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网讯(石湘罡)“张奇庄,穷地方,群众一年到头瞎慌张,村里账面净打光,这里算是没希望。”这是张奇庄人多年前传下来的顺口溜。
曾几何时,张奇庄村支部涣散,基础条件差,地理位置偏僻,群众以传统农业“糊口”,生产生活水平低。近年来,张奇庄村新一届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乡村治理、“三变改革”等措施,盘清了多年盘不清的账,治理了多年治不了的乱,解开了多年解不开的结,理清了多年理不清的路,着力推动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奋力蹚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产业振兴,产业发展铺就致富路
走进张奇庄村瓜蒌种植基地,一颗颗果型圆润、籽粒饱满的“金瓜”挂满滕蔓 。一大早,村民们便忙着采摘,瓜棚里欢声笑语不断,呈现一派喜乐丰收景象。
“这基地有205亩是集体土地,地租归集体所有,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村党支部书记田圣卫喜笑颜开。
2019年张奇庄村被确定为洛阳市“三变改革”试点村,该村抢抓机遇,大力推进“三变改革”,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劳务股份合作社、置业股份合作社、旅游股份合作社等“五大股份合作社”,初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张奇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鼓励农民土地入股,在该村发展中药材种植1800亩,实现群众“土地得租金,务工有薪金,入股分股金,”合作社已成为农户增收“靠山” 。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33万元,群众年平均增收3500元左右。
土地流转了,劳动力从土地解放出来,利用村集体组建的劳务股份合作社,对外统一承揽工程,仅顶管产业一项,转移剩余劳动力近200人,已成为张奇庄村的一张“金质”劳务品牌。
张奇庄村正在深度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和闲置房屋,利用旅游股份合作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让产业之花绚丽绽放。
人才振兴,“森森”“壮壮”添彩人才库
留财不如留才,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2017年乡贤张进昌回乡创业种植瓜蒌,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带动群众致富, 张奇庄尝到了人才带来的“甜头”。
平等乡驻村第一书记张森森,是个有才的小伙,管理能力很强,瓜蒌产业运营方面有经验。“森森驻村到期后,乡里看他是个人才,到处争着要他,我再三争取,才把他留在了俺们村。”张奇庄村党支部书记田圣卫一脸骄傲地说。留住年轻人,留住人才,搭建好平台,为张奇庄村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在“三清两建”工作中,伊川县委组织部因村派人,各展所长。张奇庄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急需旅游方面的人才。左壮壮是今年伊川县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分配在县文广和旅游局工作,今年10月份就被派驻到张奇庄村。
“壮壮这个小伙子,学历高,眼界宽,头脑也活,有思路,善探索,在乡村发展上很有想法,我村将想办法让他留下来。”张奇庄村支部委员田斗斗也是求贤若渴。
张奇庄正在筹备成立乡贤会,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随着更多的人才、资金回流,张奇庄发展前景更令人期待。
文化振兴,厚植文化架起乡村旅游桥
深挖文化特色,厚植人文底蕴,让文化“活”起来,是张奇庄将要打的另一张牌。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洛阳城有个饱学之士叫张奇,官拜国子监博士之职。有一年的春天,张奇顺伊河乘舟南上,至紫荆山下码头弃舟西行,走至张奇庄地域的白鹿山山麓时,只见万木争荣,百花盛开,曲径通幽,鹿奔兔跳,不禁赞道:“美哉!美哉!”行至山南沟中,耳听溪水淙淙,白鹭拍翅,黄鹂对鸣,百雀欢唱,又不禁赞道:“真乃仙居之所也!”数日之后,张奇变卖其洛阳城中家产,挈妇将雏,迁至白鹿山山下居住,并把自己的庄园取名张奇庄。
沧海巨变,文脉不能断。充分挖掘张奇文化、农耕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评选表彰“五美家庭”,提升张奇庄精气神;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百姓精神生活,提升文化自信;举办瓜蒌文化节,建立摄影基地,打造网红打卡地。以文化为支点,撬动张奇庄内外兼修,形神俱备,不断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生态振兴,中药材遍地打造康养小镇
张奇庄以“三清两建”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整治墙体破败、私搭乱建等突出问题,打通村里断头路,创建“四好农村路”,建设公路驿站,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擦亮乡村“最美底色”。落实网格化管理, 加强农村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等体系建设 ,垃圾日产日清,村庄干净整洁。
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激活了生态振兴的因子。张奇庄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充分利用中药材规模发展的优势,推动特色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相结合,增加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推进康养小镇建设,让美丽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成为“聚宝盆”,实现绿色增收、生态“淘金”。
组织振兴,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活力
“张奇庄,求改变,换届换来一重天。”这虽是套用伊川县创作编排的豫剧《天石》的台词,可唱的正是以党建引领,不断激发乡村活力的张奇庄“原型”。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张奇庄,过去经济底子薄,道路不畅,人居环境脏乱差。”70多岁的田怀说,多亏我们村在6年前喊回了讲党性、有能力、带民富的精干支部书记——田圣卫,这村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奇庄党支部以提升村组织“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执行力、战斗力”为核心,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等组织制度,实行党员积分管理,“一编三定”“党员1+N”等制度,夯基固本,增添活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成为鲜红的旗帜,群众干事创业有了“主心骨”。在健全班子的同时,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积极从乡贤、大学生中发展后备力量。
实施“党支部+产业”工程,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村党支部牵头,根据村情、群众意愿和市场需求,以瓜蒌种植产业为重点,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实现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目前已流转土地近3000亩,发展瓜蒌、苦参、射干等中药材种植,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革命”,不断加快集体经济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如今的张奇庄村,产业兴、村庄美、道路宽、村民富,里里外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张奇庄村被评为“洛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洛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该村党支部书记田圣卫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伊川县好支书”。(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