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接待基地在韶山紧锣密鼓向前推进。
2021年11月15日北京,韶山(国际)无障碍接待基地筹备工作组负责人一行,向中国肢残协会王建军会长汇报了基地工作进展情况。
韶山红肩章助残中心负责人毛爱平女士,是基地形成努力开创的倡导者。首先作了工作汇报,从小事做起,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目标。筹备工作组负责人周黎明汇报了当前工作进展,从较为熟悉的角度,分析了韶山无障碍接待基地的发展状况。
王建军会长说:无障碍接待基地建设,是时代发展的机遇。党中央对无障碍环境建设高度重视。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同步推进各类配套设施和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我国无障碍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介绍了全国无障碍接待的发展情况,湖南郴州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做出了示范性的标杆,指出了韶山基地筹建的重要性。
![]()
交流中,安文化专家周黎明表示:无障碍建设就是安全健康文明的标志;韶山基地:一是政府政策方向明确,支持力度大,明确了建设的重要性;二是土地规划已得到了推进,基本认定地块,完善士地资料;三是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论证,进一步落实中;四是资金落实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组织多方力量,多渠道筹措,公益定向筹措确立了方向;五是无障碍专家志愿者服务团队及管委会组建;六是较完整的工作系统组织,建立运行构架。
11月15日晚,负责人周黎明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原秘书长、公益慈善专家缪力进行了交流。缪力专家对韶山红色文化旅游无障碍接待基地的筹建,表示大力支持。综合了近几十年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状态,介绍了国家民政部门的相关政策,推介了全国各领域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
特别提示了韶山红色文化旅游无障碍接待基地的发展,是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肯定,更进一步重视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目前全国有8500万残疾人,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口约占4400万之多,60岁以上残疾人已占到残疾人总数的58%,无障碍环境“刚需”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5%以上。(安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