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几天接待了一位女求助者,40岁,无业,有一个上大专的儿子。
自述:“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去外地打工,把我交给爷爷奶奶照顾。那时候我才三、四岁,每逢节假日,大爷和姑姑的孩子来到家里,爷爷奶奶就给他们做好吃的,姑姑的孩子经常欺负我,总是骂我是没人管的野孩子,让我滚蛋,到现在我都记得当时的情景。我姑姑的孩子也是女孩,比我大两岁,她经常骂我:‘没教养,父母不要你了。’爷爷奶奶听到姐姐骂我,也不责备姐姐,反而说我:‘不懂事,姐姐好久不来家里,也不知道谦让,难怪姐姐说你没教养。’现在每每想起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的事,就恨爷爷奶奶偏向,不爱我。八、九岁的时候,父母把我接回了自己家里,父母给我的印象就是无休止的吵架,也不知道怎么照顾我,更不知道过年过节给我买新衣服,我学习成绩不好,父母经常骂我说:‘为了你上学,我们出去打工容易吗?家里活都不让你做,你还不知道好好学习,考不上高中就不要读书了。’从此以后,我恨起了父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我逐渐长到了十八岁,父母开始给我找婆家嫁人了。我的男人也像我父母一样出去到大城市打工了,就让我在家抚养儿子,儿子到高中后,为了让儿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举家搬到了城市里住,在儿子的学校附近买了新房。儿子也很争气,考上了大专,丈夫还是在工地打工,每天早出晚归。有一天儿子哭着回家,说女友跟他黄了,儿子边哭边埋怨我们家里太穷,给他买不起房子和车,难怪女友跟他分手。听了儿子的报怨声,我就恨自己,没有找到一个有钱的好丈夫,丈夫也是经常回家打骂我,我越来越恨他了,我怎么找了一个这样窝囊废,我这辈子算完了。我哭了几个月了,才来找你咨询。”
我问:“你小时候父母出去打工,给你放到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怎么对你不好了?”
求助者说:“爷爷奶奶不管我,也不给我做好吃的,逢年过节大爷和姑姑领孩子来,就给他们做一大桌子好吃的。姑姑家的姐姐还经常欺负我,让我滚蛋,我往哪里滚蛋,父母都上城市打工了,我感觉自己没有家了,那时,我欲哭无泪,爷爷奶奶反而还说我不懂事,我怎么不懂事了,就是他们看我父母没在身边都欺负我。”
我问:“平时,你在爷爷奶奶家都吃什么?爷爷奶奶和你吃的一样吗?”
求助者说:“平时都是奶奶做饭,早上奶奶做好饭我吃完饭就上学去了,放学后我写作业,奶奶做好饭就喊我一起吃饭,我们吃的都是一样的。”
我说:“那你又怎么说你大爷和姑姑领孩子来了,你爷爷奶奶才给他们做好吃的呢?你大爷和姑姑都什么时候去你爷爷奶奶家呢?”
求助者说:“大爷和姑姑带孩子都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来爷爷奶奶家,我父母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家待几天。”
我说:“过年过节的时候亲人团聚,爷爷奶奶高兴做一桌子好菜也是正常的,人之常情,你常年在爷爷奶奶家生活,吃家常便饭也是正常的,谁家能天天像过节一样大鱼大肉的吃呢?所以说,你爷爷奶奶并不是偏心,你大爷和姑姑领孩子来看你爷爷奶奶恰好是节日,做好吃的是正常的事。”
求助者说:“我对吃的不太计较,就是总觉得爷爷奶奶偏心,向着姑姑家的姐姐,所以我对他们才有意见的。”
我说:“你姑姑家的姐姐也是孩子,她和你说什么不应该计较,更不应该把怨气转到你爷爷奶奶身上,你在爷爷奶奶家生活了八、九年,你又为爷爷奶奶做了什么?帮他们干活了吗?”
求助者说:“我父母把我放到爷爷奶奶家,让他们抚养我,又没让我去帮他们干活,我那时还小。”
我说:“七、八岁的孩子完全可以帮助爷爷奶奶烧火、收拾房子、喂鸡、喂猪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你什么都没有做,还报怨爷爷奶奶,那时你爷爷奶奶多大岁数了?身体好吗?”
求助者说:“那时爷爷奶奶六十多岁,爷爷经常咳嗽,奶奶也经常腰痛。”
我说:“爷爷奶奶身体都不好,还每天下地干活,还给你做饭吃、照顾你,你大爷和姑姑来家里,也都是让你爷爷奶奶做饭吗?”
求助者说:“大爷和姑姑来家里,姑姑做饭、大爷陪爷爷聊天,每逢过年父母回来,都到爷爷奶奶家团聚,那时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我说:“每逢过年过节,你大爷和姑姑以及你的父母来看你爷爷奶奶,他们都是空着手来的吗?”
求助者说:“他们都会给爷爷奶奶拿很多吃的、用的。”
我说:“你父母和你大爷、姑姑来爷爷奶奶家,为什么要拿很多礼品呢?”
求助者说:“因为爷爷奶奶是长辈吧!”
我说:“过年过节晚辈看望长辈,务必要拿很多礼品以示孝敬,这也是一种感恩的方式,因为父母把孩子养大不容易。现在孩子成人了,挣钱了,就应该经常回去看望父母,陪父母聊天,看看父母家缺什么。你都40岁了,你爷爷奶奶还健在吗?”
求助者说:“我爷爷奶奶都不在了。”
我问:“你结婚几年了?”
求助者说:“我结婚二十多年了,孩子都二十岁了。”
我问:“你都结婚这么多年了,你爷爷奶奶健在的时候你经常回去看望他们吗?”
求助者说:“我就回去看望爷爷奶奶两三次,还是父母非让我去看望他们。”
我说:“你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你爷爷奶奶饿着你了吗?不按时给你做饭了吗?冬天不给你做棉袄吗?冻着你了吗?”
求助者说:“没有饿着我,也没有冻着我,奶奶按时给我做饭,冬天给我做新棉袄穿。”
我说:“那你为什么不知道感谢爷爷奶奶呢?为什么总记得爷爷奶奶说你不懂事的事情呢?你就没想过是自己不知道感恩吗?你和你丈夫结婚后,就没有出去打工吗,你都在家里做什么?”
求助者说:“我丈夫出去打工,我在家里照顾孩子、做家务。”
我说:“你孩子都二十多岁了,还需要你照顾吗?你孩子上学的时候,你就应该也像你丈夫一样出去打工,怎么能让你丈夫一个人挣钱养全家呢,就不知道为你丈夫分担家里的经济压力吗?”
求助者说:“我在家里都待二十多年了,我什么也不会,怎么出去打工?”
我说:“你在家待二十多年了,你没有什么技能,完全可以去饭店做服务员,或者做保洁之类的工作,一个月怎么也能挣两、三千元,也能为你丈夫减轻一些工作压力。你丈夫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求助者说:“我丈夫一个月能挣八千多,不然我们怎么能在城里买房子,还得供孩子上大学呢!”
我说:“你丈夫一个人挣钱养家,你又不出去工作,怎么能天天报怨自己倒霉,没找到一个能挣钱的丈夫呢?你这样报怨,你丈夫的心情能好吗,难怪他喝酒骂你,你知道你丈夫在工地打工多么辛苦吗?”
求助者说:“我只关心我丈夫每个月给我多少钱,不太关心他在工地做什么工作。”
我说:“在工地打工非常辛苦,连吃饭都在外面,你丈夫这么辛苦,你怎么能报怨他呢?你孩子和女友分手了,那是正常的事,孩子又怎么能报怨父母不给他买房买车呢?他不知道他爸爸每月才挣七、八千吗?家里的经济情况他不清楚吗?你孩子都是成年人了,大专都快毕业了,为什么就不能自己上班后努力工作,买房买车,非得指望着父母给他买房买车,你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不知道感恩,他爸爸在工地工作那样辛苦,他都不知道心疼爸爸,反而还报怨他爸爸挣不着钱,不能给他买房买车,他怎么不想想自己毕业后挣更多的钱孝敬父母呢?这样的孩子像你一样,不知道感恩。”
人不知道感恩,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没良心”的人。这样的人遇事都找别人的原因,不从自身上找原因,是典型的“外归因”。
求助者过了几天后给我打电话说:“我回去想了几天,老师您说的对,我爷爷奶奶那么照顾我,我还怨恨他们,真是不应该,我结婚后一直在家待着,我丈夫一个人去工地打工养活我们全家,我又怎么能报怨他呢?每天不给他好脸子看,他能不生气吗!难怪你说我不知道感恩。昨晚我和丈夫聊了一次,我对丈夫说:‘感谢你这么多年为家里的付出,我还报怨你真不应该。’我丈夫听了这话之后高兴地对我说:‘你早这样,咱俩就不会吵架了。’我现在出去找了一份保洁工作,中午还管饭,我心情好多了,我们夫妻也不吵架了。做人真得知道感恩,感恩心情好,报怨心情坏。”
大家有时间看看我写的心理学畅销书《半熟家庭》吧,书中有对这样个案详细的论述。

作者简介:
金义老师,畅销书《半熟家庭》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高级催眠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景再现法发明人,多对一咨询技术发明人,解题式心理咨询技术发明人,曾经在多个国家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具有24年临床实战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