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峪惨案纪念馆参观暨书画笔会记
孙斯水
2021年12月22日,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区老年书画学会、老干部书画研究会会长李金孝,带领区两会11名艺术骨干,随身携带《淄川老年书画》报等书画读物,应黄家峪惨案纪念馆馆长黄庆祝先生之邀,来到位于淄川西南山区的岭子镇黄家峪村黄家峪惨案纪念馆参观并举办书画笔会。
在纪念馆,李金孝一行听取了黄馆长的情况介绍,观看了纪念馆史料展室和红色文化陈列室,随后举办笔会。纪念馆内33块图文并茂的展牌,向后人诉说着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展现着淄川西部山区人民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大无畏斗争精神;在纪念馆一侧的红色文化中心,展览着黄庆祝收藏的1万多枚毛主席像章、1500多册红色图书及挂图,供参观者回顾和感受红色革命历史文化。
书画家们带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憎恨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热爱,包含激情,挥毫泼墨,奋笔书写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珍惜幸福,实现梦想》等书法作品80余幅,为烈军属义写春联80余付。李金孝会长还应邀为该馆题写了《黄家峪惨案纪念馆》《黄家峪惨案陈列馆》牌扁,为该馆留下了珍贵的纪念。
历史需要铭记,文化更需要传承。此次活动书画家们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主席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余热,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黄家峪惨案事件背景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入侵我山东,在淄川区黄家峪一带民间掀起了空前高涨的抗日热潮。当地爱国青年赵子忠组织起了千余人的抗日队伍。偷袭日军电厂,袭击昆仑火车站,拔掉日军宝山炮楼,中断日军交通线。这支队伍司令部驻扎在黄家峪村时,用五子炮打掉了一个20余人的日军小分队,当地群众为抗日部队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胜利编成歌词予以传唱。从此,反侵略势力越来越大,黄家峪村成了日军的眼中钉。日军恼羞成怒,集结600余人兵力,于农历1938年5月29日凌晨偷袭了黄家峪村,用步枪、机关枪、大炮施以疯狂报复。对抗日部队和红枪会进行了围剿,对我黄家峪村群众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五.二九黄家峪惨案”。
二、黄家峪惨案事情经过
1938年6月26日(古历五月二十九)凌晨三时许,汉奸勾结胶济铁路普集站、大临池站、王村站等地的日军和汉奸约600人,分东西两路同时进犯我黄家峪村。普集一路敌军从西岭、北山半圈包围过来;由大临池出发的日军从青云山、庙子岭半圈包围过来;王村站的日军从正北直逼黄家峪村。敌军扛着机枪,拖着大炮,抬着云梯,蹑手蹑脚而来。驻黄家峪村的赵子忠部队及广大群众,毫无战斗准备,当时乡亲们正在睡眠之中,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大难临头了。
黎明前,日军在北山一声信号枪响,接着敌军的步枪,机关枪,大炮响成一片。顿时村里黑烟滚滚,烟火弥漫,鸡鸣犬吠,畜叫人吼,一片混乱。日军进村屠杀我人民群众,放火烧房屋,烟火四起,弥漫整个村庄,人们纷纷向村外逃散。
突围出去的赵子忠部队官兵及机关工作人员,在西红石门外的草碾子岭上与日军激战,一直战斗到弹尽粮绝,因寡不敌众,百余人壮烈牺牲。赵子忠部队副司令牛化民,赵子忠之子赵临芳也自尽于此。
“红枪会”首领黄庆春在与日军搏斗中也壮烈牺牲。有一“红枪会”会员的大刀被日军夺去,日军用此刀在通往柏家林的道上遇到老百姓就砍,不知砍了多少人,刀上沾满了村民的头发和鲜血。“红枪会”副首领黄振珠在战斗中被俘,日军把他带到村外严刑审讯,他坚强不屈,被日军绞死,尸体被警犬分食。
五月二十九早晨6点多钟,日军带着对黄家峪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回他们的大本营了。村里家家屋顶坦塌,户户墙壁倾斜,衣物家具全化为灰烬,囤内粮食仍在冒烟,栏圈里的猪、牛、羊等牲畜也被烧焦,惨状万分,目不忍睹。
据史料记载:在这场惨案中共死亡244人。其中,黄家峪村村民120人;外村4人;赵子忠部队官兵120人。重伤者,仅黄家峪村群众就49人,黄振甲一条腿上中了7发子弹,孙振庭手、脚、腹部、腰部4处受伤。共烧毁房屋652间,损失牲畜54头。
活动开始,李会长与黄馆长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交流座谈。
黄庆祝馆长向客人们简要介绍了纪念馆基本情况,向书画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李金孝会长对黄庆祝先生个人投资建纪念馆表示敬佩,愿借用书画艺术平台为纪念馆提供更多更好地服务。
李金孝会长将随身带来的部分《淄川老年书画》报纸赠送给纪念馆留念。
黄馆长向客人们详细介绍展牌资料
黄家峪“红枪会”使用的抗日武器“大刀”、长矛。
赵子忠部队破坏日军铁路埋藏遗留下来的道轨。
轨道上铸有“1897”年字样清晰可见。
黄庆祝的博宸红色文化中心
最珍贵的1959年杭州丝织展品《伟大的友谊》:斯大林回见毛泽东主席。
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抗日战争时期的黄家峪抗日斗争,从历史的视角向我们揭示了中华儿女在侵略者面前,不甘屈辱、不畏强暴、奋起斗争的英雄气概。黄家峪惨案以铁的事实向世人再次证实了日本军国主义“三光”政策屠杀无辜百姓的反人类罪行。让我们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国弱就要受欺凌,每个中华儿女都应振奋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黄馆长在认真观赏大师们创作
李金孝会长应邀题写《黄家峪惨案陈列馆》牌匾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惜幸福,实现梦想。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铭记历史,兴我中华。
《淄川工作》报社记者曲克水主任亲临现场采访。
区两会秘书长刘元忠先生在接受淄川融媒记者采访
区两会副会长、磁村分会会长孙传兵在接受记者采访。
合个影,留下美好的记忆。
黄家峪惨案纪念馆
参观暨书画笔会记(一)
黄家峪惨案纪念馆
参观暨书画笔会记(二)
黄家峪惨案纪念馆
参观暨书画笔会记(三)
黄家峪惨案纪念馆
参观暨书画笔会记(四)
黄家峪惨案纪念馆
参观暨书画笔会记(幻灯片)
四、黄庆祝建馆的故事
八十年代初,刚满18岁的黄庆祝在一家镇办企业参加工作,曾干过维修工、保全工、生产厂长。积累了一定经商经验后,1996年10月成立了淄博洁水化工有限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黄庆祝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环保产业优秀企业家”、“中国环境提升十大贡献人物”,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被评为“淄川区先进工作者”。
黄庆祝从小就热爱红色文化,喜欢看革命影视剧,他创业过程中,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尤其从红色文化中领悟到的艰苦创业“精神之钙”。随着资金不断充裕,他有了收藏毛主席像章等红色文物的想法。
“感觉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就想珍藏一些红色物品。2006年到湖南洽谈业务后,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时,对一些珍贵的红色文物很感兴趣,并有幸收藏到了92号毛主席铜像,当时心里非常兴奋。”对于黄庆祝来说,收藏红色文化物品,成了他人生的一种执爱,一种融入血液的文化情结。几乎每次出差,只要遇到了心仪的红色革命物品就想买下来,就算当时带的钱不够,也会想方设法第二天买回来收藏。
为寻找红色根脉文化,黄庆祝不惜路远三去湖南韶山,两去延安窑洞。为靠近红色文化,他开始习惯于逛地摊、进古玩店。为节省时间,他还在淄博文化艺术城建起了“博宸红色文化工作室”,进一步拓宽了收藏红色文化的渠道,成为一个红色文化地摊“淘宝者”。
黄庆祝从小时常听到姑姑和村民讲述这段历史。他的爷爷、奶奶当时居住在黄家峪村东北山上的‘北庄子’,有40多户人家,在日本侵略者疯狂杀戮中斩尽杀绝,‘北庄子’也从此消失。爷爷在寻找逃亡中的女儿时又惨遭日军杀害。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心里深深烙下了包含着血泪村史的印记。2019年,他跟弟弟在拉家常时,谈到老家黄家峪村曾经发生过的惨案,但村里没有像样的纪念馆,就有了投资建一处纪念馆的想法,将那些在黄家峪村发生过的悲惨故事展示出来。
“2020年6月,那时弟弟做生意转产,正好有一个闲置的院落,共有28间房子,我就把它买过来,起了个名字叫‘二八大院’。以此为基础,建设黄家峪惨案纪念馆,把我的收藏品也放到馆里展览一下,让社会各界都了解这段惨痛的历史,传承红色文化。”黄庆祝说。
建馆的想法一开始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妻子和儿子认为家庭也不算富裕,两个孙子都在上学,就算建起来运营成本也挺高,同时更担心黄庆祝的身体吃不消。但这并没有阻挡黄庆祝看准的事情干到底的“牛劲”。经过朋友、亲属做工作,家人也认识到建纪念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省吃俭用,默默支持他的红色事业。最终,在镇村领导的肯定和鼓励下,在家人和生意伙伴的支持、帮助下,黄庆祝投资228万元,开工建起了占地3亩多的“黄家峪惨案纪念馆”。
建馆过程中,黄庆祝属于“门外汉”。对此,他以极大的耐心和恒心,邀请淄博文化艺术城文企联谊俱乐部专人进行策划、编辑和艺术设计,并多次上门虚心请教专业人士出主意、提建议。从今年正月十六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体重从184斤减到168斤,但他依然是“累并快乐着”。
在黄庆祝的不懈努力下,纪念馆建设快速推进。查史料,请画家,最终制作了33块图文并茂的展牌,向人们诉说着当时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展现着黄家峪村村民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大无畏斗争精神。此外,黄庆祝将多年来精心收藏的1万多枚毛主席像章,1500多册红色图书及挂图摆放到馆内进行展览,让人们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牢记历史。
“我想做的不光是建设一个纪念馆,更想建的是红色文化宣教馆,多年来苦心收藏了这么多红色藏品,搁在家里有什么意思,得把它们展示出来发挥作用,让红色基因在黄家峪得以传承,也是作为献给建党百年的一份礼物。”黄庆祝说。
了解惨案内情的黄家峪老村民掩不住内心的激动,说黄庆祝给黄家峪村办了件大事,把83年前的那场日本侵略者屠杀庄里乡亲的事件展现出来,让黄家峪村的子孙后代记住这国仇家恨,感恩共产党的领导,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