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故事“添彩”。乡村振兴一直是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乡村振兴需要文化引领,文化也是乡村振兴的最终成果体现。3月10日,春意盎然,余杭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梁易、名誉主席丰国需携余杭区民协会员走进余杭区瓶窑镇长命村开展“打造特色故事,助推文化建设”活动。

长命村位于五千年良渚文化遗址脚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长命村有许多精彩纷呈的故事素材。比如‘长命’村之名,就来自于小康王躲避追兵‘藏命桥’的传说。”长命村村委会书记费国芳说道。“在这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下,村委决定与余杭区民协携手打造‘故事特色村’,希望通过一个个流传在村里的精彩故事,让村民们更了解我们的家乡,也让外界了解到长命村的优秀文化。”

余杭区民协主席梁易围绕“如何展现长命村的特色,怎样才能让长命村在全区那么多乡镇中独树一帜,体现长命村独特的历史、文脉、个性和特色”展开讲话。她提出,故事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序地推进。在她的心里已有对长命村打造故事特色村的规划图景,“今天做的工作,是整个方案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通过采访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贤,收集故事素材,并以此进行故事创作。”

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获得者、优秀故事作者丰国需则以故事的角度讲述了他与长命村的缘分。他认为长命村打造故事特色村是一个有远见的想法,展现了长命村乃至余杭的故事特色风貌。

接着,余杭区民多位故事作者采访长命村当地的老领导、乡贤,对故事村的建设进行深入探讨。
“长命村是名副其实的‘故事村’,我们都是听着这一带的故事长大的。”当地的老乡贤告诉大家长命村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故事在这里流传,具有丰厚的故事资源。

余杭区民协会员徐永忠认为,长命村“长命桥”的故事在余杭几乎家喻户晓,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故事要不断加工、进步,紧跟时代的步伐,“可以以长命桥的故事为代表,创作出一批批属于长命村的符合新时代特色的故事。”

“毗邻良渚文化遗址的长命村打造故事特色村意义重大,应与良渚文化紧密结合。”民协会员陈宏以长命村的地理位置为思考,认为要将故事特色村和良渚文化相结合,同时注入人才力量,鼓动青年不断创作,深化长命村民间故事创作的队伍。

打造故事特色村是与会成员共同的愿景,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随后,余杭会员与当地乡贤一对一交流,现场挖掘故事资源。


( 来源:杭州市余杭区民协 / 文字:于昕 / 图片:沈佳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