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征程路漫漫,改革浪潮到育英;
感受改革新教育,体会教育新真谛;
学生事件真实事,激发老师满腹爱;
雄鹰试翼展翅飞,前途似海未来期;
教师使命肩可负,扭转育英新命运。
--题记
我们肩负沉甸甸的嘱托,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挥笔成就经典名篇《少年中国说》,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在我们耳边响起,启迪少年应自强。
现代教育家孟国泰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汇成宝贵的教学经验,用超前的教育思想凝成“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理念”和“三标课堂教学模式”。这些引领育英向前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在老师、学生心头荡漾。
《少年中国说》这样说:
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
中国少年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可见少年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培养好一个少年,使其为国所强呢?
育英学校的先见之明是运用孟先生的教育思想,引领育英全体师生乘上三标的帆船,驶向教育新思潮彼岸!
如何培养好一个少年,孟先生的《大众教育学》也给出了答案:
自强成全自我,自强成就人生。
自强拯救自我,自强拯救人生。
对啊!人生得救,少年,国何当不救?那么,如何让学生自立自强?学校的这次改革,带来了诸多拯救学生、拯救人生的灵丹妙药!
此次,我深刻地领悟到学校本次的教育大改革不仅是对学生的改革,也是对老师的改革。
自从育英学校引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以来,学生们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变成了活学活用;从只会提问不会思考变成了先思考后再提问;从上课时昏昏欲睡的状态变成了积极踊跃的状态;学生开始从孤独的学变成了结对子而学;课堂开始从鸦雀无声变成了各抒己见的现状,这都离不开“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理念”的保驾护航和“三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们班刚刚用“三标课堂教学模式”时,课堂呈现出的现状不是理想中的样子。作为班主任的我,我心急如焚,百感交集。因为我要实行三标,又要保证班级成绩。所以前段时间自己感到同时做好两件事十分吃力。甚至一度陷入困惑, 闷闷不乐。
孟先生的再次到来,为我带来了解惑妙计。
学生们上台展示的人数越来越多了,次数越来越多了;写高快演讲的人越来越多了,写的质量越来越高了,写完敢于上台演讲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学生们呈现出一种力争上游的状态。
尤其我们班的尹丽杰同学,在三标课堂模式的实行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尹丽杰是一位胆小怯懦的孩子。生活中与同学们接触比较少,学习上与老师交流的比较少。课堂上我发现他很少敢于举手回答问题、袒露心声。我特别希望他能主动地举手站起来回答问题或直接上台展示,但我想的都未曾实现……
一直等到我校课堂引入三标之后,有了对子的结伴而行,这位学生的潜力终于爆发出来了。我很是欣慰,能看到他脸上如花般一样的笑容,我甚是开心。单纯可爱的一张脸上因增加了一抹微笑而变得更加引人注目。这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获取到知识后的一种表达,是对实现胜利后的一种体现,是对三标课堂的一种喜爱。
自从班里这位学生有了显著变化之后,我开始在课堂上大力提倡三标模式,并告诉学生何为三标?三标在本节课中的作用?如何运用三标?如何学好三标等。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班的谭乐翔同学也有了很大变化。这位学生惰性很强,刚入学第一个月不写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每每检查他的作业本我都是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出来,但自己是一位老师,面对学生的任何问题都需要理智对待。
那天中午我安顿好其他学生回宿舍午休后,我和这位学生面面相觑,促膝谈心,用一中午时间深入了解到谭乐翔同学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是:小学作业少,初中作业多,这节课的没有写完,下节课的作业又有新作业了。那就干脆不做了,反正也完成不了。我听完后并没有责骂学生,而是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
三标,三标,我怎么就用不好呢?
是我的原因让我的学生没有感受到升入初中后对学习的乐趣;是我没有领会三标模式;是我这个火车头没有带好,所以这位学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当天下午我就找到谭乐翔的对子和小组长进行了一番谈话。谈话内容颇多,但目的只有一个:齐心协力,共同帮助、督促谭乐翔把落下的作业完成,并要求对子和小组长分别管理谭乐翔的上课状态和课下作业落实情况,每节课下课后找我汇报谭乐翔每节课的表现。
我们共同坚持了半个月的时间,谭乐翔第一周把地理作业补完了,第二周生物作业补完了,第三周数学作业补完了,第四周语文作业补完了,第五周历史作业补完了。
谭乐翔的对子和组长为之感到高兴,他们组再不用因为谭乐翔未完成作业而被每天晚上点名了。
我整整查了两个月的宿舍,坚持每天两休都查宿舍,有时候碰到自己的轮休,没回家,也会查宿舍,因为我总是放心不下班级的那些调皮的孩子。因为我是新班主任,没有经验,必须通过更多的经历来累积经验,所以凡事自己勤快一点总是会有收获的。
果不其然,2021年9月27日我查宿舍的时候,发现一件令我开心的事情。谭乐翔同学主动打扫宿舍,并且把宿舍打扫的特别干净,我认为他这是改变自我的行为体现。当天晚上讲评时间,我把谭乐翔定为了2113舍长。之后的2113在他的管理下卫生方面、两休情况都有了显著改变。
11月5号,我重新分了组,给每个组重新分配了组员。还差一个组长六个组就完整了,选谁呢?当我把目光落在谭乐翔身上时,我的脑海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任命谭乐翔为组长,我想不断发掘谭乐翔身上的潜力,并培养他成为优秀学生行列中的一员。
谭乐翔不辜负老师所望,将我们班的郑志勇管理的相当好。每当上我的语文课,我会站在远处仔细观察谭乐翔的一举一动,我发现他身上有了责任和担当的一面。我会在心里给他树一个大拇指,但我目前不打算当面去夸奖他,因为他的潜力刚刚被发掘,还需要继续挖掘。
我经常对103班的孩子们说:“你们要持续努力,继续努力,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自己去找自己的闪光点,学会自己给自己头顶带光环,而不是让别人的光环照亮你。”
谭乐翔的潜力正在挖掘的过程中,等到有一天他的头顶上熠熠生辉时,我想不用我说,他会自己来找老师说。私下,我通过其他代课老师跟我反馈回来的情况,以及同学们对谭乐翔的评价,我很肯定,我当时的选择没有错。自从谭乐翔管理好郑志勇之后,班级也多了一份宁静的学习气氛,少了一面七嘴八舌的场景。
我通过这件事后,深深地感悟到:给学生足够的信任,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给学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是对学生命运的重塑!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就是“放心、放胆、放手、放权”。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为生服务,事事落实。
孟先生说:“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更好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
真的是这样子,我希望103班的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自己,并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这样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为每个学生都具备天才的特质,所以李白这样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因为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广阔的未来,所以拉罗什富科这样说:“青春是一种持续的陶醉,是理智的狂热。”
最后请允许我借用《大众教育学》中的“新教师使命宣言”作为我对本次感悟的结尾:
百年树人,十年树木。
我们要知道培养一个人有多艰苦,
也知道这是一条漫长的教育征程,
但我们还是决然选择了这条道路,
因为我们知道教育对于一个人的轻重举足,
因为我们渴望,
托起一个仁慈智慧优雅坚毅的民族;
因为我们期盼,
我们及子孙生活的和谐美满幸福。
对于道路艰难,
对于路途漫漫,
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我们会用百倍的坚韧来挑战。
为了给学生做出好的示范,
我们决心洗心革面。
因为我们深知,
要教育别人自己需要一马当先。
从现在起,
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众人眼里,
无论校园里校园外我们都会表里如一,
我们绝不口是心非虚情假意。
我们将用激励来代替批评,我们将用真诚来代替虚假。
我们将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学生,
我们将以一颗童心来理解学生,
我们呵护学生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
我们爱惜学生就如同爱惜自己的眼睛。
也许,我们做的还不够,
也许,我们还需加倍努力,
但请相信我们会坚持下去,
因为正确的道路就应该矢志不移。
最后,我想说:
师者,教育征程,路途漫漫,跟随改革,不畏艰辛,追随先生,方成名师;
学者,个体出发,爱中学习,雄鹰试翼,风尘吸张,学会三标,方可凌空!
作者:蒿鑫麟(育英学校103班班主任)
编辑:焦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