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的季节,天气在逐渐转凉,碧蓝的天空下,西风漫漫,落叶金黄,中午的阳光依然是那样的温馨惬意,广阔无限的原野中,万木萧萧,黄叶遍地,这,又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时节。
最近商丘运河公园的一片美景成为网红打卡的好地方,它位于运河公园的西侧,是运河南岸的一条漫长的小路。漫步在铺满落叶的小路上,天高碧蓝,阳光明媚,路两边的小树也尽染金黄,运河的清水碧波东流,一阵微风吹来,黄叶纷纷飘落,落在路面上,落在碧水中,落在肩膀上,落在游人的心头。
这片美景引得游人纷纷而至,有的在漫步,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拍照,有的还在拍抖音视频,这宛然就是一副和平盛世其乐融融的美丽画卷,此情此景让人有种身逢盛世的豪迈感,心中顿时涌出那句话“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在中华家”。
一、汉光武帝饮马池的传说
同样是在运河公园之内,在这片网红打卡地一路之隔的东边运河南岸,树立着一块四五米高的石碑,碑的正面篆刻着“汉光武帝饮马池”几个大字,石碑的背面是商丘本地文史专家尚起兴撰写的《饮马池记》的碑文,尚起兴先生在碑文里详细介绍汉光武帝饮马池的由来和历史,在高大的石碑旁边是一个池长800米,宽50米,石砌的水池和两匹身形健硕的铜马,这也充分展示了那个遥远时代的典故和历史,把其中故事情节用艺术的形式刻画得淋漓尽致。
饮马池故事的发生于商丘古城东北10公里刘店村。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后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王莽称帝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合法性,推行所谓不务实际的新政,造成民怨沸腾,民不聊生,以绿林军,赤眉军为首的农民起义趁势而起,他们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号召天下豪杰推翻王莽的残酷统治。这时候出身于南阳西汉宗室的刘秀也参加了农民义军,并逐渐壮大,成为声势浩大的一支。
有一次,刘秀在与王莽军队作战中被打败。在马援将军拼死保护下,二人突出重围逃难到今天商丘平台东北刘家店。
由于店主刘好善的深明大义,舍身相救,刘秀二人才摆脱王莽追兵的追捕,免于此难。刘秀脱险后对刘好善感激涕零,为了报答刘好善的救命之恩,遂拜刘好善为义父。
刘秀即位后,于建武二年八月,携同马援将军御驾亲至到刘家店拜望刘好善夫妇。然而刘好善夫妇已经过世并且无儿无女,刘秀亲自在坟前祭拜刘好善夫妇。
恩人已归去,独留饮马池,刘秀看到当年的饮马池,想到再也无法报答刘好善当年的救命之恩,不禁泪流满面,无限怅然。遂改刘家店为刘店,后人也把当年刘秀饮马的水池命名为汉光武帝饮马池。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亦在此定居守护当年救命恩人居住的地方。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饮马池遗址为商永运河所占挖,1999年11月平台镇政府开挖修复了汉光武帝饮马池。
碧波荡漾,绿水长流,垂柳依依的运河河畔风光秀丽,依然是那么的迷人。今天的饮马池已沉没于运河的碧波荡漾之中,成为运河公园的一处美景,成为古梁园遗址中一处具有文化特色的好去处。而汉武帝饮马池的故事和传说也成为商丘厚重历史中的最引人入胜的美谈佳话。
二、冬日独吊古平台
运河公园的南边就是平台镇,而古平台遗址就在运河公园南边不远的平台镇马辛庄北侧。平台,西汉梁孝王刘武修建梁园时的园中佳境,因台顶平,故称平台。
康熙年间的《商丘县志》记载说:“平台在城东北二十五里,亦梁孝王筑。司马贞曰:平台一名修竹园,相传谢惠连赋雪于此,又名雪苑。”新修的《商丘县志》也记载说:“平台亦名修竹院,又名雪苑,位于城东北平台寺,梁孝王筑。是商至汉代的文化遗址,灰层下深6米,出土有方格纹,细绳纹陶片。”
平台是古有盛名的“梁园七台八景”之一,是西汉时期与皇家园林上林苑齐名的三百里梁园的最佳美景之一。史籍里就有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里……”之说。这既可以看出梁园当年是何等的浩大广阔,同时也可以看出平台在梁园之中的重要地位。更可以看出平台遗址的厚重文化价值。
汉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也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由于在平定七国之乱中梁孝王刘武立下赫赫战功,汉景帝对这位弟弟宠爱甚加,赏赐深厚,甚至在酒后说出要把皇位传给刘武的醉话。
史记记载“以王四十余城,居天下膏腴之地,赏赐不可胜道,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因此梁孝王刘武所被封的以睢阳为国都的梁国,疆域辽阔,人口繁盛,经济发达,富桑麻之利,通渔盐之货,得天时享地利,一时富甲天下,堪称“天下第一诸侯国”。梁孝王刘武所属的梁国成为当时最为富饶的地方。
梁孝王一生刘武爱好文学,附庸风雅,为了炫耀自己文雅的风度,就大兴土木,从天下采集奇花怪石,征集全国能工巧匠,挖湖堆山,造亭台楼阁,把梁国美景纳入其中,历经十年的功夫,兴建一座可供文人雅士饮酒作诗,纵情自然风光的优雅之所。这就是梁园,又名“菟园”。
梁园的建成轰动天下,梁园的美景使天下文雅之士欣然向往。刘武的梁国“招引四方豪杰,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当时最著名的文人枚乘、邹阳、司马相如等都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相聚于梁园。邹阳还辞去朝廷官职到梁园“从梁王游。”于是乎,刘武的声誉日益名满天下,梁国则成为天下文雅荟萃之地,饱学雅士之所。成为天下士人向往之胜地。自此,汉梁文化名扬天下。梁孝王时期,梁园是全国文化的中心,正如鲁迅所说:“天下文学之盛,当时盖未有如梁者也”。这是商丘历史上又一个兴盛时期,汉梁文化的也成为商丘文化史上灿烂一页。
遥想当年平台上,亭台楼阁,碧树红花,有文人雅士之坐谈论道,评诗做赋。又闻琴声悠悠,吹拉弹唱,雅声悠扬,此乃文风鼎盛之会也。岂不让人赞叹不已,欣然向往乎!
汉梁之后,梁园逐渐衰落,然而其无穷的文化魅力依然吸引诸多文人雅士肃然向往,并留下诸多诗篇,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在《梁园吟》感叹曰:“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的感慨。”并且在诗中描写平台时说: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从诗文中我们深深感觉到梁园平台对诗人极大的魅惑力和吸引力。
据平台遗址仅存的清代光绪十九年所立的平台寺碑记所记载,在唐代平台就修建有气势恢宏的佛教寺院平台寺,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千年的岁月沧桑,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直尚存。后来因种种原因寺院被废弃拆毁,如今亦荡然无存矣!
今天的平台遗址在冬日的暖阳下顿显空寂和凄凉,西风漫漫,黄叶飘舞,秋草枯黄,秋意茫然。当年的繁华和昌盛已走进历史,惟有秋风飒飒的低声吟唱依然诉说那段当年的历史辉煌。
几千年悠久璀璨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我们应该深刻牢记,而对历史的最好铭记,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历史,新的辉煌。
汉梁文化是商丘历史文化的辉煌篇章,梁园平台遗址是当年那段历史的见证,而今天重新修复平台遗址,把汉梁时期梁园平台宏大壮观的辉煌和繁华再次真实地呈现的世人面前,这也是一次重新的创造历史,这更是今天商丘人应当担负的责任,同时这也是商丘古城文旅发展道路上的一件大事,我们真诚的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三、沈楼村的千年银杏树
从平台镇沿105国道北行大约五公里就到了沈楼村,在沈楼村南头有一棵两千多年历史的巨大银杏树。据说这是一棵古梁园中的银杏树,是梁孝王刘武亲自所栽。
前一阵一则新闻引起广大商丘市民的关注。沈楼村的千年银杏树病了!今年的银杏树长势衰弱,叶片小而稀。为了救治千年银杏树,有关部门专门请来专家指导诊治。他们对银杏树进行松土,施肥,透气,祛除陈腐枝干,挖掘排水管道,并且建立树木护栏,经过一系列科学方法的施救,银杏树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沈楼这棵古银杏树,树高约20米,树干高约4米,周长约7米,树冠遮阳蔽日达600多平方米,盛夏像一把巨伞遮天蔽日,树干基部盘根错节,突出地面30厘米,向外延伸13米方才蛰伏地下,雄伟壮观。据当地村民介绍,有人在二里之外的田地里犁地时,就犁出过银杏树的树根。
深秋后的银杏树,树叶呈金黄色,巨大的树干,苍劲有力的树枝,在秋高云淡的碧空下是如此美丽壮观,给人一种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这棵饱经两千年风雨沧桑的银杏树,历经古梁园历史岁月的繁华兴衰,风雨沧桑,依然伫立在商丘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无声地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化。
这棵古老的银杏树同时也被当地民众奉为神圣的象征,据说树上住着白果奶奶和白果爷爷,尤其神奇的是,如果你从大树东北角向树上望去,就能看到在树上类似佛像的人脸图像斑纹,于是当地村民在银杏树北边建立白果寺,供奉白果爷爷和白果爷爷护佑当地民众。于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就有很多村民来到这里烧香礼拜,期望得到白果爷爷白果奶奶的庇佑。而在商丘当地同样流传着关于这棵银杏树凄美的爱情故事。
据说这棵银杏树和虞城东大寺的雄银杏树是一对夫妻,他们经常化为人形,男的年轻英俊,女的貌美秀丽,他们常于月夜时出现在寺院山门外,在月下牵手漫步。一天他们夫妻正在寺内拜佛上香,被当地的一位恶霸碰到。恶霸看到女的貌美如花就心生歹意,就命令跟班的手下上前想抢过来霸为己有,白果夫妻慌忙躲避,洒下几片银杏树叶跳到银杏树上不见了。
白果夫妻料想恶霸不会就此罢休,于是夫妻商量搬离此地,但是如果一起走必然会引起恶霸的追赶,于是丈夫就让妻子先走,自己随后赶到会合。于是妻子就向西走到十里之外张阁沈楼村等待丈夫的到来。
第二天,恶霸发现两棵银杏白果树少了一棵,就急忙赶过来,为了防止这棵白果树再次出走,就命人在雄性白果树下的根部周围钉下数十根大铁钉.又在树身中部套上一根又粗又大的铁锁链,这样,雄树再也难逃走了。白果树夫妻就这样被活生生地分开了。
雌白果树在沈楼村南地一直等待丈夫到来,可是她的丈夫再也没有赶过来。当地民众突然发现村南头出现一棵巨大的枝叶繁茂银杏树,就把她当做神树供奉朝拜,于是这棵雌白果树就留在了此地。
民间故事就是基层民众对于人间事物的美好期望和想象,不足为据。但是这棵两千多年的银杏树见证了当地历史的风云变迁,是商丘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商丘汉梁文化的象征,如今正在以大银杏树为中心修建公园,这即为当地民众增加了文化的休闲场所,也成为商丘汉梁文化对外宣传新的窗口。
“平台”的古老厚重需要细细品味,冬日漫漫下平台附近的这些汉风古韵,只不过是商丘厚重历史文化的一个亮点,而商丘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还有很多需要挖掘,弘扬和继承。殷商文化,商宋文化,汉梁文化……这些都是今天的商丘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最根本基础,这也是商丘这座文化历史古城焕发青春,重现辉煌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应当珍惜继承和发扬,这也是我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践行的根本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