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市县镇“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扎实开展“千名党员驻村兴农”,积极推进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更好的发挥好工作职能,今年以来,商洛市山阳县色河铺镇夏家村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三百四千”工程的有关要求,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以建强村党组织、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为重点,持续抓好党建、防返贫动态监测、产业发展、峒峪河流域综合治理、常态化疫情防控、社会帮扶等各项工作,组织召开了村级落实“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安排部署会,认真学习了市县镇《落实“三百四千”工程奋力赶超行动方案》,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村级行动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细化了责任分工,确定了任务时限。每个项目都明确了牵头领导、具体包抓责任人、配合责任人的工作职责,使每名干部个个身上有压力、人人肩上有担子,形成了各负其责、密切协作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不定期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安排下一步工作,使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抓党的建设 建强基层组织
按照“7+1”党建标准化的有关要求,重点围绕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通过召开“三会一课”“周例会”等方式,开展“三会一课”,不断强化对党员的学习教育和管理,第一书记带头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章党纪党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县人大、政协等有关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各项党建主题活动,按时收缴党费,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协助整理档案资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亲自安排部署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督促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也顺利通过市县检查验收。
抓动态监测 巩固脱贫成果
重点围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开展常态化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特别是对“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移民搬迁后续扶持成果巩固等方面,第一书记带领工作队员积极入户宣传走访,落实惠民政策。落实“人盯人+防返贫监测”工作机制,实行周排查月研判,及时发现“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方面的问题,精准落实帮扶措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各项问题,对符合纳入监测户的按程序做到应纳尽纳,消除致贫返贫风险。对已纳入监测户的积极开展精准帮扶,落实帮扶措施,确保群众生活稳定。
抓产业发展 推进强村富民
争取项目资金70万元,扩建了山阳县庆德旺牧业责任有限公司二期工程,已投入运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的运行模式,持续抓好生态肉牛养殖管理,引进肉牛60头,年底可实现存栏300头。争取粮改饲项目资金10万元,种植450亩大豆玉米,秸秆用于加工饲料,同时解决了农户就近就地就业。驻村干部不定期深入基地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产业发展技术指导,确保养殖基地饲养技术稳定成熟,场区育肥、饲料青贮、技术培训、消毒服务、疾病治疗等功能区齐全,全力打造环保、生态规模化的养殖产业基地,确保畜牧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稳步提升。
以陈扒、张胜沟、乔垣、烧锅组为核心,指导建立标准化、规范化连翘示范基地500亩,不断加强科学管理,促进中药材发展;争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补贴资金8万元,购置整地和大豆玉米播种机械4台(套),以旺旺家庭农场为经营主体,在出水口、窑火沟等组建立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省级示范基地450亩,第一书记跟踪开展技术培训、田间指导,按照“2+3”的种植模式,大力推广机械化施肥、整地、播种及各项高产技术,为提高粮油产量奠定了基础,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注入活力。
抓民居改造 提升治理水平
深入推进“两边一补齐”“两拆一提升”行动,全面推行“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发挥“四支队伍”和网格员的主体作用,扎实开展“五乱”整治,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秦岭山水乡村。驻村干部带头开展环境卫生大排查、大整治、大治理,以峒峪河流域为重点,在庙嘴子组、夏院组、出水口组和窑火沟组开展“一拆二清三改四粉五缀”,拆除乱搭乱建50处,清理“五堆”(粪、沙、石、柴、草堆)299处,改造和新建卫生厕所97个,改圈2处,硬化场面1050㎡,粉白墙2.5万㎡,优化农户居住环境,完成了全洼组1.9公里通组路路基修建和平整;完成400亩高标准农田和500延米生产路建设任务,民居环境大为改观,基本达到房屋白墙化、庭院美化绿化、田园景观化。
抓疫情防控 确保群众安全
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驻村工作队参与制定了村级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人盯人+”包片包户责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村广播、流动音响、微信等方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第一书记带头开展入户排查,对外出返乡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扫码、测温,建立台账,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强化对重点场所管理,对18岁以上人员全部接种三针疫苗,同时抓好森林防火和道路交通安全,为筑牢安全防线奠定坚实基础。
抓社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驻村干部开展经常性走访,详细了解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多方联系爱心人士进行关心关爱,开展常态化社会帮扶,经常开展“送关爱、献爱心”活动,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先后为特困家庭捐款2800元,联系爱心人士资助学生10名,为贫困学生资助3.746万元;看望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30户,发放大米、食用油等840余斤、衣物126件(双),累计为农户解决困难和问题148个,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也为乡村全面实现振兴注入了活力。
全县要求每个驻村工作队每年至少为帮扶村争取1个集体经济、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项目,全县定期评选表彰一批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工作队员,带动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村级党组织,城乡农民收入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稳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