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要崩溃了,我是不是在家里呆出精神病了?”一位名叫安迪的微友,发来一条微信。
“怎么了?”我正在电脑上浏览网页,看到这条微信,赶紧回复。
“我是一名外地在长春打工的大学毕业生,自己租房子住,刚刚在一家公司找到工作。进入3月份以来,长春发生了新冠疫情,我租住的小区被封闭管理,居家隔离已经有20来天了。最近,我的心情糟糕透了,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整天一个人在家里胡思乱想,快把自己折磨死了。”安迪在对话框里,打出了几个哭泣的表情包。
“能再具体说说你的情况吗?”
“自从疫情居家隔离以来,我每天除了下楼做核酸检测,基本不怎么下楼。我害怕被传染,看谁都像新冠肺炎感染者,感觉到处都有病毒存在,看见来人我就躲得远远的,一旦双手不小心碰到哪里,赶紧从兜里拿出医用酒精进行消毒。从外面回到家里,脱下的衣服、鞋子,必须用酒精消一遍毒。不这样做,我就感觉不放心。我现在,每天兜里必须随时带着一小瓶医用酒精,要不然就非常害怕,没有安全感。最近,我们隔壁小区出现一例阳性患者后,我更加害怕。一听见大喇叭喊:“下楼做核酸”,我就胆战心惊,等检测完毕,过几个小时后,我三番五次查看手机里的核酸检测结果,害怕自己被查出是阳性,直到检测结果出来,显示的是阴性,我这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等再一轮核酸检测,我的心情还是如此。每天提心吊胆,吃不好、睡不好,这些日子,都瘦了好几斤了。父母在外地,也经常给我打电话,我也不敢告诉他们,怕他们为我担心。呆在家里,每天吃、喝、拉、撒、睡,卧室、厨房、客厅、卫生间,刷着抖音、看着朋友圈,一天天焦躁不安,无所事事。我怕过几天疫情结束后,我都跟这个社会脱节了。老师,我是不是得精神病了,我感觉自己快疯了!”
“首先,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没得精神病,这一点你可以放心。精神病患者无自知,出现幻听、幻视等幻觉,并且情感混乱,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没得精神病就好,我怕继续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会得精神病。”
“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焦虑、恐惧等一些负面情绪,属于正常现象,大部分人都会有,只是程度不一样。你一个人居家隔离,身边没有个可以倾诉的人,自己一个人整天胡思乱想,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不过还好,你能想到找个心理咨询师来疏导。如果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长期发展下去,容易得心理疾病。”
“老师,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摆脱这种自我心理折磨?”
“首先,你没事的时候,可以多看一些关于这次新冠病毒的科普知识和如何科学防疫的文章,网上很容易就能搜索到,做到科学防疫,这样可以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恐慌。目前我国多地暴发的疫情,都是奥密克戎BA.2引起的,它虽具有隐蔽性极强、传播力极强的特点,但致病率是有所减弱的。只要我们充分做好防护,配合政府有关部门防疫要求,就能有效阻止病毒传播。况且,疫苗在降低重症和死亡率方面,非常有效。打过疫苗后,可以有效避免感染后病情加重。你打过疫苗了吧?”
“老师,我打过疫苗了。”
“正常的居家消毒是有必要的。出门戴口罩,不聚集,做核酸保持两米距离,这些都是常识。可用消毒湿巾、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等对门把手、扶手、钥匙、手机等物品进行表面擦拭消毒。使用酒精一定要注意,酒精是易燃易爆品,一定浓度的酒精含量,遇到火源便有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等灾害,偶尔适当使用酒精消毒即可,没必要三番五次反复消毒。”
“老师,这一点我倒是疏忽了,我再也不敢像以前一样反复使用酒精消毒了,万一造成火灾,殃及楼上楼下邻居,那后果可是严重了,想想都后怕,我还有抽烟的习惯,这样更不安全。”
“你只不过是有些过度恐慌、焦虑,问题不大,在疫情面前,谁都会有些负面情绪,你不必把心思聚焦在疫情上面,趁着有此闲暇时间,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看看有益的书籍,精进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自己的人生做进一步规划,每一种人生经历,都是一种历练,学会从中汲取营养,强大自我。疫情终究会结束,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人生。”
“老师,您说得对,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不都得面对吗?何必整天自己吓唬自己呢?浪费了这许多大好时光!”
“目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只要咱们积极配合政府防疫要求,相信解封很快就会到来,你自己调整一下情绪,可以适当做一些放松训练,网上有此类的视频。或者多做一些运动,比如仰卧起坐、原地慢跑、俯卧撑等,增强身体免疫力。也可以趁此机会学学厨艺,将来找对象,有一手好厨艺,会征服女孩子的胃,从而俘获女孩子的芳心。”
“老师,说到女朋友,我还真有一位意中人。我在南方长大,在长春读的大学。父母的意思,让我大学毕业后,回到他们身边工作,可是我心仪的女孩子毕业后留在了长春,我舍不得离开她,所以才留在长春没回老家。因为毕业后去留的原因,一直没跟她表白,我也感觉到她对我有好感,经您这么提醒,我感觉自己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了,我应该振作起来,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包括爱情。我不能错过机会了,我要向她表白,我爱长春这座城,因为这座城里有我爱的人。社区群里在征集志愿者,明天,我就报名申请去当一名志愿者,为大家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突破自己的格局,省得在家里憋得实在太难受了,没事净瞎寻思。”
“安迪,此时此刻,你已经战胜自己了,真为你感到骄傲,如果你真要去当一名志愿者,一定要科学防疫,保护好自己。”
“知道了,老师,为了我心爱的人,我也会保护好自己的,您就等着吧,等着我不断向您报告好消息。”
说着,安迪给我发来一连串加油的表情包。
“好的,等疫情过后,吃你的喜糖!”
“好的,谢谢老师!”安迪发来一个大大的笑脸。

作者简介:
于艳秋,女,笔名:笑弯的月亮。心理咨询师,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长春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在《关东诗人》《2016 微信诗词精选》《松原诗词》《松原日报》《汉江诗歌》《四平日报》《今科学》《五月》《北斗诗刊》《澎城诗派》《吉林名人》《现代营销》《花开的声音》《我们一起走过》《艺点文化》《诗情“化疫”致敬英雄》《黑土地》《相思红豆》《中国战役诗》《女人坊》等纸质刊物以及网络公众平台上发表诗歌、散文、科普童话、纪实文学百余篇。尤其是近两年来,先后采访25多位高校校(院)长,撰写人物报告文学发表在吉林省级期刊《现代营销•信息版》杂志头题,数十万字。作品多次获全国、省、市文学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