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儿时那个“打乒乓球”的峥嵘岁月
文/秀臣

每个人一生都会有值得津津乐道的业余爱好,尤其是童年中产生浓厚兴趣的东西,可谓是没齿难忘。说起我孩提时衷情的业余爱好,恐怕是非乒乓球莫属了。小小的银球不仅见证了一个时代传播友谊的历史印记,让几多的华夏儿女扬眉吐气,也伴随着我五十五载生活岁月的每一步,结下了日久弥深的乒乓球情结。
我是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代人,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不但物质生活相当匮乏,而且,文化体育活动也是相当的贫瘠。不像现时代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花样繁多的物质条件及其体育运动项目。最多的就是男孩子砸砸“毛驴”、抗抗拐、扇扇“洋画”(用纸张叠的纸板,有的地方叫“扇皮张”),女孩子跳一跳绳、踢踢毽子,也就权当是做些健身运动了。
“忽如一日春风来,大街小巷银球开”,七十年代初叶,中国乒乓球威震四海,乒乓外交也架设了对外交往的桥梁,乒乓球世界冠军庄则栋、梁戈亮俨然成为时代的符号和国家的民族英雄。一时间小小的乒乓球就上升为中国的国球,八亿神州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打乒乓球热潮。当时我就读的济南砖瓦一厂职工子弟小学自然也不甘落后,学校在每排教室前面都用砖块、水泥垒砌了一座乒乓球台,以便让同学们课余和放学后能够纵横乒坛,挥拍厮杀,期待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乒乓健儿,去实现为国争光的宏图伟略。

那时,囿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学校的乒乓球台是水泥制造的,而我们这些乒乓球迷们的“装备”也是十分的简单,球是几分钱一个的塑料球,打在坚硬的水泥台子上不仅不太起球,而且发出“噗”、“噗”的声响;乒乓球拍那更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有三合板做得,纤维板裁得,更“雷人”的是有同学干脆拿一块薄铁板用小钢锯锯成乒乓球拍样,也能把球打得神愁鬼叹,出神入化。假若有一天能够用真正的乒乓球拍来挥洒一番,无疑是像吃上一顿美酒佳肴般悠哉、乐哉!同班的同学小海缠着妈妈花了五毛二分钱买了一只贴海绵的乒乓球拍,让一班同学好生羡慕,一段时间像一群苍蝇般围绕着他转悠,大有众星捧月之热闹,说到底无非是想着借他的拍子一试身手罢了。
说起来今天看来就是个笑话,随着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学校现有的几个乒乓球台已经难以满足大家伙的需求,小伙伴们也经常为抢台子争执不休且大打出手。我们教授语文的班主任席老师就想了个妙招,让争夺激烈的双方同学“爬黑板”,比赛默写成语解释,结果一向语文水平比较高的我,往往都能站到上风,一个生词兼成语“斩钉截铁”就让我轻松打败了那些“乒乓球”对手,赢得了课余占用乒乓球台的“特权”,当时,把被我比下去的同学恨得牙根直痒痒,然而,也只能无奈地袖手旁观而望“台”兴叹了。
随着我乒乓球技艺的长进,感觉到在水泥台子上打球不过瘾了,渴望到木案乒乓球台过把瘾的念头油然而生。可在当时的条件下寻觅有乒乓球木案的单位真乃凤毛麟角,后来,小伙伴们打听到我家所居住的工厂宿舍旁,有个单位放置建筑工具的房屋,里面就锁着一台正牌乒乓球案,这样的好消息顿时令我喜不自禁,欣喜若狂,意欲早日进去痛快过把打乒乓球瘾的迫切,让我做梦都梦见自己挥拍斩杀的情形,那滋味比等待新媳妇娶进门都要迫切!
终于等来了工厂的休息日,我和家里的弟弟从放建筑用品的仓库破损的窗户里钻进去,开始了我们运筹已久的“宏伟”计划。我们借着昏暗的光线一看,不觉倒吸一口凉气,乒乓球台之上堆满了和灰泥墙用的麻刀(棕丝),搬掉它对我们这两个人均不到十来岁的小屁孩,确是一件份量不轻的力气活,但是,那时的孩子即泼辣又不惜力气,再者面对如此高档乒乓球案的诱惑,又岂能半途而废呢?于是,我们就发扬“一不怕脏,二不怕累”的精神,紧张忙碌半个多小时,顾不得汗流浃背,也不在乎蓬头垢面,来了个“愚公移山”把麻刀山给搬了下来。而后,我们用破布擦了球案,支上几块砖头,一场激烈的乒乓球对决就上演了。我俩你来我往,勾、消、旋、切,把平时的那点打乒乓球看家本事都尽情施展出来,忘却了时间也不顾及饥渴,你赢一局我输一盘,打了个昏天黑地,难分伯仲,直打到乒乓球开裂,我俩胳膊酸痛难耐才偃旗息鼓,带着万分的喜悦和满足打道回府了。
又过了一周的时间,我联系众热爱乒乓球运动的小伙伴想再过一把打球瘾时,却遗憾地发现原来能够供我们爬进爬出的建筑物仓库的窗口,被用钢筋封了个严严实实,再想进去打球的愿望也彻底破灭了。然而,这次打乒乓球是我最惬意幸福的一次,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留存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后来,长大成人的我参加了工作并成家立业,挥拍如雨的机会日渐寥若晨星,但对乒乓球运动健身的热情却丝毫没有湮灭。电视屏幕有乒乓球比赛我是最为忠实的观众,有中国球员参赛的世界级赛事,我又成为编外的拉拉队员;单位里组织乒乓球比赛我是逢赛必报,其球技和拼劲也不减当年,虽然单位乒乓球爱好者如云也不乏许多高手,但重在参与不在获奖,对这项健身运动的挚爱和经年以来不变的情结,让我重温儿时的那段温馨与梦想,同时,参与乒乓球运动和比赛也使得我疏松筋骨,通络活脉,身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和松懈,不失为一种最佳的强身健体的灵丹妙药;每次打好一个球,赢得一局分,都是对自我毅力和意志的磨练及考验,它教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也增强了我乐于攀登人生峰顶,敢于在进取中获得成功的自信心与心理素养。
出于对乒乓球健身运动的挚爱,我的生命总会有被小小银球一线牵的情愫缠绕。记得一次久未谋面的一位好友邀我共述别后情谊,朋友本意是热情招待来个一醉方休,我却很不买他的面子,言称:请客吃饭莫如请人锻炼。在他所居住的大众广场上让他破费银两,请我们赴会的朋友们打起了乒乓球,没承想,这位从交通院校毕业的小老弟竟然也是个“乒乓迷”,居然也能和我这老乒乓球“高手”打个平手,看来喜爱打乒乓健身的有识之士大有人在呀!不过,这位小老弟长期以来,还为欠我一顿饭局而耿耿于怀,但也对打球没有输给我而喜不自胜。
一个人的生活爱好会很多,健身的方式方法也是花样繁多,但我已然把热爱乒乓球运动健身,铭刻在生命的每一段历程中,融汇在生活的岁月长河里。中国乒乓球队是我的牵挂,张怡宁、马琳等乒乓国手是我追星的终极目标。虽然说受年龄、条件有限制约,我不可能时常从事乒乓球项目的健身锻炼,但我会捕捉每一次难得的机遇,在乒乓球台挥洒自如,找寻旧时的梦想。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