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张润东、曲辰婧、柴双
王世广,男,59岁,中共党员,1981年参军入伍,1998年从部队转业进入公安队伍,现为驻马店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金山派出所民警。
从部队热血青年到一心为民的人民警察,从一名新警到历练成为一名扎根基层任劳任怨的老警,变化的是戎装的颜色,不变的是对党忠诚的信念和一腔无私奉献的热血。他先后荣获过个人三等功、治安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从警24年来,他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以一颗赤诚之心诠释着人民警察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工作紧张开展。面对疫情,王世广主动请战,甘当先锋,任劳任怨。牢固树立“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责任”工作理念,把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努力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等重重困难。同天使白、志愿红等逆行者,共同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始终抱着“人民至上”的牢固信念,拼尽全力阻击疫情,为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守疫情最前线 身先士卒铸忠诚
“爷爷,你在哪里呀?你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
“爷爷,今天楼下有好多穿着白色衣服带着口罩的人,爸爸说最近都不可以出门。”
“爷爷,我今天看电视说外面有很可怕的病毒,你有没有戴口罩?”
“爷爷,我想你了。”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全国各地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市疫情防控指挥工作组也在全市设置多个隔离点。得知疫情消息,即使已经到了临退休的年纪,王世广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主动向组织申请到疫情防控一线去。
“我年龄大了,子女都能工作,我没什么牵挂,让我上吧!”
根据工作安排,王世广与同志们一起参与了隔离点疫情防控,每天24小时吃住在隔离点,连续数日没有回过家。年幼的小孙女想爷爷时,便通过爸爸妈妈手机里的微信语音跟爷爷说话。
为扎实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王世广所在的隔离点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明确了分工,建立了安保制度,制定了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专门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微信工作群。王世广每天认真听取隔离人员意见建议,就如何更好地做好被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保障和沟通安抚,积极向上级进行反映,并每天向上级部门通报隔离、转运、核酸检测、解除隔离等相关情况。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执行力,王世广真正做到了“零失误、零事故”,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做好被隔离人员隔离期间各项服务保障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也为分局圆满完成隔离点安保任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21年12月,“奥密克戎”病毒再次袭来。王世广需要按照安排到辖区各个隔离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他认真对每个隔离点的安全设置、消防隐患进行每日排查,对安保人员开展培训,每天与隔离点负责人碰头,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和业务指导,在此基础上还积极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一起负责消毒、清扫垃圾、视频巡视、登记汇总,记录身体情况和行动轨迹等。
“注意喝水,保持通风,天冷一定要穿好衣服,防止着凉”,王世广每到一处隔离点,便要重复叮嘱一遍。他的认真负责与真诚关怀,温暖了隔离点的每一位被隔离人员和工作同志。
口罩背后也有他的疲惫,但他时刻提醒自己要从容、淡定、坚毅,努力将疫情防控做到尽善尽美。他常说:“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虽然大家因为疫情被隔离,但是依然要让大家能感受到政府满满的爱。”
春风化雨疏导,用心用情解难题
在隔离点,王世广一方面要维持隔离点的秩序,另一方面还要随时了解隔离人员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由于被隔离的人员来自不同地方,形形色色,人员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面对隔离时有人主动配合,也有人不解、质疑、甚至惶恐。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和五花八门的问题,王世广主动成为“心理咨询师”、“矛盾调解师”,随时与被隔离群众进行沟通,做好解释工作,耐心安抚群众情绪,一个个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

“警察就是一面旗帜,有王警官在这里,我们工作起来心里踏实多了”隔离点的其他工作人员这样说到。
2022年1月6日晚上22时许,一名从禹州到驻马店的男子,在接到虚进行集中隔离的通知后情绪激动,拒绝配合。王世广将人情关怀、法理案例、心理疏导集于一体,对该男子进行劝说教育,从政策上宣讲、从思想上引导,从情感上感化,慢慢地解开了男子思想上的“疙瘩”。随后男子积极配合,顺利完成隔离。
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言壮举,但是他的努力和坚守,凝聚了战胜疫情的磅礴能量,为构筑“疫情不退,警察不退”的铜墙铁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用实际行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在战疫的淬炼中展现着自己过硬的党性修养。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这是公安对社会的担当,更是民警的责任和义务。头顶警徽,一身正气,忠真智勇,奉献为民。”这是王世广最真切的心声,更是他从警生涯的终生价值追求。(郭华宾 胡霞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