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暌违四年,近期,上海文艺出版社再度推出中国青年作家、驻马店市作家协会理事郑在欢的短篇小说集《今夜通宵杀敌》。全书分为两辑:“昔时少年”与“U型故事”。
驻马店的故事仍在继续
“昔时少年”以一组从少年视角出发的往事,回顾了九零一代的生存境遇与成长历程。
无论走到哪里,驻马店的血液,都流淌在郑在欢的文学中。
2017年,郑在欢的小说集《驻马店伤心故事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本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作品,描写了郑在欢记忆中家乡的亲人、乡邻和伙伴,他们年龄、性格各异,却都是常人眼中的“怪人”。在后记中,郑在欢这样说:“人都是来来去去的,能留下来的,永远是生命中最动人的时刻。这些故事被反复讲起,即使变得面目全非,我相信最本真、最值得讲述的地方依旧保留其中。这样的故事不是小说,是用生命活出来的。”
与同代其他“90后”作家相比,郑在欢的履历显得尤为特殊。生于1990年的他甚至九年义务教育都未及完成,但这并非因为成绩不佳。郑在欢的生母早逝,暴虐的继母不愿支持他读书,于是念完初一之后,郑在欢就不再上学,而是跟随亲戚外出打工。幸而郑在欢从小喜爱阅读,“凡是带字儿的都爱读”。从武侠小说到青春小说,从网络文学到经典名著,他在文学中发现了另一个世界,并且慢慢写起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让文学阅读找回读者
驻马店,是郑在欢出生、成长的地方,他经历过我们想象得到或想象不到的残酷青春,而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在他生活里的人们,也成了他笔下的“病人列传”和“cult家族”。
“U型故事”一辑,着重探寻小说本身的形式与目的,怪人怪事,cult电影般的场景,在小镇、青年、音乐、文学、梦想、爱情等元素与主题中,穿梭跳跃,大放异彩。
尽管这些故事都为短篇小说,但人物在不同的故事间穿插出现,建构一幅完整的农村生活面貌。小说语言特点鲜明,颇有黑色幽默的风格。用郑在欢的话说:“我用喜剧的方式写下这些基本都很难过的故事,只是尽可能从无常的生命当中去发掘永恒的幸福和美好。”
郑在欢以极具游戏性与娱乐性的文字向读者发起狂欢的邀约:今夜我们不谈文学,只管好看。
热血少年的英雄情结
郑在欢的文字颇具游戏性,所以读者读他的小说,如同看了一场cult电影,直接的感受就是酣畅淋漓。但是,在这种表面的欢腾之下,郑在欢实则是在书写同乡们逐步陨落的命运。作为中国青年作家,他认为自己有责任记录下那群人的生活。
写作中,藏于深处的少年被文字一点点唤醒,某个瞬间,热血回涌,少年的心气充斥苍穹。昔日的少年必将成长为强悍的男人。
热血少年的故事里,欢腾、欲望、青春,是悲的,也是喜的。在一片混沌中,郑在欢朝着身体与心灵的宿敌,喊出了石破天惊的“今夜,让我们通宵杀敌”,掩不住的少年侠气扑面而来。
郑在欢,中国青年作家,1990年生于河南驻马店,长居北京。现为驻马店市作家协会理事。著有《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团圆总在离散前》等作品。
来源:转载今日驻马店 文/杨见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