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601—650)
张 鹏

601.学术表演与秩序确认。每一场学术报告,其实是学术既得利益者的一次公开炫耀,同时也让听众再次确认自身失败的一场游戏。
602.人上人,人下人。网络时代,一些不大不小的落马官员,往往虽已被审判刑入狱,但其昔日主持会议,发表演讲,指导工作的光辉形象仍在网络上岿然不动。百度他们的名字,人上人的风光,阶下囚的落魄,并存于网络,让人看后感慨良多。
603.乖张与荒谬。在一些评职称现场,常看见不少学位证,学历证,上面的大学校长之印赫然,而校长却因腐败早已入狱。
604.正如并非每一位学界中人皆一心向学,仔细观察,很多开店赚钱的人,对钱也并非全部身心去追逐。他们对顾客的态度,可窥见他们赚钱的急切程度。
605.究竟怕什么?不止一位在高校教书的朋友谈起,而今,老师怕有学生缺考,怕有学生作弊被抓,怕有学生死活考不及格,总之,怕所有自己教的学生出现考试的非常态。好奇,究竟在恐惧什么??
606.什么是刻骨铭心的爱?爱,一定是无所畏惧的,勇于表白的,不管不顾的,飞蛾扑火的。凡是掂量了半天又烂在肚子里的话,一定不是纯粹的爱语。遗憾的是,当代中国的爱情,被房子车子绑架得十分牢固,人们不敢轻言纯粹的爱。
607.一株树,一片山林,一段小路,一片池塘,真正的主人,乃是常凝视和驻足于此的富有诗意的人。产权意义上的主人,往往并无心欣赏它们的美。遑论天上的星月和云朵了,天天有雅兴仰观俯察的人,才是富有者,因为他已用目光占领了天空和大地。
608.在曲阜念书时,常常每天买份《齐鲁晚报》,读罢,广告页或不感兴趣的页面铺于宿舍的桌子上,饭后把残羹冷炙席卷一空,掷于垃圾桶。后来,有了网络,微信,渐渐不再买报。在报纸逐渐淡退的今天,不知《齐鲁晚报》还能坚挺多久?
609.床易搞,觉难睡。不会因为有床,睡眠就从天而降。
610.收废品的利润。每次从收废品的人手中拿到十块钱,总在想,他会用这些废品谋取到百元的利润。他们的秤,基本上是个摆设。他们随口给你的价钱,仅仅因为你不愿白白馈赠他而象征性地补偿你卖东西的心理期待。
611.一个正常的社会生态中,应该有乞丐的立足之处,应该允许有人在饥饿中仍不偷不抢,而选择求乞。只是,今后由于人们普遍不带零钱,人们还要接受手里拿着手机行乞的乞丐了。
612.浅薄励志。微信中弥漫着大量天道酬勤不劳无获的心灵鸡汤,却鲜见深刻表达人之艰难处境的文字,鲜见挣扎于无物之阵的四面楚歌,以及深入人性肌理的好文字。比如,缺乏对房价之高让任何兢兢业业挣工资的人望尘莫及进行深入分析的文字。目前,见了鸡汤就躲避,唯恐是添了过量味精的迷魂汤。
613.在精致的表演面前,纯粹的真善美,是一墩刚从泥土中被刨挖出的地瓜或花生。
614.无花果。叶片如人的手掌,亚当夏娃用它当作人类最初的衣饰,这种植物让人想起人猿相揖别的久远历史。深绿的叶片安静如水,今年雨水丰沛,它的枝叶生长滋润,一次,一片叶子被弄伤,伤口处流出乳白的汁液。印象中,六月下旬,七月上旬,已有果实变黄黄紫,开始成熟。晚熟的果子,要到中秋乃至晚秋。
615.可爱的同事。今晨,去买油条的途中,遇到一位已经五十八岁的同事,他正用小车推着外孙散步。他说,“我与你嫂子从结婚开始,一直坚持每天早餐认认真真地炒个菜吃,几十年如一日,很少买油条豆浆”。很欣赏他认真而庄严的生活态度。这一顿饭糊弄,下一顿还会糊弄,一辈子也可能得过且过。日子是自己的,认真而滋润地对待每一天,每顿早餐,值得学习效仿。
616.世上没有无可挑剔的命运,也没有完美无瑕的人,如果你爱一个人,理应包涵对其缺陷和瑕疵的接受。宽容那些值得宽容的人吧!
617.初心。硕士毕业前夕,一位师兄多次告诫我(当然也是他在自勉),找份衣食无忧的工作,有了房子,天天健身,天天喝茶,天天吃些时令水果,天天阅览文学名著,天天听优雅的音乐。天啊,这即是我们二十八九岁时的初心。而今在名利纠缠的职场中,还能每天做到多少?整天在为幸福生活做准备,为什么不单刀直入地拥抱眼前的幸福??
618.反思。曾几何时,仅把穿衣的目的定位于个人的舒适和省事省心省力。现在看来,是偏颇了。最简单的反证则是,炎夏之季,若单论舒适,其实不穿衣服是最舒适的。个人的舒适,必须让位于一定的规则,才能保证最基本的舒适。
619.两个重要人物会晤之前,需要先就着装达成协议吗?否则,一旦出场,一方与另一方的匹配度如何保证?
620.朋友圈中大量展示每天步行的里程,从另一个角度反证了当下对亚健康的焦虑。这与广场舞,暴走团一样,是缺乏个人常规锻炼的一种补偿。不记得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有人如此焦虑亚健康。
621. 职称。并非评职称的那几天在评职称,深究起来,其实天天都在评职称,上课,申项,发论文,搞荣誉称号,当这些因素皆可量化后,知识分子其实每一秒钟都生活在对评职称的期待、恐惧,迷惘和兴奋中。
622.沉闷阴郁的早晨,是否预示着雷雨?行走在没有阳光的校园,花木已臻达最青葱旺盛的时令,宛如二十六七岁的青年男女。期末考试再即,学生捧读于树下,再有十天左右,暑假开始。一个学期到了收官阶段,宛如泗水的农民收完地瓜,正把干枯的地瓜秧往家里拉。
623.适应假,与假握手言欢。当菜市场上所有的西红柿都徒有其形其色而不酸不甜时,你那求真求善求美的情怀,如何面对西红柿?没办法,这是一个假驱逐真的时代。
624.心如止水泰然自若不容易做到,微信上的一则他人发财致富成功走运的消息,顷刻之间会倾覆你苦心经营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灵城堡,让你又要半夜辗转难眠了。仿佛世界上的快乐是个恒量,此消则彼涨。
625.百分之二十。夜与友人通电话,谈高校中遇表即填遇科研项目即申报的人大约占教职工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这部分人,乃是现行科研体制的受益者,积极参与者。其余的人,有的偶尔参加填表和申报,有的天天倒计时盼早日退休并彻底厌恶所谓“科研”。好奇,是什么因素彻底剥夺了一部分人的科研冲动,科研兴趣和科研行动?
626.从某种意义上讲,卡夫卡打开了对现代性反思的潘多拉魔盒,开启了对异化反思的先河,对悖谬,荒诞,枷锁进行系统性的全盘审视。
627.胡塞尔一直认为,绝对的意识之流是先于我们所有的对经验事实的意识,这种意识之流与生命本体俱在,是汪洋恣肆的生命力本身,它在每个人自身的生命内部并构造着其他一切世界的超越存在。
628.公共场所的高谈阔论和大声喧哗,正在国人生活的每个角落激情展开。轻声细语已经因谦卑柔和而被边缘化。几乎所有的人,都内心汹涌底气充沛,琐碎聒噪的声音,萦绕在各个角落,从公交车司机急踩的叫喊,到收废品小贩的不耐烦的吆喝,从商场的搞促销,到学生不及格后对老师的质问。每个个体都理直气壮,不依不饶。
629.愕然。当养狗的人越来越多,遛狗越来越不择时空目中无人,很多时候,自己竟要扪心自问,难道是咱这些不养狗不遛狗的人自己有问题?
630.往返费用自理。注意到一个现象,不少会议特别强调,会务费甚至食宿费文化考察费全部免收,唯独要求参会者自己负责往返交通费,十分好奇。说实话,不少参会者宁可吃住费用中匀一些出来解决交通,而不愿回单位四处签字跑腿报销车票。
631.偏执狂。与自卑相反,现实生活中,偏执狂患者还真不少,他们明显夸大自己的能力与才华,系统性地长期幻想自己有惊世骇俗的才华,老认为目前的黯淡处境缘于苍天尚未赐予时机,甚至狂妄地认为自己的知音在远方和未来。偏执狂基本上无药可救,只有让不动声色的时光去证明他的幻想和癔症,把他的狂妄粉碎成灰尘。
632.昨夜凉风习习透窗而入,少有的夏夜舒爽。一觉醒来,已六时半,好久没睡到六点半了,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身心怡然。散步临时取消,说实话,散步很多时候是失眠的替代品。如能天天多睡,何必四处乱走,静卧的好处,不亚于步行。
633.可爱。俺当班主任时,一个男生的伯父与我是同校同事,他询问我他侄子怎么样,我说,很可爱的小男孩!同事大不以为然,说,可爱有什么用?学习怎么样?我说,成绩一般。可爱的小男孩,这是对一个孩子多么高的评价啊!可被人看得一文不值。这真不是一个可爱的伯父。
634.灵魂可以自足而简朴到听听雨声即可旷达而熨帖,早晨醒后,俯瞰楼下的水泥路,不再僵硬干燥,已被夜雨冲洗滋润。这一天,因昨夜的凉雨,格外超凡脱俗。等雨,听雨,看雨后松针上的晶莹透明的水滴,呼吸湿润的被雨打湿了的山风,顿时发觉,雨,是生命的诱惑和奢华,超越了金钱,职称,学位。
635.时代仿佛要求每个人为了所谓的“优秀”,要进行敲骨吸髓式的奋斗和挣扎,你即使每天工作25个小时,仍距优秀遥不可及。具体到个人呢?只好学会自惜珍摄,否则,优秀只是个黑洞般的陷阱。
636.躲。早晨五时下楼,微雨,校园静谧,花木繁茂。每遇三三两两一伙的散步人,我则或拐弯,或倒行,躲他们,更躲他们的闲聊。我能从他们三言两语几秒钟的关键词中判断出他们一个早晨的全部无聊谈资。这样的早晨,只愿微雨,凉风,安静生长的植物环绕着我。
637.虚拟语气。一位二十多年前的老同学,在电话里告诉我,九十年代中期,我们同学时,他问过我,假如你有足够的钱,最想干什么?当时答,最想拥有一个庄园,里面遍植奇花异草,四处飘荡轻音乐,有一温泉,泡在温泉里喝着茶读名著写随笔。
638.没有单纯的教育问题,教育是社会全息系统的切片和培养液。一切社会症状,皆会在教育领域显影。
639.教育是牵扯人口最多的行业,中国更是如此,静态观之,不包括家长,仅仅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教职工,学生,总人数相当于一个庞大的国家人口,保守估计应有两三个亿。
640.孩子的世界,包括各类压制,欺凌,评选,负担太重,等等,窃以为,无不是成人世界的反向延长线。
641.看到自己一天忙碌于监考阅卷而荒废了文字,心如刀绞。哪天不写作,哪天过的日子就是庸俗的,对此,坚信不疑。
642.少年时代,常常用铁丝把塑料袋口部撑圆,做成小口袋,固定于高粱秫秸顶端,小心翼翼捂蝉,蝉一旦入囊,则难逃矣。很多炎夏,忙于逮蝉,多多益善,超越自我。
643.样刊。拿到样刊,往往要在稿子写完之后的一年半载。这段时间,太过漫长。总是梦想,今日之文,明后天即可见刊见报。
644.有的人,年齿渐长,逐渐圆熟。有的人,牙齿掉光,个性依然有棱有角,热血依然沸腾,童心依然未泯。
645.一名教师一生中用于监考的时光,如果累加起来,应是惊人的时段。考场之内,昂然阔步,实现了监控与步行的双丰收,算是讲课和写作之外在工作场所的体育锻炼吧!什么是会生活?监狱之内仍能驰思天外,信步闲庭,诗心跃动,激情四射。
646.才华的比重。即便在冠冕堂皇的学术界乃至作家圈,江湖气码头气仍十分浓郁。会混,远比会写,更有利于名利的攫取。单纯的才华横溢,甚至会令人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647.行善需耐心。一个青年对我说,假如上午积德行善,下午即可善有善报,人人都会善良起来。很多人无耐心积德行善,骨子里是对因果报应的不信任。假设一大批无德无良的人天天过得滋润,在我们身边又唱又跳,自己如何还能坚执于善良?
648.对硬嘴铁舌的人保持敬畏,日常生活中,老实善良的人天天在哆哆嗦嗦的谨小慎微中过日子,而信口雌黄的奸侫宵小却把说谎当成理直气壮。坏人的情商,让人可望不可及。
649.学界一怪,写不出文章的人,却有本领逮到科研项目。反之,抱着一大堆论文的人,却申请不到科研项目。诗有别才,功夫永远在诗之云外,信矣。
650.辨证法是随笔、杂文的天敌,什么精彩的妙悟,一进入辨证法的一分为二,统统变成语言的镜花水月。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作协会员。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