不同的岗位上要干好本职、尽心尽力、不能丢脸!”,爷爷的境界、格局一般人确实很难做到!
1980年爷爷正式离休,但他仍然拖着伤腿继续奔波、发挥余热,(爷爷抗战负伤右腿留有约一公分长、一寸深的两道伤疤,是为革命浴血奋战历史的功勋见证!爷爷走路略显跌跛、但速度不慢,若不是坚强的革命意志起作用,很难想象战争年代打游击战、行走于崎岖险要山路时有多么困难!晚上爷爷腿肿经常让我搓抹消肿止痛药水,最后几年还柱上了双拐),他除了按期及时参加党员组织活动外,每年还坚持带领村里老党员、老干部上山植树造林,为家乡发展出力献策,深受老家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1993年3月爷爷住院、确诊肝硬化晚期(爷爷身体一向很好,小病基本都是扛过来的、因为他嫌住院给单位和家人添麻烦,尽管爷爷医药费实报实销,住院都是特别护理),虽然医生和家人都想极力隐瞒,但最终他自己察觉出来,很严肃地对我们交待三点:一是希望生前能看到我和媳妇结婚、高高兴兴地离开;二是病危时放弃抢救、活出最后尊严;三是保留晚节、带头火化,不进烈士陵园,骨灰回归故里长伴父母(其实爷爷级别按政策可以进烈士陵园,老干部土葬在县里也有先例,县里和单位佯装不知或默许)。为了完成、圆满爷爷的最后遗愿,1993年5月9日我和媳妇仓促结婚,婚后去医院看望爷爷时,爷爷虽然痛得满身冒汗,但脸上依然荡漾出高兴的表情,其实我能看得出爷爷所忍受的巨大肝痛!但他始终紧咬牙关不愿呻吟,事后发现被单被咬破了很多小洞!因为一向刚强、从不主动给别人添麻烦的爷爷担心我们难过、不愿意打扰折腾我们!爷爷真的是条硬汉子!很小就听爷爷说抗日负伤,战场上药品短缺,在没作任何麻醉情况下,爷爷硬忍痛把小鬼子血淋淋的弹片从大腿手术取出,小时候听故事没有感觉,但亲眼看到爷爷强忍剧烈病痛这件事上,我真切感受到了真正共产党人面对流血牺牲、酷刑折磨、视死如归所表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1993年6月13日下午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他走的很安详,因为他说过这一辈子生死荣辱看得很淡,对党、对人民、对革命内心无愧!心安理得!也许是感动天意,爷爷去世的当天下午及晚上,忽然下了一场绵绵细雨、天地同泣、万物悲恸!我守在爷爷的床前,和父亲擦身换衣、虔诚守灵,就象小时侯依围在慈祥可敬的爷爷身旁,爷爷生前的音容相貌、谆谆教诲永远驻留在我的心中,激励我不断进步、砥砺前行!
有人说我家祖上有德、老爷阴宅风水好(坟墓三山环抱、正坐龙椅,脚头山涧玉带緾腰,龙砂、案山非常符合上等风水特征),据爷爷讲老爷也是个非常进步的开明绅士,从爷爷亲弟兄四个的名字“文正、文宣、文法、文同”就知老爷深厚文化底蕴!虽然老爷当时也算家底不错大户,但听奶奶回忆说老爷一生非常节俭!置办的农田家产全部靠省吃俭用、辛勤劳作!老爷老奶对长工们非常好!他常说不能亏待出力干活的长工们,一日三餐白馍管伙计吃饱,但他和老奶却领着家眷们躲在内屋吃黑馍,并经常接济邻里百姓,所以老爷、老奶在周边乡邻名声很好!老爷非常支持爷爷辈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尤其皮定均将军率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到我村时,老爷多次捐赠银元、粮食等物资资助部队,1939年为保住爷爷抗日受伤的右腿,他派人去山西艰难地将受伤爷爷接回村里,并咬牙卖地给爷爷治病!1945年6月爷爷任皮定均偃师抗日后勤部负责人时,爷爷们(我爷和胞弟李文法都是1937年早期入党的地方核心骨干)多次劝说老爷卖地、捐款。因此解放后划分政治成分,我家因祖产支持革命所剩无几,有幸被划为“下中农”成分,当时政治形势、团结对象是“贫农和下中农”。所以根正苗红父亲姑姑们入党都非常顺利!而周边很多亲戚被划成“地主”或“富农”(注:旧社会大部分地主、富农、绅士基本都是有点眼光和知识,靠做生意、开店铺、凭手艺,省吃俭用办置些地产、家产,雇佣长工、短工,生活相对富足、有点社会地位,和现在社会上的企业家、小老板有点类似,也不全象课本所言剥削和欺压百姓、坏事做绝!当然也不否认确实存在一些恶霸地主和土豪劣绅,但毕竟是少数、不能代表全部阶层!) ,因为政治成分不好、成为当时运动的批斗对象,后代入党、工作、找对象都非常受歧视、异常坎坷!但爷爷铁面无私、除了经济上关心接济他们外,从不给当地政府打招呼说情(当时爷爷行政级别已是副县级,有很多区长、区委书记都是爷爷生死战友),遭到周边很多的亲戚埋怨或不理解!
(六爷李文法唯一生前照片,1937年1月入党的老红军,1955授“大尉(正营级)”军衔)
爷爷的胞弟——李文法(1920-1962),1937年2月入党,老红军,智能双全、地下工作经验丰富,1938年受地下党豫西特委书记陈耳东特派,潜伏于偃师县国民党警察局,1940年当选南寨保长,以此身份作掩护,秘密从事地下党工作。1944年10月任偃师县抗日警卫队事务长,当时皮定均司令曾在李文宣、李文法的老宅居住,(李文法父亲李茂林和伯父李书林(清朝最后一代秀才),家境殷实、住宅宽绰,兄弟二人乐善好施、思想进步,是乡里很有声望的开明绅士,积极支持孩子们参加革命),当时由李文法负责皮司令的安全保卫工作。兄长李文宣担任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偃师后勤负责人期间,兄弟二人共同说服父亲及众家族捐粮捐款,圆满完成了皮定均司令交办的后勤保障任务。后来李文法随皮定均将军南下征战,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北平战役、孟良固战役等重大战役,多次负伤并立功、因战功卓著,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正营级),建国后曾任西南军区公安司令部办公室秘书、西南军区公安部队保育院支部书记等职,1962年因病逝世,若活到天年应该级别不低!我个人觉得风水只是因素之一,更主要的是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家风忠厚淳朴、中正仁和,厚德载物,才使我们家族人才辈出,代代都有处县级干部、大学教授、高级知识分子等。没有根深?何来叶茂!正是先人祖德荫护、先贤的精神普照,后代才生生不息、奋发有为!
青山有幸埋忠骨,人生尘埃归黄土,爷爷的一生是为革命奋斗的一生!正如1993年6月爷爷逝世,偃师县委组织部挽联——“投身革命出生入死、致力建设鞠躬尽瘁”,这是对爷爷最好的人生评价!
遗忘就是忘本,文字是最好的记忆!家史、党史、革命史、报国史、地方史......史史交融、相互印证!红色基因、革命传统、家风传承,铭记历史,激励后世、缅怀革命前辈,感恩先人祖德!
本文撰写于2023年6月13日爷爷逝世三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