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怀念
陶玉山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品尝过的最好的美食就是当时位于二大马路小纬六路路北的益发馄饨馆的馄饨。
那是1975年春节前,刚刚上初中的我跟着父亲去位于经二纬四路的万紫巷商场购置年货。临近中午,我们父子俩携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货,吃力地拥挤着走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万紫巷商场时,父亲忽然笑眯眯地说,咱们下馆子吧。我一听,愣怔了一下,真得是喜出望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听觉,随后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在那个满足于温饱的年代,下馆子是一种很高级的享受,别说是我们小孩子,就是成年人平时也是连想都不敢想的。父亲能领着我去下馆子,简直是堪比过年的大好事啊。已经感到很疲乏的我此时就像打了鸡血,格外有精气神。兴冲冲地跟着父亲沿着经二路往西走,经过专门卖针头线脑纽扣碎布头什么的半边楼和宏济堂药店,父亲在路北边的一家其貌不扬的门头房停下。气喘吁吁的我定睛细瞧,这家门头房的上方挂着一个长方形的、做工极为简陋、看不出本色的招牌,上面书写着一行工整字:益发馄饨馆。
这是一家面积不大,看上去却是挺整洁秩序的小饭馆。昏暗的、地面坑坑洼洼的屋内洋溢着饭店独有的好闻的味道,靠着东西北三面墙排着几张非常粗糙、桌面油光光的四方饭桌。正是中午吃饭时间,饭馆里的食客却不多,和我想象中热闹的饭馆形成极大的落差。却见父亲来到一张空着的桌子前,随手很随意地拉过一张长长的条凳,将买的年货轻轻地放在上面,小声地叮嘱我看好东西,就缓步到了门前的开票桌前,不一会儿,父亲拿着两个油乎乎发亮的寸长的木牌回来了。我好奇地拿过这木牌仔细打量,却见上面用红色的颜料写着一个数字,正要询问父亲这是什么意思,听见靠北墙弥漫着水雾气的窗口传来一声很刺耳洪亮的喊着数字的声音。父亲听了,急急地从我手中拿过木牌,“别乱走,看好座位。”没等我明白怎么回事,父亲已经到了窗口,不一会儿端来两碗冒着热气的、香味诱人的馄饨。“你先趁热吃着。”父亲说罢,又到了一边的窗口,买了三个火烧,随手递给我一个。“就着火烧吃。”此时又累又冷又饿的我,顾不得说什么,低着头,几乎趴在腕上,不管不顾,哧溜哧溜地吃起馄饨来。
这是我一生中头一次吃馄饨。第一个馄饨没等来得及好好咀嚼几下,就囫囵吞枣一样咽下了肚儿。那一会儿烫得我眼泪夺眶而出,张着嘴,呼哧呼哧地喘粗气。太好吃了!世上竟然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要不是亲口品尝,打死我也不会相信。“沉住气,慢慢吃。没有抢你的。”父亲爱怜地看着我,轻轻拍打了几下我的后背,声音是那样温润疼爱,动作是那么舒缓柔和。待我吃了几个后,才开始品尝出味道来。馄饨的馅儿是肥瘦猪肉夹杂着大葱、姜和五香调料等均匀搅拌而成的;馄饨皮薄馅多,带着花边的薄薄的几乎透明的、稍不留神就会挣开的皮儿让里面的肉馅儿可以看个一清二楚;馄饨碗里的汤里泛着几滴散发着喷香的油花儿,上面零星点缀着几个香菜碎叶和几条切得细细的、令人垂涎三尺的油煎过的鸡蛋丝儿,可谓色香味俱全。别说吃,光是看就很馋人,极易勾起人的本能食欲的。不一会儿,碗里的馄饨和汤就下了肚,头上沁出汗,脸上热乎乎的,自己都觉得眼睛会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而手里的火烧却是原封不动,一口都没有来得及吃。此时我才注意到父亲只是用一种很舒服的眼神看着我,他老人家什么都没有吃。在我正要回味一下刚刚吃过的馄饨的美味时,父亲端起自己的那一碗,仔细地将馄饨一个一个地拨到我的碗里,微笑着爽快地说:“继续吃。”我嘻嘻地看了父亲一眼,二话没说,继续和刚才一样呼哧呼哧地埋头吃起来,待吃了几个后,却发现父亲的碗里没有油煎的鸡蛋丝,就用疑惑的目光看看父亲。虽然过去了四十七年,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父亲爱抚地摸着我冒汗的头,轻声地说,有没有鸡蛋丝价格是不一样的。人生第一次和父亲下馆子,他老人家只是喝着馄饨汤,吃着干干巴巴的火烧,迁就凑合着对付了一顿午饭……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领工资就和几个同事兴冲冲地来到益发馄饨馆,每人很畅快慷慨地要了三碗馄饨,想着解馋的同时,一口气儿吃个够。那时候我才知道有鸡蛋丝的是一两粮票一毛二分钱一碗,而没有鸡蛋丝的是一碗一两粮票一毛钱……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过往的曾经,仿佛还在眼前。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到了,谨以此文作为对离别已经三十一年的慈爱慈祥父亲的怀念。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二季)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第一季)
征 稿
为应对书号价格越来越高涨,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二季),本季收录16位作家的散文作品,每人20个页码。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第一季),本季收录16位诗人、诗词家的诗词作品,每人20个页码。
每位作者配清晰的照片一张并附200字左右的作者简介。作品不涉及敏感难以出版的题材,所投作品自己按重要程度先后排列,便于编辑取舍。
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单书号正式出版,并附图书光盘一张,每人费用3000元,《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第二季)、《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第一季)出版后,每位入编作者获样书100册,并参加有著名作家、评论家及相关媒体参加的新书发布会、座谈会,图书将捐赠国家、省、市图书馆和相关大学图书馆收藏,入编者还可成为《都市头条》、《极光文艺》签约作家或者专栏作家,并可在《都市头条》开设专栏或专题,择优在《极光文艺》纸刊或其他纸刊推荐发表作品,还可以介绍加入山东省写作学会等。
欢迎各位作家联系入编。如有出版书籍的文友可单独联系,丛书及独立书号均可,全国多家出版社常年紧密合作。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