耋叟梦呓
悟语篇(561——580)
李良森
四年前,最后一部长篇出版之后已是七十有二,虽然还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打算和野心,但毕竟老了,记忆力减退,身体也不由主。便想,之后的岁月怎么打发?总不能让记忆力无休止的衰减下去吧,总不能任身体在空空荡荡的日子里慢慢消耗,直至陨灭吧。于是,便开始写点儿心得悟语或瞎诌点不合平仄、不通韵辙的所谓诗、词,反正不想拿去发表,只在朋友圈里与文友和老小玩伴们凑乐呵。
不过,这个“乐呵”还真没瞎凑,首先是记忆力减退有所遏止,再就是身体也没有明显衰败,精神头儿也未见消减多少。仔细想想,还真得感谢这个“防痴抗呆”小偏方!
几年下来也不知写了多少“悟语”,多少歪诗。得亏宋俊忠先生让我整理一下,这才发现居然积攒和储备了悟语五六百条,诗词一二百首。承蒙《都市头条》不弃,遂改题为“耋叟梦呓”,分别以“悟语篇”和“诗词篇”推出,恭请各位方家、文友不吝指正、赐教,也请老年朋友试一试这个“防痴抗呆”小偏方可否有效。
561
生活中,聪明人很多,但却不是每个聪明人都让人放心。
让人放心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
不要过多在意个别人的看法。
说长道短、评头论足是“无聊人”的消遣,是“有聊人”的故意。大可不必介意,更无须如临大敌。
562
随着年龄的增长,梦境也不再轻盈、空灵。因为他已经进入生活,掂量生活,谋划生活。
生活的艰辛让人变得务实,从而更加注重果实,而非花朵。
生活的磨难还告诉他,小成功需要个人努力,中成功需要朋友的襄助,大成功则需要一个敌人。
563
人生难料,但要切记:不抱怨,不言苦,不忧伤,不认输。
压抑了,调整心态,寻找快乐。
困惑了,换个角度,冷静思考。
失败了,蓄满信心,重新再来。
564
生活就像一个大容器,你用快乐把大容器填满,烦恼就再也无法塞进去。
正常的人生应该是:保持乐观态度,让烦恼无缝可钻。
好的生活方式应该是:自己留有余地,也要给别人留点空间。
这个世界不是哪一个人的世界,而是所有人的世界,所以凡事都要留有余地,不要让自己把方便占尽。
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分理解。让别人有路可走,你才不会陷入绝境。
565
人这一生,如果能逃过天灾,躲过战乱,不遇坏人,不生大病,就非常幸运。
如果还能日月温饱,家庭和睦,爱人相守,友谊长青,就更要感谢老天爷的青恩赐。
566
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不是养出的孩子多有出息,而是孩子懂得感恩。
不懂感恩,孩子再优秀也无益。
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担,为孩子撑起一个雨淋不透、风吹不着的温室花园。
如果孩子习惯了享受与索取,他会更加懒惰,更加不懂得感恩与珍惜。
为人父母最大的失败和悲哀,就是付出了身心的全部,却培养出一个不求进取、不知感恩的孩子。
567
一个人心怀感恩,才会感觉自己被家人所需要,家庭为自己所依靠,从而生出一种强烈的幸自豪感、福感。
如果相反,他就总觉着别人亏欠于他,家庭也不需要他,就会一辈子带着怨气生活,与这个家离心离德。
亲情不是单方面的爱与呵护,懂得感恩的孩子,总能带给父母温暖和慰藉。亲情不需要回报,但却需要感恩。
懂得感恩的孩子,一定会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身边人,竭尽所能为家人做事。
一个人。如果不懂的感恩,不尊敬长辈,不敬畏规矩,他的人生结局肯定不会太好。
568、
做人做事千万不可得寸进尺,要懂得张弛有度,要懂得有礼有节,更要懂得得饶人处且饶人。
人生在世,对长者敬重、对幼者怜爱、对朋友友善、对弱者同情是做人的根本。
你敬重长者,长者必对你垂爱;你帮扶弱者,弱者必对你敬重。宽容彼此,彼此得宽容;宽容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才能宽容你。
人生在世,千万不要只看别人的错。
一个人不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仅让别人难堪,最终会让自己难堪。
自视清高的、狂傲不羁的人总是指责别人,不反省自己,他的最终归宿只有被人排斥,被人抛弃。
569、
新的一天不仅仅是日月转换,而是给自己一个新的目标和希望!
任何的收获不是巧合,而是每天的努力与坚持的结果。不怕每天一小步,就怕脚步停下来;不怕每天只做一点事,就怕天天无所事事。
不要担心风雨飘摇,只要内心不乱,外界很难改变自己。不要艳羡他人,只要坚守自己,就永远输不掉自己。
世界很大、风景迷人、人生苦短,只有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大舞台,才能活得快乐!
570、
据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味道。可惜,鄙人虽然属狗,但却始终没有嗅出每个人的气味不同在哪里。倒是有位比我小得多的小老弟给我补课说:一般说来,普通人的气味虽然有异,但差别不大,如果没有警犬般的嗅觉很难辨析得清。但有一种味道例外,那就是官味。
他说,一般说来味道是无形的,但官味例外,所以嗅觉不咋的也能辨析个八九不离十。譬如:
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是单位的一般干部。
抬头微笑、低头沉思的是上有一把下有属员的副手。
脸上有嗔有笑,走路有疾有缓的是处长。
脸上笑意盈盈,步子简捷轻松的是厅长.
我始惊愕,遂憨笑。趣曰:小老弟比我的狗鼻子还灵!
他也合掌笑曰:阿弥陀佛。
571、
前日读帖,说李自成的义军围逼北京,急需100万两银子军费调吴三桂近卫京师,可国库空虚难以调拨。兵部、户部劝崇祯先拿出皇室私房钱应急,可崇祯帝说:“内帑业已用尽”,硬是不肯掏腰包。
不久,北京城破,崇祯自缢煤山,义军轻而易举从内宫搜出白银3000余万两。
由此想到那些大小贪官,家里明明堆着大卡车装载不下的茅台、洋酒、古董,地下室明明堆着累坏点钞机快要发霉的钱钞,却还是来者不拒。你说可笑不可笑!
于是便想:这些人是不是跟崇祯皇帝差不多——缺脑?
于是又延伸想:我等草民,万万不可心贪。布衣蔬食,小康日月,足矣!
572、
常听人说,某某人气质好,自带贵气。
于是,有人为了彰显自身贵气便穿金挂银,非名牌不用,可怎么打扮、怎么“名牌”也还是脱不出一个字:俗!
可见,一个人身上的贵气,既不是名牌矫饰,更不是金钱包装。富仅仅是外在的皮毛,贵则是是内在的气质。骨子里的那份贵气,靠皮毛是无论如何也装扮不出来的。一个人的内涵修养无论是谁都不可以“急就章”,那是一个人潜心学习、日积月累、浸润熏陶而来的陈酿美酒。
欲脱俗,先知俗。每个来到世上的人都自带俗气,都是俗人,只有慢慢修行,认真修行,才有可能达到超然脱俗的境界。
573、
看一个人是不是有修养,不是在他心平气和时,更不是正襟危坐主席台时;而是在他心浮气躁时,在他琐碎屑小的日常生活中。
看一个人是否有理性,不在风平浪静、花前月下时,而是风起云涌、噪声喧嚣时。
看一个人是否善良,不仅仅在于他是不是轻易侵害别人的利益,还要看他是不是不轻易惊扰别人的宁静。
人活着,不仅仅要发自己的光,更不要遮蔽别人的光。
于细微处看精神,千真万确。
574、
回望来生,最为深刻的感触是:即使一贫如洗,即使遭遇人世间最大的不幸,也要活着,哪怕是没有尊严的活着。
只有活着,才有明天,才有希望。无论多么痛苦、多么悲伤,只要能够活下去, 贫穷可能会逃离,苦难可能会撤退,幸福可能会降临。
所以,人可以诅咒不幸,忍受不幸,甚至战胜不幸,绝对不可向不幸投降!
在生活中漫步,真好!
575、
岁月走过七十五年,终于明白:美好的人生,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是冬有火炉夏有凉风;不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傻吃迷糊睡,天天眯到自然醒;更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我心中满意的人生是:无论顺意遂心还是逆流涌动都能一直奔跑在理想的路上。累了,休息;错了,纠偏;跌倒了,爬起来,直到走近自己的目标。
当然,也有过累了无暇休息,错了无人纠错,跌倒了几乎爬不起来的时候,但我没后悔过。因为,无论顺意遂心还是逆流涌动时,我都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奔跑在自己心中的理想轨道上。
心中的目标就是天上的太阳!
576、
世事纷杂,人生繁杂,万事难以厘清。所以,要慢慢养成适应和不解释、不争辩的习惯。
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任何时候你的情绪都不可能与这个社会同频共振,都需要慢慢寻找与这个社会同频共振的路径。不然,还能让这个社会适应你?
任何时候,解释的功能都是微乎其微的,而争辩的结果往往更是事与愿违,不懂的人无论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唯一的招数就是自我宽解,自我消化,最终用行动解释,用结果证明。
对于那些明明懂得却装作不懂的人,你的解释、争辩不仅仅是白费口舌,落人笑柄,更是自讨苦吃,甚至自取其辱。
577、
一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难免磕磕碰碰。面对与家人的小摩擦,最佳的选择是包容与体谅。用争吵解决问题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难题,还会带来永久的伤痛与悲哀,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结局。
家是讲情的地方,试图用坏情绪去讲道理,是南辕北辙,永远无法铸造和睦。
小事原谅,大事体谅,错事包容。无论大社会还是小家庭,都适应。
578、
做人懂得退让,懂得换位思考,为人处事才能游刃有余。
对人多一份包容,得饶人处且饶人,你就交到更多的朋友,甚至挚友。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坦坦荡荡交友;人气会越来越高,事业会越来越顺,朋友会越来越多。
579、
生活,过的就是心情。
你笑,世界就会阳光灿烂。你哭,生活就会一片黯淡。
心情虽然无形,但它却是一把万能钥匙,就像口渴时的一碗水,饥饿时的一个馍,雨天里的一把雨伞,疲劳时的一张床,走投无路似的一扇门。所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自己的人生输给心情。
580、
古人说:知己不怨人,知命不怨天。
人力毕竟有限,人定胜天只是一句豪言壮语,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都能人定胜天。
很多时候,你只能眼睁睁得看着事情发生,而你无能为力。
所以,碰到过不去的坎儿时,与其哭天骂地、怨天尤人,日日沉浸在抱怨、颓唐、沮丧之中,不如果断放弃,抬头向前。
山不转水转。
作者简介:
李良森,1946年生,1962年初中毕业回乡务农,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由农民调入县文化馆,曾任济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长清区文联副主席、长清区政协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特写等作品十余部。其中长篇小说《相思河》获济南市第五届“精品工程”奖、长篇小说《义和庄》获山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济南市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特别奖和济南市第三届“泉城文艺奖”;长篇小说《燕儿燕儿快来吧》获第四届济南市“泉城文艺奖”和济南市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
国内单书号、丛书号、电子音像号、
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