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自己讲了用六个词语来回答阅读题当中某一类题的做法,为了能够巩固其效果,下面结合具体的阅读问题让同学们再熟悉一下。
1、“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这是王永光小说《爱的尊严》一文当中的两句话。是说一位农民工兄弟不顾银行营业员劝阻要到柜台取钱而不到自动取款机取钱的对农民工兄弟的表现。那么,问题是,从描写角度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
结合前面所讲,既然问题已经提示是描写角度,那么写人一般就是那几种: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读读这句子,我们明显看到全句用了语言描写,还有神态描写,再感受感受,说这话的时候,内心肯定是生气的,不耐烦的,对吧。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
这个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刻画出“我(营业员)”对农民工兄弟执意要到柜台取钱的生气和厌烦的心理感受和神情表现。找一找,看看有没有涉及的那几个方面呢?
2、父亲警告他:“你得赶快进入角色,否则奖金就泡汤了,你演得还不如我这个配角!”他瞧了父亲一眼,父亲脸色都有点煞白了,还真像那么回事!
这几句话摘自《父亲最后的“演出”》,讲的是平时溺爱惯了儿子的父亲,因自己身患绝症,为了能够让儿子自立,不惜与电视台栏目组私下提前说好,让自己与儿子扮演合作,让儿子寻求办法养活生病的父亲,成功后将获得十万奖金的故事。结合原文,上面这几句就是父亲催促儿子快想办法找很多钱,不然获取不到那一笔丰厚的奖励。这个问题的设计与上面相同,也是让从人物描写角度进行赏析。那么,明显看出来,这几句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对象是父亲,因为一切都是父亲的表现。从这些表现看出,语句里有着父亲怎样的心理活动呢?不难体会,应该是焦急,还有一种是担忧。所以,问题答案是:
这里运用了语言、神态描写,生动刻画出父亲在儿子没办法找到一笔钱时的着急、担忧的心态。由此可见爱子之切。
不知同学们理解掌握运用得如何,另外,大家发现没有,回答中缺少了对“感受“的交代,由此可见,有一些题不一定非得写上作者的认识感受。
下面再留一道题,大家可以试做一下:
1、娘冲进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叶大春《百衲衣》)
2、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艾香悠悠溢端午》)