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交通客运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长期存在着“黑车”非法上路拉客营运,严重扰乱客运市场秩序的问题。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严禁“黑车”参与客运市场,但一些“黑车”在我市从事非法营运已有近多年之久。特别是近期五一期间人流量加大,为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场所落实好相应的管控措施,但在交通运输行业人流量聚集地,疫情防控得不到任何保障,“黑车”非法营运却呈愈来愈猖獗之势。

交通道路运输参与者中正规出租车和无合法经营手续的私家车、面包车等从事营业性载客(即跨区域营运和非法营运)问题,是近年来交通运输领域整治的重点,也是市民反映最多、最强烈的问题。非法和违规营运(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正规出租车和“私家车”)是指那些未经过相关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审核许可,擅自在其它县区私自设点非法营运,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给疫情防控、交通安全事故等多方面造成重大的隐患。未取得相应经营许可而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客车。“私家车”大搞非法营运,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道路客运市场秩序,而且潜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客运交通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就吕梁市离石区而言,从事非法和违规营运的车辆多达数百辆,严重影响了吕梁市客运交通市场秩序。

近日,市民反映:“黑车”明目张胆拉客。在离石区世纪广场,贺昌中学校门以下路段,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非法运营车辆,其中有不少私家车,司机明目张胆地招揽生意。他们就站在台阶上大声地叫人招揽生意,“柳林柳林、中阳中阳,十五元、二十元一位”。这些‘黑车’司机毫无任何交通安全常识,有的甚至占用机动车道,违规停放非法载客,因紧邻市中心,且不足百米就是学校区域,在上下学,上下班高峰期,此处道路交通拥堵不堪,给市区的繁华地段带来了重大的交通安全隐患。社会各界多次举报反映这些地方的交通安全问题,但一直也无济于事,交通执法巡逻也流于形式,无法对“黑车”起到有效监管和取缔作用。市民们很是苦恼,怀疑监管部门涉嫌为其充当保护伞,为其“保驾护航”。



本网工作人员在现场停留了二十分钟,发现有好几名司机在附近“喊客”。他们的车子就停在附近。见有人过来了,就上前问一句“十元走不走?”工作人员数了下,二十分钟内,有四五位市民搭乘了这种“黑车”。调查发现,在我市有几个固定的地点占道拉客、揽客、非法营运的现象比较严重,分别是:世纪广场、汽车站附近、火车站附近、上水桥附近、吕梁学院等人流量大且聚集的地方。




“黑车”非法营运现象严重、相关部门存在查处不力、执法不作为等严重影响道路安全稳定的问题。
“黑车”的安全隐患很多,乘客图方便乘坐“黑车”,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首先,“黑车”司机没有受过从业资格培训,缺乏安全服务意识,疫情防控得不到任何保障,从不查看健康码、行程码、登记码等。甚至漠视交通法规,为了躲避检查,“黑车”司机闯红灯、逆向行驶等危险违法行为屡见不鲜,易引发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其次,为最大降低“黑车”上路成本,“黑车”司机经常私下购买未经过合格检验的二手车,甚至是报废车,这些车辆安全性能差,车容车况不佳,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再次,“黑车”司机身份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甚至发生车辆行驶半路后以言语、器械威胁乘客,恶意加价的行为。此外,“黑车”没有购买营运车辆意外险,一旦发生问题,多数人会选择现场逃逸,想方设法逃脱责任追究。



“黑车”非法营运为何屡禁不止,能长期生存?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交通运管部门的打击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处置“黑车”非法营运方面普遍存在轻罚代过现象;二是交通个别执法人员涉嫌保护伞在作崇;三是例行上路稽查缺乏制度化且各自为政。因此,我们强烈要求相关部门下足决心,打掉“黑车”非法营运保护伞入手,加大打击人流量聚集地“黑车”非法营运力度,查扣一辆重罚一辆,净化我市客运市场,维护广大客运业户的合法权益。

这些黑车在市区繁华地段如此公开霸道呼喊地拉客,难道吕梁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就没有听到、路过或看到吗?为何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打击取缔?使得“黑车”拉客、非法营运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请纪检部门介入严查监管部门涉嫌充当保护伞和失职、渎职的行为,为吕梁市民营造一个良好交通道路运输环境。
来源:百姓新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