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人的核心灵魂,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
创新是人的天然属性。
——孟国泰先生如是说。
2015年5月13日,孟国泰先生来到潍外(潍坊外国语学校)七年级1班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创育课”,以下为课堂实录。
孟先生:来到七年级一班,我很高兴。七年级一班现在不仅全校闻名,在海南和滨州的分校都知道你们了!你们是潍外的旗帜和标杆,你们是全校师生的榜样。为了让你们这面旗子高高飘扬起来,之前,我们开设了好多从个体出发的新课程,今后我们还要开设各种各样的新课程。今天,我们一起来开设一节“创新课”。
孟先生走到黑板前,指着“课堂目标”说:
这是我们这节课的课堂目标,我来起个头,大家来齐读一下。
全体同学:1、创新的意义;2、创新的途径(重点)。
孟先生:一个民族失去创新,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固步不前,失去生机活力,成为一个被人压榨的民族。一个国家失去创新,国家就开始老化腐朽,被其他国家所超越。一个人失去创新,就会变得墨守成规、守株待兔,最终画地为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请各位同学先独立思考一分钟,再与对子交流,最后小组交流,完成任务后,请各小组长起立发表小组内对“创新”的理解,现在开始!
全班同学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
孟先生:请各组代表起立并发表你们组的观点,从昊雯开始吧!
管昊雯:我们组觉得,创新是大胆,大胆地尝试别人不敢尝试的事情;是独出心裁!是从前人的经验中取其精华,在这一层面上,有一个更高、更好的创新!
(掌声响起。)
刘峻臣: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是创新的本质。
(掌声响起。)
孔维萱: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掌声响起。)
袁兆阳:创新能够推动科技发展,激起人们探索自然与社会的欲望。
(掌声响起。)
韩浩然: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民族之崛起而读书!
(掌声响起。)
丁子涵:做别人没做的事,创造别人没想的事。如果没有创新,我们的国家就没有改变。
(掌声响起。)
杨雅晴:创新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使我们有更多新的发现。
(掌声响起。)
马玉卿: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登上更高的巅峰。
(掌声响起。)
秦兆阳:创新是人类的希望,它能使我们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亡的根本。
(掌声响起。)
孟先生:各小组长说得都非常好,我很久都没有这样的感觉了,一来到七年级一班这种感觉又回来了。下面来看下一个目标,创新的途径。让我先来抛砖引玉一下。历史课本上说,人类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是人能制作工具和使用工具,但是这种说法被西双版纳的一种小棕熊推翻了!小棕熊会把一根树枝的一头用牙咬成尖的,这是制造工具。然后把咬尖的树枝捅进马蜂窝沾蜂蜜,这叫使用工具。最后把沾满蜂蜜的树枝捅到蚂蚁窝里,沾蚂蚁,最终享受了美味的一餐。小棕熊会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那么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创新!动物在制造工具时,是从0到1的过程;人在制造工具时,不仅是从0到1,更是从1到10、到100的过程,人会在创造工具的基础上创新!而动物只会一味的重复!我们潍外的一个孩子对我说,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你做不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但是时代已经进入现代,我们现在倡导民主、平等、自由,所以我认为,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另一个孩子对我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认为,这仅仅只说对学习过程的三分之二,真正的学习是什么?是“学、思、做”三位一体!另外的三分之一就是“做”!学了、思了,不去做,学习还有何意义!所以说,这句话应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则不做则废!创新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大胆质疑!现在我说一句话,请大家看一看有没有问题,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个体先思考,再到对子交流,最后小组讨论选择一位表达得最好的在全班分享。好的,现在开始!
全班同学进入思考讨论的环节。
三分钟后,各组组长起立发言分享。
管昊雯:我们组同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观点。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有一个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孔子曾经得到一个宝珠,上面有九个孔,另一端只有一个孔。有一个人让孔子用一根线穿过宝珠,孔子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出办法来。于是便请教乡下一个织蚕丝的妇人。妇人把线系在蚂蚁身上,在宝珠的另一边涂上蜜,蚂蚁便闻着蜜味把线穿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你的知识多么渊博,无论你是个农民还是个智者,在知识的海洋里,总有你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别人就可以成为你的老师,当然你也可以成为他们的老师。
(掌声响起。)
孟先生:我是赞同的。有没有反对这种观点的?
杨雅晴:我们组是不赞同的,因为我们组有一个组员是这样提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人行’它是指很多人在一起,里面肯定有我的老师。但是我们认为自己也可以当作自己的老师,自己教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好老师。
(掌声响起。)
孟先生:我是赞同这种说法的,当然,你说的这个也是可以的(对管昊雯说。)但是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我是赞同她(杨雅晴)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里的三人是指多个人,我们学校提倡自主教育: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完善自己,自己超越自己。我觉得我就是最好的老师,你(管昊雯)可以反驳我。
管昊雯说:“在知识的长河中,你有不会的问题怎么办?当然,你可以自己做自己的老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别人的帮助,会让你在自己的基础上又更高的改变和创新,你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像我们小组合作一样,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这样可以让你有一个更大的跨越。”
(掌声响起。)
孟先生:我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人行也有我师焉。你们两个说的角度不同,她(杨雅晴)是从一个角度说的,你(管昊雯)是从另一角度说的,你们说的并不矛盾。她(杨雅晴)的意思是自己很重要,自己也是好老师。今天没有结论,只要争论。
(掌声响起。)
孟先生:这节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可以抽课间或者班会课在进一步讨论这些话题。我们的讨论,不为讨论出正确的答案,但这样的质疑,可以激发我们思维的活跃性。希望今后会有更多机会开展这样的讨论,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思维品质。
记录整理:刘学顺(时任潍坊外国语学校七年级1班班主任)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