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语文课教学以来,一直采用“寓教于乐,德学并行”的教学方法。每次课前都讲一个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与一则名言锦,我坚信总有几个学生能因我讲的故事或名言而成就未来。
上《拿来主义》这课时,关于作者鲁迅的故事有很多,我讲了一个小故事。
萧伯纳第一次访华时,到来中国后首先就去拜见鲁迅。我先让学生猜猜,萧伯纳见到鲁迅的第一句话是说什么。有个叫杨嘉城的男生抢答说:“肯定是问‘您吃了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同学们捧腹大笑。
我经常对学生们说:“在我的课堂上‘可以胡说八道’,当我提问时你尽可大胆的说,说错了没有一点关系。我不需要得到标准答案,否则就不需要老师上课了。
”我接着喊了三位学生,他们的答案各不一样。班长说:“肖伯纳会问鲁迅先生的年龄吧。”语文科代表说:“应该会问鲁迅先生家有几个孩子吧。”学习委员说:“应该是请教写作方面的情事吧。”
最后,我告诉学生,萧伯纳见到鲁迅时的第一句话是:“鲁先生,您好帅哦!”同学们都被这个答案惊艳到了,欢呼起来!我再让学生们猜猜鲁迅是如何回答的。有人说是“一般一般”,有人说是“勉强勉强”,有人说是“哪里哪里”……各种答案让人忍俊不禁。
我告诉学生,鲁迅就是鲁迅,他的回答肯定不一般。他的回答是:“我年轻时更帅!”此处,我建议掌声响起来,要为鲁迅先生点赞,要因有鲁迅先生而骄傲,要有文化自信!
我告诉学生:鲁迅先生个子不高还不到一米六,但是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很高大。男人是“有志便可帅气,有气方可帅体”,有“志气”的男人都很帅,我鼓励学生们都要成为有志气的人。
同时,我再次强调“腹有诗书气自华”,鼓励学生多读点书提升气质。若干年后有人赞美你时,男生也可以很骄傲的说“我年轻时更帅”!女生也可以很骄傲的说“我年轻时更漂亮”!
接着,我给学生讲了中国人为什么见面就问“您吃了吗”,讲“民以食为天”的历史渊源,都是“饥饿”惹的祸。我教导学生们要珍惜温饱生活,感恩这个美好时代。
然后,我给学生讲了“民以食为天”的典故。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郦食其,很有学问。他曾献计帮助刘邦智取陈留,被封为广野君。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争霸。刘邦联合各地反项羽力量,据守荥阳、成皋。荥阳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是秦时建立的,因为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成为敖仓,它是当时关东最大的一个粮仓。在项羽猛烈的攻击下,刘邦计划后撤,把成皋以东让给项羽。刘邦想听听郦食其的想法。郦食其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楚军不知道守护粟仓而东去,这是上天帮助汉朝成功的好机会啊!如果我们放弃成皋,退守巩、洛,把这样重要的粮仓拱手让给敌人,这对当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啊!希望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一定会改变目前不利的局势。”刘邦依计而行,终于取得了胜利。
课文中提到了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名字,今天给学生的名言锦句就是尼采说的一句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教育学生要将这句话牢记入骨,然后一定能成就非凡人生!
课程思政,无处不在。一个故事或一则名言就能启迪人的一生,愿我的课堂故事与名言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廖亚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