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淄博地区“战邮通信”
李圣喜
我在1985年至2006年期间,曾先后参与淄博邮电志和博山邮电志的编纂工作。手头上有一些淄博地区战时邮政通信方面的资料。对当时淄博地区战时交通邮政通信情况有所了解。每当我想起那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确保我党、我軍及人民群众的邮政通信安全畅通,而英勇献身的英烈们,心情总是难以平静。
战邮通信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时期,我党建立的地下通信机构和邮政传递工作。在战争期间,为了及时沟通和确保山东各解放区的通信联系,1942年2月7日,在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沂蒙山区抗日根椐地沂南县双泉峪子村成立了山东战时邮务总局。它是全省战邮
抗战初期,省内各解放区并无邮务通信机构,只有少数武装交通员为部队、机关传递公文秘件。自I940年起,山东各解放区内,先后建起了地下交通站。设在淄博境内的地下交通站,有博山池上小峰
1942年2月,为适应战时交通和党报党刊发行投送的需要,中共山东分局决定将所属的交通机构合并,组建”战时邮局”。是年4月淄博境内的博萊、淄川、淄西工委战时邮局相继成立,统归泰山区领导。当时淄西工委“战邮局”随县委机关在镇门峪、吉山、王庄、马棚一带活动。10月,随着形势和行政机构的变化,益(都)、临(朐)、淄(川)、博(山)四县联合办事处“战邮局”在益都县仁和区杨集村成立。它即是四县联合办事处行政上的一个组成部门,又是办事处工委的政治交通组织(受党政双重领导)。主要活动在益都的杨集、大岭、邱家峪及淄川的朝阳沟、土泉一带。战邮人员当时配有长短武器。担负传递党政机关的文件传递,报刊宣传材料的投送;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充当向导,护送过往干部。四联办战邮局,地处胶济铁路要道,鲁中区前沿,是联系鲁中、渤海、胶东三大敌后解放区的交通枢纽。设有博莱、沂山、渤海三条交通干线,为确保各解放区的通信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l944年夏,四县联办”战邮局”撤销,分别设立益都、临朐、博山、淄川四个县局。博山县战时邮局局長由原鲁中区交通科长孙仲鲁(张店洪沟村人)担任,后由张成效(博山结老峪村人)、马方清继任;淄川县战邮局局长暂由会计马方清代理,后由張之臣接任,张松山、張庆云分任副局長。博山、淄川两局均归鲁中区领导。
当时敌人为了切断各解放区的联系,到处设卡盘查,甚至不惜设墙挖沟围隔,邮路上布满荊棘險阻。广大战邮人员,为了完成党交给的重任,不畏艰辛,不怕牺牲,提岀”人在文件在”、”誓与文件共存亡”的豪言壮语。乔装打扮,化装掩护;昼伏夜行,避开大道;爬山越岭,风餐露宿。想方设法骗过敌人,躲过盘查,去努力完成各项通信任务。在条条充满险情,血雨腥风的邮路交通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称赞!特别是那些牺在战
岳赞臣是1938年入党的老革命,曾先后任中共鲁中区党委组织部交通科長、鲁中区战时邮局交通科长等职。他党性强,觉悟高,能吃苦,经常奔走在鲁中各条交通干线上,检查巡视工作。1942年5月,他去泰山地委检查巡视工作的途中,在山前村遭遇敌人,不幸腹部中弹,为确保身上携带的机密文件和各交通站的驻地人员名单,路线图。他强忍疼痛,一面举枪还击,迅速夺路撤退,以超人的毅力,冲出敌人的围追,机智的躲进一草垛中。当与他同行的交通员徐同志找到他时,已经奄奄一息,急忙把
战
鹿角山失守后,四面都有伪新四师驻札,抗日民主政府都转移到别处去了,这一带再没有一个村庄可以隐蔽。他只好白天黑夜躲在荒山野坡坚持工作。后來伪新四师又在通往益都的交通干线上安上了许多”钉子”严加盘查,干线又一次被截断。他只好绕过据点从地里走,后來绕路从地里走也行不通了,他就从敌人岗哨下边的山沟里,贴着沟沿穿过,坚持到益都去送文件。经过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试探,终于在荒草野坡又建起通往益都的新干线。可是好景不长,这条辛辛苦苦建起新邮路又被敌人发觉,被逼无耐,只好化装重走敌占区。为了坚持工作,郑金弟同志曾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方法化装掩护:先后挑过缸,推过山果,卖过盐,当过各种小商小贩。历尽千辛万苦,岀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各项任务。在全省战
1948年3月20日,淄博全境解放,各地
回顾历史,为的是让人们不忘过去苦,珍惜今日甜。颂扬英模,缅怀先烈,亦是让我们的后代懂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让我们牢记历史,永记先辈!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