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登乘火车头
飞 飞
![]()
我第一次登乘火车头实属偶然。是在80年代中后期,具体哪一年记不清了。
当时我在济南铁路分局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到泰安出差后返程,在站台上等车时,听到有人喊我。循声望去是从车头上发出的,定神一看是老同学张建业在向我招手。他坐在司机的位置上正值乘这趟车,热情邀请我到车头上去。
![]()
记得机车是东风4型双向车头的。我兴奋地登上了车头。坐在了老同学的旁边,充满好奇地看他操纵机车。这是我第一次登乘火车头,不免有些新鲜和激动。虽然干铁路十余年了,但上车头的机会是不多的。管理逐渐严格,上车头是需要《机车登乘证》的。这次是沾老同学的光了。前方的绿色信号灯亮了,见他推动手柄,列车稳稳地启动。
![]()
泰安至济南间的铁路是沿着泰山山脉西麓走的。呈现南高北低的坡度,是局管内坡度最大的一段线路。那时货物列车由北向南爬坡需要双机牵引。对于坡度坐在车厢内感觉不是很明显,但在车头上往前看,就有些惊心动魄了。列车通过界首站之后就是一路大下坡。张大车把手柄放在了0位,全靠列车的惯性向下滑行。还要不时地撂闸减速。我看速度表上的指针已经快速指向了100公里时速。车身有些轻微的横向晃动,我绷紧神经注视着前方。最惊险的是通过桥梁,有的桥梁没有护栏显得很窄。车头一瞬间就冲了过去,让人心惊肉跳。坡度最大的是炒米店到党家庄区段,就像坐了一个大滑梯冲了下来。我看张大车神情自若,稳如泰山。心里也踏实了些许。他25岁考上的正司机,当时是济南机务段最年轻的大车。他这时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了。
![]()
俗话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车头是力量的象征。火车司机是铁路行业中的代表性工种。我在铁路宿舍长大,邻居中有不少大车司机。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去开火车,驾驶着长长的铁龙好威武。虽然未能如愿,但现在能体验一下也心满意足了。
这趟车一路绿灯,中间没有停站。一个小时的车程,列车基本上是溜进了济南站。我和张大车开玩笑说要拿不少节油奖啦。他笑着说还有爬坡的时候呢。是啊,走下坡路省劲,上坡是需要更多付出的。
![]()
程小源:美文赏析
张建业大车或许早就忘了这个生活中不经意的细节,若他看到这篇美文,会感动的!他二十几岁就做了大车,如他的名字,这是建功立业的理想加他的智慧取得的荣光!
这篇文字好在真实写出了第一次坐火车头的心理感受,特别是下大坡一段的体验,是一般的非职业者无法体验到的,这感受独一无二,是真我的!文章在结尾处道出了一个上坡和下坡的费油和节油的常理,看似平淡,却值得深思。由此引申出一个人生的平衡性哲理,这就升华了。通篇在叙述上有汪曾祺散文的味道。作者的文字,无论诗歌,散文还是随笔,都有情感充溢在字里行间,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文因真而可贵,情因实而高雅。我将该文视为 “添乘” 篇的姊妹篇。
参阅《穿透夜色——夜行列车添乘记》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15746742058459_0.png]()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