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传媒网讯(首席记者 燕雯华)“世上无救世主,权益要去维护。”12月15日,总部位于香港的中国新闻传媒集团总编辑朱鹏源,在他的朋友圈如是写到。作为职业维权者20多年的他,通过合法渠道,让违规药企退回了一半购药款。
今年8月8日,在看到云南某企业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后,朱鹏源先生支付790元购买了其产品。沟通过程中,销售人员多次以患者作宣传,并保证有疗效。
当地税务部门官员和朱鹏源先生对话。
可是,吃完所有药物,没有任何其宣称的效果。朱先生向对方反馈此事,对方却一推三六五,爱理不理了。
现今社会几百元是小事,但是任何个人和企业、团体,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得诚信做人做事,首先不能欺骗人。因为对方严重违反《广告法》,并且没有开具发票,涉嫌偷税漏税,朱鹏源先生决定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11月30日,朱鹏源总编辑拨通当地市长热线,投诉该著名药企,对方称15天左右给答复。12月14日,当地税务局一位叶先生来电,和朱鹏源总编辑进行了沟通,其后在他协调下,企业退回了400元购药款。
一开始说“随你告”的企业销售人员,主动联系朱鹏源先生谈退款事宜。
该企业百度百科称:公司于2011年在州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三七精深开发的生物制药高科技企业。2021年,入选2021年云南省某食品行业“20佳创新企业”初选名单。
公司多年来合计获得发明专利4项,取得国家新药证书1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8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2个,其中药品某滴丸、某口服液、某胶囊为全国独家专利品种。项目计划于2022年完成,全部达产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上交税金5000万元。
税务局没有地方保护,秉公执法,值得赞扬。
得饶人处且饶人。该企业应该是一贯如此套路消费者,如果按照《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税法,其将面临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的巨额罚款,以及退一赔三甚至退一赔十的结果。
但是,考虑到药物已经吃完,对方态度已经转变,以及民营企业发展不易,自身时间精力浪费不起等因素,朱鹏源先生在对方征求处理意见时,只提出了“退一半药款400元”的要求。
退款到位,此事结束。
病急乱投医。在他们天花乱坠的狂轰滥炸广告攻势下,那些买了比朱鹏源先生更多产品的患者肯定大有人在,那些不知道企业虚假宣传和不开发票皆违法的穷苦人,那些明知被侵权却因为各自原因放弃维权的人们——也只能做冤大头,或者自认倒霉了。
社会正是由这些较真人们的点点滴滴推动,才能够人心向善、和谐稳定,至少他们的敢于叫板,让各个个体和组织,能够做到遵纪守法,否则会得不偿失而付出代价。
“维权,我们是专业的;向所有勇于拿起正当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人们,致敬!”朱鹏源总编辑说。
朱鹏源先生和外交部大使傅元聪先生在北京。
(朱鹏源,毕业于南师大中文系,新闻从业22年,曾在新华日报社、江苏电视台和中国网、《中国报道》杂志社等媒体供职,现任中国新闻传媒集团(港媒)总编辑、大陆某报业集团新媒体地方频道副总监、中国缅甸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中国地名学会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等职。
多年来,基本专职从事法制新闻和维权工作,发表了大量案件报道和监督新闻。披露的“苏北名医见死不救税务局长”案,得到国家最高领导批示;“农夫山泉因一元钱官司败诉”报道,轰动一时;报道的“扬州药物致聋儿童八年维权胜诉”当事人,走进2003年央视3-15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