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自己带领学生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于本篇涉及语法现象的地方多,自己讲得慢,因此一节课只学习了第一段。
第一段前半部分,作者列举了历史上六个人物,在翻译时同中有异。从翻译上都有“从……中“的格式,关键是后面在用词上虽说意思相同,但为了避免用词重复,自己就将相应的词语依序写在黑板上,这就是:被启用、被任用、被举荐、被任用、被用为相、被用为大夫。这样逐句翻译下来,格式相同,而用词上的变化使得翻译不致于用词重复而显呆板。
其次,这一段后半部分使动用法现象多,加上句子在翻译时有使动用法的语法现象,自己便一个词一个词将使动用法的解释列举了出来。课本上没翻译的句子自己直译,已经翻译的就采用课本的意译。
一定是在一班临时发挥了一下,所以在一班上课时间有些紧张,而在二班却没有这样做,相反时间很充足。而且二班让李科伟单独拿着自己的教本口头翻译了本节学的内容,他竟然是只字不差。另外,还有王梦曦、段佳阳现场书面翻译后自己检查了,前者也掌握完好,后者只有三处有点小问题。从这明是可以看出来,上课用心与不用心绝对是两回事。
要提的是两班在教学时,第一个班虽时间紧张,但自己结合文中那些历史名人又联系到学生以及学生家人对他们及时进行了情感思想教育,相信自己讲的对他们个人心灵一定有启发。而二班,必须赞扬的就是李科伟。前面已经讲过了,能够单独拿着老师课本翻译出来且非常正确,这真值得其他学生要好好学习。
古文学习,要字字句句落实。当年,自己的老师教自己学习古文就是这么说的。现在,自己对待自己的学生更是这样做的。只有如此,他们的文言基础才更扎实。自己也真心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按自己平时那样要求的去做,相信对古文的学习将不会越来越吃力,这不用说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