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青海湖乡积极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党建+市域社会治理”为抓手,构建“党建+123458N”综合治理新模式,强化基层治理,全面提升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强化责任落实,打好“组织牌”。青海湖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政法委员为副组长,各包村领导、综治干事、派出所、司法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各村、各站所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到村(站所)、责任到人;各村成立以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村警、网格员、片长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切实将工作力量建在一线;每月召开“青海湖乡维稳及矛盾纠纷排查分析研判会”,从而保证做到各村、各站所“信息联通、人员联动、资源联享、矛盾联化”的“四联”综合治理新模式;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各站所、各村年中督查、年终考核中,与党建等重点工作同安排、同步署、同落实、同考核。夯实思想根基,打好“学习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活动等,切实把党组织引领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引领党员、干部、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凝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思想共识。通过每周一学习例会、党委中心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组织学习,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西藏工作会议精神等指导性文件精神和会议精神,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建章立制,打好“规范牌”。依托乡综治中心建立网格化社会综合治理中心,构建以中心为枢纽、以网格为依托、以数据为支撑、以多网融合为保障的指挥调度平台,年内利用综治中心共调解矛盾2起。推动派出所与乡综治中心信息共享,实行“雪亮工程”社会面监控系
统、综治视联网、远程接访(调解)系统等多频合一,切实把社会治安防控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开展重大社会问题风险防范化解行动,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动态预警、联动处置、分级管理、一人一策等机制,探索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会商机制,提升源头预防能力。整合工作力量,打好“队伍牌”。通过乡党委牵头,派出所和司法所举行每年一期人民调解员培训班,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为导向,培训人民调解员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升村警队伍业务素质,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制定完善《青海湖乡网格员职责》机制,充分发挥全乡33名网格员作用,做到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收集的信息员、政策宣传的宣传员、矛盾问题处理调解员;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压实驻寺指导员队伍工作职责,签订《驻寺指导员工作责任书》,明确全乡3名驻寺指导员工作职责,严格落实《驻寺干部值班备勤制度》《僧人请销假制度》。创新服务举措,打好“管理牌”。构建“党建+123458N”综合治理新模式,制定《青海湖乡自德双治积分银行实施方案》,与各村党组织、派出所、司法所有效衔接,设置社会治安、公益美德、乡村建设、家庭积分、惩罚扣分“五大积分”类别,以户为单位进行积分考评,逐步探索实现村民自治,营造长治久安的良好社会氛围。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要求贯穿于整个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中,通过织牢网格,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因地制宜细管理,用实际行动建起基层治理网络。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期间,网格员充分利用“网格化服务”手机平台和网格员微信管理群,及时向入户调查人员提供了相应的数据资料,并通过微信群通知各村农牧民群众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为快速、准确的开展入户摸排工作奠定了基础。
编辑:白延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